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路军震惊中外的20大战役 精彩片段:
第十一章 百团大战:震惊中外的大规模战役
★作战时间 1940年8月20日至12月5日
★作战地区 河北省、山西省和察哈尔、绥远及天津市、北平市部分地区
★双方作战目的
八路军 向华北日军占领的交通线和据点发动大规模进攻,粉碎日本侵略者的“囚笼政策”,争取华北战局更有利的发展,并影响全国的抗战局势。
日军 在华北地区加紧推行“治安肃正”计划,和“以铁路为柱,公路为链,碉堡为锁”的“囚笼政策”。企图摧毁华北各抗日根据地,巩固其占领区,使中国成为其“南进”的后方基地。
1、大破袭计划的提出
1939年冬,日军加紧对交通线的控制,在交通线上及其两侧地区建立据点,并依托这些据点,对抗日根据地进行分割、封锁,以实现其由“点、线”占领扩展到“面”的占领的计划。
在晋察豫边区,敌人主要加紧对平汉铁路、邯(郸)长(治)公路,白(圭)晋(城)铁路以及武(安)沙(河)公路的控制。为打破敌之企图,八路军第129师首长,号召本区军民面向交通线,实行主力军、地方军和广大民兵群众相结合,开展广泛的交通破击战,以打破敌对抗日根据地实行分割、封锁的“囚笼”政策。
在第129师的统一指挥下,晋察冀边区军民从1939年冬至1940年6月,先后进行了邯长公路、平汉铁路、白晋铁路、武沙公路4次破击战。
1940年后,日军要依靠铁路、公路逐步蚕食抗日根据地,展开在交通线上的斗争就显得日益激烈、复杂。
1940年初的一段时间里,八路军总部及各个师的作战室里所挂的地图上最引人注目的是一道道黑色的粗线、细线。粗线代表着铁路,细线代表着公路。粗线与细线密密麻麻,经纬相连,像一张巨大的网覆盖在地图上。在军用地图上,交通网络占有着非常重要的位置,往往用醒目的黑色来标识。现在这些醒目的黑线所编织成的巨网,像是正等待着猎物,给人以十分压抑的感觉。
由于在军力对比上八路军居于劣势,因而避实击虚,打击日军软腹部的战法也就应运而生。日军的软中之软是交通线。日寇敢于以少量的兵力去占领广大的区域,以不足的兵力去对付打不尽、杀不绝的敌后武装,是因为有了公路和铁路,交通线是日军的命脉。在华北敌后围绕交通线进行的斗争,构成了华北抗战的主旋律。
八路军完成配合国民党军正面作战而转入敌后抗战后,就开始了对日军交通线的破袭战。1938年2月、4月、7月晋察冀军区对平汉线等重要交通线连续发动了3次破袭;1939年12月,129师发动了邯长路破袭战役。八路军的行动,对日军视为生命线的交通线构成了极大的威胁。
在八路军的不断打击下,日军又想出了新的招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