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阅读

中国历代通俗演义11·民国演义_第一百九回 乘俄乱徐树铮筹边 拒德约陆征祥通电

蔡东藩
中国历史
总共162章(已完结

中国历代通俗演义11·民国演义 精彩片段:

第一百九回 乘俄乱徐树铮筹边 拒德约陆征祥通电

却说钱能训辞去总理,当由徐总统下令照准,其余阁员,亦曾连带辞职,徐总统却不加批答,且令财政总长龚心湛,代任国务总理。所有内务总长一职,本由钱能训兼职,此时钱亦辞免,因特使司法总长朱深兼署,此外俱仍旧贯。惟币制局总裁陆宗舆,既已免去,后任乃是李思浩。大学校长蔡元培,不愿回京,改任胡仁源署理。内外风潮,总算少平。驻京英、法、日、意、美五国公使,以为风潮少靖,正当把上海的和会,继续进行,特由英使朱尔典氏,作为五国总代表,向徐政府提出说帖云:

兹由英、法、日、意、美五国公使,对于上海和会停顿,致生中国国内纠葛,迟缓解决之情,深系不平之念,故拟声明其所希望,重行开会,以使会议之举,可以尽前妥为了结之意。查双方之目的,现既彼此说明,则似可早达于与各方公平,及与中国并国民共同利益相宜解决之方法,此时未及其时,而各本公使望无论何方面,必不以何方法而允重开战事。各国公使陈述此意时,并欲向中国国民及政府,声明其各本国政府与各本国国民存友睦良好之忱,且对于中国能恢复统一国内和好之状。并中国政府能完全施行其欲达国民普遍幸福所组织之权。届时各本国政府及国民,当必满意欢迎也。

徐总统接着说帖,免不得长叹数声。看官须知徐总统本意,原是极端求和,不过因总代表朱启钤,赴沪数月,毫无头绪,虽由南方不肯让步,终致无成,就中亦为安福派作梗,阴受牵制,所以老徐闻到“议和”二字,不能不一再唏嘘。安福作梗,已见一百七回中。安福派中的首领,名目上为段合肥,实是小徐背后捉刀,独力造成。故一个徐树铮,实足概括安福全部。徐树铮的意见,欲派选本系中人,作为议和总代表,故当和议停顿后,即密嘱心腹,向总统府中进言,老徐含糊答应。及五国公使说帖,递入总统府,遂使老徐踌躇再四,默思派一别员,仍归无效,不若将计就计,使安福系中推举一人,叫他前去一试,如能妥协和议,原是不必说了,否则亦使他亲尝艰苦,免得横生枝节,多来饶舌。当下授意段派,即令推荐妥员。偏有一位众议院议长王揖唐,愿当此任,徐总统毫不迟疑,即派令南下。

徐树铮又因南北停战,无从逞威,段合肥又不得秉政,内乏奥援,必且失职,乃更想出一条大名目来,居然欲效汉终军请缨故事。自从民国二年,俄人嗾使外蒙独立,迫我承认,中国政府因内乱未平,不遑兼顾,只好放弃一部分主权,听令自治,事见前文。蹉跎至四五年,虽尚有驻库办事员住着,但已徒有虚名,不能监制外蒙。外蒙惟借俄人为援,抵抗中国。至俄国革命,已失保护外蒙的能力,西伯利亚一带,乱党蜂起,且屡与外蒙为难,外蒙王公,颇悔从前错误,复思内向。小徐得了此信,乐得趁这机会,博取功劳,乃即呈入条陈,自请防边。徐总统以小徐好事,在内多患,还是调他出去,较为安静,因即准如所请,特令为西北筹边使。这西北筹边使的官名,乃是民国以来所创见,当时议定筹边使职权,颁行如下:

(一)政府因规划西北边务,并振兴各地方事业,特设西北筹边使。

(二)西北筹边使,由大总统特任,筹办西北各地方交通,垦牧,林矿,硝盐,商业,教育,兵卫事宜。所有派驻该地各军队,统归节制指挥。

关于前项事宜,都护使应商承筹边使襄助一切,其边事长官佐理员等,应并受节制。

(三)西北筹边使,办理前条事宜,其有境地毗连,关涉奉天、黑龙江、甘肃、新疆各省,及其在热河、察哈尔、绥远各特别行政区域内者,应与各该省军政民政最高长官,及各都统妥商办理。

