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治水史诗 精彩片段:
序 再现华夏民族治水英雄史诗
杨钦欢
《中国治水史诗》,有我们的老领导叶选平先生担纲顾问;有当今中国文坛俊秀、以抒写主旋律饮誉大江南北的何建明先生挂帅主编,实不容我赘言再三。但程贤章先生最近从北京传话,主编何建明先生仍希望我从策划治水史一书写些感言。推之再三不能,只好勉而为之。
我一直认为,从某种意义说,中国的历史就是一部治水史,从三皇五帝到现在,哪个明君不以治水而获万民拥戴?夏禹的传说、都江堰和灵渠,都记载着当时明君名臣名人的千秋功业。我想,今天我们讲发展,我们在用水、治水的同时,还要给子孙留下绿水。然而,我们呼唤的声音还不够强大,常常被市场的讨价还价声给淹没了。我想求助于我们的历史,弘扬华夏千百年来的治水文化,会不会唤起某些人对历史与未来的良知呢?这就是我要策划此书的初衷。
程贤章先生可谓我的叔辈、师辈,在广东文坛有多面手之称。他对梅雁集团另有一份真挚的感情。“梅雁”股份制改造和在上海上市,程先生均不遗余力;退休后告老回乡,也按党的组织手续在梅雁过党的组织生活。他以普通党员身份,在支部参加组织生活,按时缴纳党费。平日,自己却躲到一旁埋头写作。他生活极其简朴,从不对公司提出物质方面的要求。举凡传达中央重要指示,吸收新党员,选举新班子时,程老先生几乎都按时出席,积极发表意见。每年公司党委评选先进,程老先生都被评为优秀党员。
平时,他很少过问公司的业务,自谦称自己对企业经营管理是外行,怕坏主意贻误千金,于公司无益。而公司许多员工,却对这位满腹经纶的长者随遇而安的人品深怀敬意。
梅雁水电集团以治水投入巨大资金,名播两广以及深沪等地。但集团在筹集资金等困难面前义无反顾,排除万难,力排众议坚持以治水为公司主业。此事,引起程老注意。在一次闲聊中我与程老谈到当下国家的水电开发情况,谈到我的一些想法,没想到程老听完便激动得拍桌子:你说得太好了。这样,你先注资一笔经费,我来接招。
“我来接招!”听到程老这句话,我忍不住一怔,胸脯里像钻进一只兔子,止不住一阵乱跳。因为,按客家人虚岁计算年龄,他已经七十九岁高龄的人了。
“你想得‘茅奖’”?我笑着问。
“这事做成功了,恐怕也与茅奖无关。”
“那你为何接招?”
“这题目太好了,千年一遇。中国太需要一部治水史了。”
他不知道他一眨眼就八十岁了吗?写治水史,可不是坐在书房里写小说呀!然而,他执著、固执,激动地说:“欢,你别担心我的年龄,为一件有重大意义的事,酷夏,我敢闯火焰山;严冬,我敢跳冰窖。我意志弥坚‘接招’,就这样决定了。”
两天后,他送来他的编写方案,简单得很,那是一份决心书。我和公司几位高层只好批准,并接受了他支付稿酬方案,把他要求的费用拔到他项目里由他支配。
五月十二日,他带了几个年轻助手去四川映秀、都江堰、灵渠等著名治水工程考察。七月二十日,他又带了好几个年轻人飞赴新疆乌鲁木齐,去吐鲁番坎儿井,去京杭大运河的起点、中段、终点、山东黄河入海口、浙江钱塘江、西湖、上海苏州河、黄浦江等地考察。回来对我说:“我向北京六家大媒体发布编治水史的消息,也请了中国作家协会书记处书记、作家出版社社长何建明同志担任主编,也请了张炜、缪俊杰先生等做顾问。”他高兴举起双手,像孩童般的高呼:“我编书得到北京大媒体肯定,我有后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