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一点儿也不靠谱 精彩片段:
第十五章 英雄如花落尽
8、这事不怪我
陆逊整整拖了一年多,才下令对刘备发起攻击。
哇哇哇,一支吴军向刘备的营垒冲了过去。战事很快结束了,冲上去的吴军,一个也没回来,全都横尸荒野。
顿时,刚刚对陆逊产生敬意的将领们,又重新恢复对陆逊的鄙视,说:“你真的不行,这只是白白的牺牲士兵们的生命。”
陆逊笑道:“我的对手,可是刘备啊。刘备何许人也?天下英雄,使君与操啊。不过呢,现在我已经知道如何摆平刘备。”只能用火攻!
刘备和曹操,这两人打了一辈子的仗,始终没任何长进。他们的战术始终是停滞的,他们的弱点,始终是那一个。所以摆平他们的法子,从早年的官渡之战起,就没有任何变化。
陆逊将手下将领,分成十几个小队,士兵们人手一捆干柴,闭着眼睛往刘备营垒里冲。刘备的营房,全都是用易燃的树木搭建的,不知刘备为什么舍不得用泥土和石块。这让人疑心,刘备一直在等着别人拿火来烧他。
这个怀疑,应该是有心理学依据的。刘备的心里,肯定也对平灭东吴抱有重重疑虑。先不要说有多大希望,能够完成这个目标,就算是真的有希望,可这庞大的东吴,资源整合是需要时间的,而魏国铁定不会给他时间,说不定从他屁股后面来一下,他刘备就全都白干了。最好的结果,是替魏国打东吴打下来,最坏的结果,是连带他西蜀也一并灭国了。
正是这种疑虑和担忧,让刘备的心里,充满了矛盾的情结。而这种矛盾的心结落在战术上,就是搭建了极易起火的木制营垒,给了陆逊扬名天下的好机会。
这是历史上有名的大败仗。刘备的四十多座营盘,俱被攻破,多名将领被杀。刘备本人带着一小股人马,疯逃到马鞍山的高地上,陆逊驱赶着吴军,从后面漫山遍野的追来,口口声声只要活捉刘备。
刘备最后剩余的主力土崩瓦解,死者数以万计。刘备借着夜色的掩护,向着西蜀境内逃窜。《江表传》上说,吴军在后面穷追不舍,刘备只好以皮盔皮甲为原料,纵火焚烧,烧断了夷陵的山路及栈道,这才逃得一命。而《资治通鉴》却没有采用这个说法,说烧皮盔皮甲的,是沿途的驿站工作人员,为了掩护刘备逃走,他们焚火以阻挡敌军。
西蜀的镇北将军黄权,他掌握着相当雄厚的兵力,没有来得及援助刘备,便被吴军掐断了给养线。黄权无奈,宣布向东吴投降。
驻扎在湖北上庸的孟达,也跟着添乱,投降了魏国。
刘备到达白帝城,检讨此次战役的得失,发表著名军事观点说:“这事不能怪我——此乃天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