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路军震惊中外的20大战役 精彩片段:
第十三章 沂蒙山反“扫荡”:打破了日伪军“铁壁合围”
3、向敌大本营前进
从1941年起,日军在华北开始野蛮推行“治安强化运动”。他们将华北各地划分为“治安区”(即日伪占区)、“准治安区”(即抗日游击区)和“未治安区”(即抗日根据地),妄图实行逐步变“准治安区”为“治安区”,“未治安区”为“准治安区”的目标。三四月间,山东日军推行第一次“治安强化运动”,首先在日伪占区内强化伪组织,二次“治安强化运动”,对鲁南、鲁中、清河等抗日根据地进行大“扫荡”。秋天,日伪军将“扫荡”的重点转向沂蒙山区。
在这严酷的斗争环境中,为了解决统一山东军政领导和作战指挥问题,8月19日,中共中央书记处和中央军委决定:“(甲)分局、第115师师部及山纵指挥部靠拢,以便经常开会,以分局会议为统一山东党政军民的领导机关,山东分局暂时由朱瑞、罗荣桓、黎玉、陈光同志组成,朱瑞为书记。(乙)山东纵队归第115师首长指挥,配合作战。(丙)将山纵及第115师两军政委员会合组为山东军政委员会。决定罗荣桓、黎玉、陈光、肖华、陈士榘、罗舜初、江华7人为委员,罗荣桓为书记。”山东分局随即按照中央这一决定,确定分局委员的分工:朱瑞主持党的组织工作,罗荣桓主持军事工作,黎玉主持政府工作,陈光主持财委会工作。
10月2日,罗荣桓率师部到达临沂青驼寺,主持召开了山东军政委员会的第一次会议,研究了第115师和山东纵队建立统一指挥的问题,并对秋季反“扫荡”进行了部署。会后,中共山东分局、山东军政委员会、第115师和山东纵队分别发出粉碎日伪军“扫荡”的指示。
第115师的指示指出:在敌人大“扫荡”时,要广泛开展群众性的游击战,小部队要树立独立自主作战的精神,不要在遭受敌人第一次合击后陷于被动,应当适时跳出合击圈。在情况查明以前,先以敌为轴心转动,不宜跳得过远,免遭新的合击。要切实掩护群众,防止敌人杀害群众和抓走壮丁。连排干部要熟悉地形,做到60里以内不用请向导。
随后,陈光、罗荣桓又组织参谋人员到各要地查看地形、道路,布置情报通信网,组织游击小组,为反“扫荡”进行具体的准备。
11月5日清晨,沂水青驼寺一带,忽然响起阵阵枪炮声和隆隆的坦克声。日伪军的“大扫荡”正式开始了。他们仍然以惯用的多路、多梯队“铁壁合围”的方法,一点点缩小包围圈。渐渐地,他们把包围圈核心定在青驼寺东北的留田一带。
这里正是刚刚搬过来的第115师师部所在地。
第115师师部和山东分局、山东战时工作推行委员会的机关一起,共有2000多人,此刻正聚集在留田东南一个叫做牛家沟的小村庄里。可是,能够参加战斗的部队却只有第115师的1个特务营和山东分局的1个特务连。
担任警戒任务的第115师特务营副营长黄国忠,已经分派几个连把守在了留田周围的山头、隘口。
敌人越来越近,到下午的时候,近的已离留田三四公里远,远的也不超过5公里。黄国忠无法再看下去了,忙飞马奔往牛家沟。
紧急军事会议正在牛家沟的一间茅草屋中进行,黄国忠冲进去的时候,罗荣桓、朱瑞、陈光、肖华和陈士榘,还有司令部、政治部各部门的负责人都在。大家正热烈地讨论着突围的方向。
主持会议的罗荣桓正坐在炕上,面对着一幅军用地图埋头思考。
“情况紧急啦!”这是黄国忠进门的第一句话,“敌人分成11路正在紧缩包围圈,各路人马离我们这里都在5公里以内。现在,外面的大路、山路、山谷、田野到处是日本兵,还有坦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