(四)西北筹边使施行第二条各项事宜时,应与各盟旗盟长札萨克妥商办理。

(五)西北筹边使设置公署,其地址由西北筹边使选定呈报。

(六)西北筹边使公署之编制,由西北筹边使拟定呈报。

(七)本官制自公布日施行。

小徐既任筹边使,尚以为权力未足,再向中央要求,欲兼充西北边防总司令。徐总统拗他不过,索性也下一任命,使他如愿以偿。予取予求的徐树铮,方握虎符,拥兽旄,威风凛凛,驰往塞外去了。摹写有致。

且说青岛交涉,终未定夺,签约不签约两问题,各执一词,亦难解决。山东绅民,前曾在省城演武厅中,特开国民请愿大会,要求省长代电中央,请将青岛及路矿等,由和会公判,直接交还,并请惩办祸首,撤除非法密约。当经省长代为转电政府,政府搁置不答。嗣因日本恃强欺弱,陆专使等不能争回主权,乃再由山东省议会、省教育会、省商会、农会、报界联合会、学生联合会、济南商会等七团体,公举代表八十五人,入京呈递请愿书。书中总旨分三大纲:(一)系巴黎和约,关于山东三条,必须拒绝签字。(二)系高徐、顺济铁路草约,必须废除。(三)系卖国奸人,必须一律严惩。六月二十日,各代表亦皆到京,即至总统府中,要求谒见大总统。徐总统未允接见,各代表待至傍晚,方才散去。次日,又往总统府,坚求面谒。乃由龚代总理心湛,朱总长深,出来相见。各代表振振有词,定要亲见总统。龚代总理等,谓既有请愿书,且俟总统阅后,再行定夺。各代表始递交请愿书,由龚代总理转递进去。既而徐总统也亲莅居仁堂,传见各代表,各代表才得面陈民意,迫请总统代为主张。徐总统慰谕数语,教他出外候批,各代表乃一并退出。及国务院发出请愿书批示,语带游移,未见切实,各代表因复诣国务院,谒见龚代总理,声称奉阅批语,尚涉含糊,公民等名为代表,实不能归见父老,应请将原批收回,确实示明。龚代总理无语可驳,当允于二日内另行批复,各代表乃再出外守候。过了两日,国务院总算践言,发出批语如下:

作品简介:

本书为《中国历代通俗演义》之一。比较详细地记述了辛亥革命、孙中山下野、袁世凯称帝、蔡锷讨袁、张勋复辟、五四运动、孙中山改组国民党等等重大历史事件的始末。

中国历史自从夏禹以降传到满清中间几经革命几经易姓究不脱个皇帝的范围。怎奈创业的皇帝或有几个贤明几个公允传到子子孙孙多半昏愦糊涂,暴虐百姓百姓受苦不堪,遂铤而走险相聚为乱。所以历代相传,总有兴亡。

天下无不散的筵席从古无不灭的帝家。近百年来,中外人士究心政治统说皇帝制度实是不良欲要一劳永逸除非推翻帝制改为民生不可。于是有孙中山黎元洪袁世凯三人出来做主,把二百六十七年的清室江山古脑儿夺还,四千六百多年的皇帝制度一古脑儿扫清。四万万同胞总道是民国肇兴震铄古今,从此光天化日函夏无尘,大家安享太平了。

谁知民国二年,你也集会,我也集会各自命为政党,分门别户,互相诋诽已把’共和”二字抛在脑后,及至民国十年苍狗白云几已演出许多怪状令小子手中生痒写了若干言又因余怀未尽,续写下去……

作者:蔡东藩

标签:蔡东藩中国历代通俗演义民国演义历史

中国历代通俗演义11·民国演义》最热门章节:
1第七十回 段合肥重组内阁 冯河间会议南京2第六十九回 伪独立屈映光弄巧 卖旧友蔡乃煌受刑3第六十八回 迫退位袁项城丧胆 闹会场颜启汉行凶4第六十七回 撤除帝制洪宪销沉 怅断皇恩群姬环泣5第六十六回 埋伏计连败北军 警告书促开大会6第六十五回 龙觐光孤营受困 陆荣廷正式兴师7第六十四回 暗刺明讥冯张解体 邀功争宠川蜀鏖兵8第六十三回 洪宠妃卖情庇女党 陆将军托病见亲翁9第六十二回 侍宴乞封两姨争宠 轻装观剧万目评花10第六十一回 争疑案怒批江朝宗 督义旅公推刘显世
更多『中国历史』类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