我不想活得这么累 精彩片段:
这是指要有勇气承认失败的可能性。人一旦认为自己绝对不可以失败,那么,但凡有一丝失败的可能性都不会去面对课题。我们在前面看到过,怕做错而不做希腊语题的学生就是属于这一种。很多学生在进入大学之前就已经历过多次失败,也遇到过成绩差的情况。然而,优秀的学生,不用经历太多辛苦也能轻松考入大学。也不知道是幸运还是不幸。我教的古希腊语不是一门简单的语言,那位学生可算是遇到了平生第一次难题,居然还有他“不知道”的语言。要知道秀才对这种情况往往都比较脆弱。
如果是运动,必须得和他者竞争。问题是有的人一旦得知自己赢不了,就马上放弃挑战。不管是什么人,不可能总会拿到好成绩。无法完成这个课题,只能从会做的开始做起。如果不开始,什么都没有。这就是勇气,阿德勒把它称为“不完整的勇气”。(AdlerSpeaks)
阿德勒把“一旦发现课题很难完成时,就想从这里逃走的生活方式”,用“是全部、还是零”来解释。(《儿童教育心理学》《神经症人格是如何形成的》)即使只完成了50,也比0要好得多。
做一个普通人的勇气关于这个勇气我们前面也提到过。普通,并不是指平凡。我们要相信,存在本身就是为他人做贡献。如果一定要做了什么才算是贡献的话,那什么都做不成的人就无法获得贡献感。身体尚为健康时,还能通过自己的行动来做贡献,然而,随着年老或尚为年轻却得了疾病时,就无法通过行动来做贡献。即使这种情况也要认为自己有价值,是的,要想做到这一点,确实需要勇气。
阿德勒举了一个问题少年的例子。少年犯下了很大的错误,以至于他父亲下决心将他送进看管所。谁知,他患上了骨关节结核,大概有一年只能卧床。之前,少年一直以为自己不招人待见,就连父母都不关心自己,在卧床期间,他发现周围的人都在关心自己,心甘情愿地为自己付出。少年这才知道自己错了,原来自己是受很多人喜爱的。少年出院复学后,变成了另外一个人,和之前有天壤之别,变成了招人喜欢的少年。(《难教育的孩子们》)
现在的自己就挺好,人如果对自己没有这种基本信赖感的话,就会想变得特别优秀。一旦发现达不到,就会走到另外一个极端,想变得特别坏特别差。不想变得特别优秀,也不想变得特别差,只需要拿出勇气做一个“普通”人,这才是我们的出发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