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阅读

虎部队·国民党抗日王牌七十四军_第七章 把“死”字顶在头上(豫湘桂会战、衡阳保卫战) 降汉不降曹

关河五十州
战争军事
总共107章(已完结

虎部队·国民党抗日王牌七十四军 精彩片段:

第七章 把“死”字顶在头上(豫湘桂会战、衡阳保卫战)

降汉不降曹

奉王耀武之命,中方组织了一支携带电台的搜索队,任务是搜索敌情,同时与衡阳守军取得联系。搜索队进入衡阳城边缘不久就被日军发现,只能边打边退。

不过几天之后,便有第十军的守城官兵沿这一方向突围出来。他们告诉搜索队:“这几天都听到西郊外有枪声,知道增援友军已到,所以我们敢于冒死逃出虎口,奔向你们。”

至8月5日,在七十四军等部队的猛烈进攻下,日军第二三四联队已经伤亡大半,以所属第三大队为例,兵员最多的一个中队连伤员在内只剩下二十四人,最少的中队仅剩两人!

即使处于这种情况,青木师团长仍严令户田,绝对禁止后退。户田被迫将联队机关人员、通信兵、马夫集中起来当战斗兵使用,同时伪军“周部队”也被驱使至最前线。

第二三四联队的一线部队不仅兵员不足,而且弹药也极为缺乏,手雷已经全部用完了,士兵们只得用石块进行反击,或者是把中国军队刚投过来的手榴弹反投回去——这一招在实际使用时非常危险,最典型的是在衡阳一线督战的日军旅团长志摩源吉少将,他给士兵做榜样,现场示范如何将守军投过来的手榴弹迅速拾起抛回,结果却因姿态稍高被子弹击穿了头部。

日军第二三四联队最后退至大水塘以东高地,七十四军由此成为外围十余万军队中最接近衡阳的部队。站在鸡窝山的山头上,已经可以看到衡阳城的房屋,城内的枪炮声和炸弹声也清晰可闻。

似乎离解围只差一步之遥。然而在8月7日,由衡阳城内逃出的第十军官兵却带来了一个坏消息:“衡阳城西第一〇九师阵地已插白旗向敌投降,你们来迟了。”入夜,衡阳城内一片静寂,再无激烈的枪炮声传出,验证了这一消息极可能属实。

8月8日拂晓,又有从城内陆续逃出的官兵证实,第十军弹尽粮绝,方先觉已率部投降。

对方先觉而言,投降是一个万般无奈的决定。在此之前,他向蒋介石发出了最后一封绝命电:“此生已矣,来生再见!”据说他也曾举枪自杀,只是手枪已被副官提前取走,在部下“军长你带我们走一条活路”的劝说下,才选择了走投降的道路。

按照很多人理所当然的标准,方先觉投降之举无法得到原谅,连薛岳曾经的智囊赵子立都对之不屑,质疑:“抵抗了四十多天,就有资格投降吗?”

其实赵子立在长沙即将陷落时也急于逃出,所以在这种事上,批评指责的人实际占据的仅仅是他们所认为的道德高地而已。倒是七十四军历经百战,又有过常德保卫战那样的血泪经历,对方先觉及第十军赋予了更多的同情和理解。他们认为,能够孤军守城达四十七天,对于装备处于劣势的第十军来说,已经是非常不容易了。要追查衡阳陷落的责任,只能归咎于将帅不和,友军配合行动不能一致,以致坐失解衡阳之危的良机。

后来经过很多波折,方先觉从敌营中脱逃出来。时任第四方面军司令的王耀武不避嫌疑,亲自派一名副师长率兵前去迎接,并帮助方先觉转赴重庆去见蒋介石。

蒋介石对待方先觉的态度也很可玩味。余程万当年从常德突围,差点被枪毙,但是方先觉却得到蒋介石的慰勉,并授以青天白日勋章。

作品简介:

本书第一次客观、深度还原了国民党抗日首席王牌七十四军的真实面目!

在国民党军队的五大主力中,有靠嫡系上位的,有靠美式先进装备称雄的。只有第七十四军,是真正靠自己本事在抗日战场上打出来的主力之首的名号。

在抗日战争中,第七十四军曾参加淞沪会战、徐州会战、长沙会战、常德会战等多项战役,在正面战场参战时间最长,歼敌最多,战功最大。它多次挫败日军,曾有“抗日铁军”的称号。这支部队出现在哪里,哪里就能出现转机,日军因此称之为“虎部队”(虎の子),在战场上畏之如虎。本书以抗战时期的第七十四军为主线,在揭秘这支赫赫有名的部队的成长内幕的同时,用以点带面的方式表现了正面抗日战场的全景,在还原抗日战场真实细节的同时,与众不同的新写法定会让你大呼过瘾!

作者:关河五十州

标签:关河五十州虎部队历史中国历史抗日战争

虎部队·国民党抗日王牌七十四军》最热门章节:
1第六章 人是靠希望活着的(常德会战) 不名誉的污点2第六章 人是靠希望活着的(常德会战) 心有余而力不足3第六章 人是靠希望活着的(常德会战) 救命船4第六章 人是靠希望活着的(常德会战) 最后一点努力5第六章 人是靠希望活着的(常德会战) 每一天都很艰难6第六章 人是靠希望活着的(常德会战) 弃鱼捞虾7第六章 人是靠希望活着的(常德会战) 阿喀琉斯之踵8第六章 人是靠希望活着的(常德会战) “凄绝”的战斗9第六章 人是靠希望活着的(常德会战) 联队长之死10第六章 人是靠希望活着的(常德会战) 军中之胆
更多『战争军事』类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