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阅读

八路军震惊中外的20大战役_第十六章 山东军区1944年秋季攻势作战:防御作战转为主动进攻 4、细川中康极为恐慌

姚有志李庆山
战争军事
总共183章(已完结

八路军震惊中外的20大战役 精彩片段:

第十六章 山东军区1944年秋季攻势作战:防御作战转为主动进攻

4、细川中康极为恐慌

日伪军将领猬集在一起研究作战计划时,中共中央的领导人和八路军的将领们也在忙碌地准备着进行最后反攻。4月12日,毛泽东在延安高级干部会议上所作的报告中指出:“现在的任务是要准备担负比较过去更为重大的责任。我们要准备不论在何种情况下把日寇打出中国去。为使我党能够担负这种责任,就要使我党我军和我们的根据地更加发展和巩固起来,就要注意大城市和交通要道的工作,要把城市工作和根据地工作提到同等重要的地位。”

7月1日,又发出《中共中央关于整训军队的指示》,指出:全军目前47万人,欲以此在反攻前坚持与发展根据地是够用的,但欲以此在反攻中夺取大城市与交通要道,最后驱逐日寇出中国,并对付国民党方面来的可能的国内突然事变,则是不够的。要担负最后驱逐日寇出中国,并对付可能的突然事变,非有一倍至数倍于现有的军事力量不能胜任。

于是,共产党不但在为最后反攻做准备,而且也开始为应付战后的不测事件做准备。

共产党、八路军不但在政策方针和兵力部署上为反攻做准备,而且在作战方法上也在进行准备,这就是从“游击战”发展为有条件的“运动战”。

在接到中央要求为反攻做准备的指示之前,山东的八路军已经开始行动了。他们在罗荣桓的领导下,制定了总的战略部署,其内容是:完全控制沂鲁山区,扩大诸日莒山区根据地,夺取深入解放区的孤立的日伪军据点,扩大解放区,使胶济路南的3个战略区完全连成一片;向胶济路东段两侧地区发展,以打通和加强胶济路老山前线各战略区的联系;在胶济路北,彻底改变渤海区被敌封锁分割的局面,变游击区为根据地;进一步肃清胶东心腹地区的日伪势力,创造更有利的局面。

根据上述原则,山东军区从1944年初开始,连续实施了一系列攻势行动。首先于1月21日,在日(照)莒(县)公路的石沟崖歼灭了汉奸朱信斋部。接着,鲁南、胶东、渤海3个军区的部队,先后袭占和逼撤了一批日伪军据点,并歼灭日伪军一部。

1944年初,罗荣桓关注的重点是鲁中军区第3三次讨伐吴化文部。

在讨伐吴化文战役结束后,为进一步扩大胜利成果,配合正面战场作战,保卫夏收,罗荣桓又指挥各军区,发动了大规模的夏季攻势。到1944年8月,山东战场的形势发生了更大变化,对八路军更为有利。

然而,八路军春、夏两季攻势使坐镇济南的日军司令官细川中康中将极为恐慌,各地告急的电报雪片般飞来。细川拿起放大镜伏在一张1/15的军用地图上,他的管区里没有一处是平安的,到处战火纷飞。他想集结兵力去扑灭这些骤然而起的战火,却不知从何处下手。他的前任有足够的兵力实施大规模的“拉网式”的扫荡。今非昔比,日军的精锐大多调往了南洋,新编成的旅团兵员老化,缺乏训练,已经丧失了大战初开时的锐气。相反,中共军队却经过六七年的战争锤炼,越战越强,他们没有重武器,便能攻下像沂水那样设防坚固的城市,一次能打垮拥有上万兵力的吴化文。

细川放下放大镜,困兽般来回踱步,墙上挂着那柄天皇亲赐的军刀,还有一面冈村宁次赠送的太阳旗。

4个月前,华北方面军全体将官齐集北平参加“一号作战”的兵棋演练。冈村宁次不知出于何种动机,向每位将官赠旗一面,并亲书“武运长久”四字。细川抬头见旗上的字迹好像淡了许多,他担心哪一天那4个字会突然消失。

最近,的确武运不佳,参加“一号作战”的将领们战果辉煌,都获得了天皇颁发的勋章。他的师团留守山东,被分散在多如繁星的据点上陷于共军游击战的汪洋大海中,偏偏共军借皇军兵力空虚之机四面出击,面对遍布山东全境的战火,细川中康司令官不知所措。要想大规模“扫荡”却心有余而力不足;集结兵力“扫荡”一地,又有顾此失彼之虞。对此,细川焦虑万分。

作品简介:

在1937年至1945年的八年全国抗战中,八路军用土枪土炮在敌后战场,同凶恶的用机械化装备武装起来的日伪军作战近10万次,歼灭日伪军124万余人,同时八路军也付出了巨大牺牲,先后共伤亡损失40余万人。在残酷、激烈的生死较量中,意志、品质、智慧、谋略、勇气、胆识等精神都会在其中得以充分的展现和检验。因此,从八路军的战役战斗中可以更深刻更全面地感知到八路军的精神,受到更多的启发和教益。

本书从八路军近10万次战役战斗中选择了有代表性的20大战役,其中既有全民族同仇敌忾、齐声杀敌宏大场面的记叙,又有敌后游击某一战斗细节的具体描述,既有对当时影响重大的平型关大捷、百团大战等战略决策内幕的披露,又有对晋东南反“九路围攻”、鲁南反“扫荡”等一般战役过程的全景纪实;既有对敌对双方围绕战役在政治、经济、外交等方面斗争的揭示,又有战场内外、部队低层、各类人物趣闻轶事的历史回溯。另,为反映各战场抗战情况,特选取东北抗联第l路军1939年秋冬季反“讨伐”一段纪录在本书内,在此特作说明。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八路军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机动灵活的战略战术,艰苦朴素的工作作风,悟出八路军之所以能够以劣胜优、持久胜敌的奥秘。

作者:姚有志 李庆山

标签:姚有志李庆山八路军震惊中外的20大战役历史纪实军事

八路军震惊中外的20大战役》最热门章节:
1第十四章 冀中五一反“扫荡”:无人不参战,无地无战斗 7、惨绝人寰的“三光”作战2第十四章 冀中五一反“扫荡”:无人不参战,无地无战斗 6、重围中的零伤亡3第十四章 冀中五一反“扫荡”:无人不参战,无地无战斗 5、平原村落战斗典范4第十四章 冀中五一反“扫荡”:无人不参战,无地无战斗 4、大战前夜聊“孙子”5第十四章 冀中五一反“扫荡”:无人不参战,无地无战斗 3、吕正操司令“雷打不动”6第十四章 冀中五一反“扫荡”:无人不参战,无地无战斗 2、日军“扫荡”计划7第十四章 冀中五一反“扫荡”:无人不参战,无地无战斗 1、起义“小军阀”开辟冀中根据地8第十三章 沂蒙山反“扫荡”:打破了日伪军“铁壁合围” 8、盘点9第十三章 沂蒙山反“扫荡”:打破了日伪军“铁壁合围” 7、“扫荡”计划半途而废之谜10第十三章 沂蒙山反“扫荡”:打破了日伪军“铁壁合围” 6、八路军战士跟着敌人走
更多『战争军事』类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