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阅读

七剑十三侠_第一百零六回 献妙计卜大武陈词 去诈降谢志山受骗

唐芸洲
古典文学
总共181章(已完结

七剑十三侠 精彩片段:

第一百零六回 献妙计卜大武陈词 去诈降谢志山受骗

话说王守仁收眼了卜大武,一枝梅等已剿灭了华林、漳州等寨,便合兵一处,进攻南安。一路上浩浩荡荡,真是秋毫无犯,不愧王师。在路行程非止一日,这日已离南安不远,即命安营。

当有各将进帐参见。王守仁还礼已毕,便问卜大武道:“尔可知南安、横水、桶冈三寨,何处最为险要,何处次之?这三寨之中,以何寨最易攻剿?你可细细谈来。”卜大武道:“南安、横水、桶冈三寨,以桶阿最为险要。这冈岭四面皆山,环抱如桶,所以起名桶冈,贼首谢志山就住在这里面。四面山上皆有擂木炮石;并高设烟墩,以为号令。守山喽兵见有官兵前往,便于烟墩内放起烟来,里面就知道预备。且不识路径者,往往遭彼埋伏,因那冈外四面,在外面远看,皆有大路可通里间,其实那些大路皆是死路,万不可进。如果由大路进去,必遭埋伏无疑。冈内出入,皆由小路。那小路实不易行走,不但羊肠曲折,而且荆棘横生。官兵屡剿失利,亦皆由此。贼首谢志山又多谋有勇,凡有官兵前来攻剿,他类皆以逸待劳,不肯轻于接战;就便兵将奋勇进攻,他将招术炮石打下,任你再骁勇,总使你不能前进;再不然,将官兵诱入大路里面,只要进了谷口,他便放起地雷、火炮,将官兵轰死殆尽,他仍安然无恙。地势之险,莫险于桶冈;埋伏之多,亦莫多于桶冈。能先将桶同攻破,其余横水、南安皆不足虑。”

王守仁道:“据你所说,桶阿是最难攻了?”卜大武道:“不但难攻,而且谢志山手下有两个贼目。一唤飞天虎冯云,惯用两柄生铁虎头拐,有万夫不当之勇;更兼他能半空飞走,又有二十四枝袖箭,能于半空中施放,打人百发百中。一唤赛花荣孟超,惯用一杆烂银枪,虽不比冯云骁勇,却也不弱,谁是他的弩箭极其利害,他平日在山中无事,专以飞禽作为箭靶。他这弩箭,不但百步之外射人百发百中,而且是连珠箭,一箭不中,连着射出来,任你会让,总要中的。若中一箭,七日之内,必然送命。原来他那弩箭上是用毒药煮过,只要射中敌人,受伤之处登时发痒起来,然后溃烂,七日之内,烂见心肺而死。元帅若要攻剿,必先将此两人擒获过来,然后此寨即不难破。再不然,能将他两人袖箭、弩箭盗出,使他无此暗器,也就易于为力了。”王守仁道:“本帅就差你前去,盗那件暗器何如呢?”卜大武道。“元帅之命,本不敢辞,怎奈平时只会马上,不会飞檐走壁,盗那暗器须有飞檐走壁的本领,才能盗得出来;不然,不但徒劳无功,且恐有误大事。某却有一计,元帅主裁,如果可行,当竭力报效。”

王守仁道:“你既有妙计,不妨说来。如果可行,也不负你投诚之志。将来剿灭之后,本帅当奏知圣上,论功行赏。”卜大武道:“现在某虽已投诚,谢志山那里必不知道,某即拟率领所部,抄出桶冈之后,前去诈降,即说大庚为元帅攻破,诸人已死,无处可归,因此尽杀喽兵,前来投降,望他安止,他必可相留。那时某即作为内应,一面请元帅拣众将中有能飞檐走壁者,至少四人,扮作喽兵模样,暗藏利刃,杂入某所部以内,一齐上山,得便行事。如此而行,似觉较为妥当,不识元帅意下如何?”王守仁听罢,当下说道:“所言正合吾意,即照尔所说去办便了。惟是尔宜机密,不可泄漏。本帅却有一件可虑,尔虽绝无异心,但不知尔所部喽兵,到了那里,可否不生他意?”卜大武道:“此事某虽可保,惟虑元帅不能深信,莫苦就于元帅部下拨发一千精锐,充为喽兵,在元帅既可放心,某亦放胆前去。但元帅必须坚令所部。若山上有人盘问,万万不可稍露马脚,要紧要紧!”王守仁道:“此计最善,本帅即挑拨精锐一千,给你带去便了。”当下便命徐鸣皋、一枝梅、狄洪道、周湘帆、包行恭、徐寿六人,扮为喽兵,各藏利刃,随同卜大武前去,“务要小心,将袖箭、弩箭盗出,能再就近行事更妙;设若不能,万万不可躁进,可赶即回营,再设良计。”徐鸣皋等一面答应,一面说道:“元帅但请宽心,末将等只患不能入山,既到山内,自可见机而作,能随时就近将贼首捉住、捣毁巢穴更妙;万一不能。末将等自当遵命,断不敢因躁进而致误大事。”王守仁见说大喜,徐鸣皋等亦即退出大帐,回至本帐。

徐鸣皋与大家计议道:“我等既然前去,必须将他两件暗器盗回,方显我等本领。慕容贤弟与包贤弟可去盗冯云的袖箭,我与徐寿去盗弩箭,狄大哥与周贤弟作为接应。包贤弟可再将那鸡鸣断魂香分给与我与慕容贤弟两人一用,以便易于着手。”一枝梅道:“我可不要。我自有一种薰香,你带便了。”六人计议已毕。一宿无话。

次日,即挑选了一千精锐,又扮作委顿情形。徐鸣皋等也就改扮停当,外穿陵兵号褂,内衬紧身衣靠,各藏利刃暗器,即于当日拔队,故意抄由桶冈后路而进。走了一日,已到桶冈山后,当由卜大武打了暗号,守山喽兵知道是自家人,即问明来历。卜大武在山下喊道:“你快去与你家大王说知,你就说大庚山卜大武前来,有要话面说。”那喽兵赶即飞奔大寨,去报谢志山知道。谢志山一闻是大庚山卜大武前来,有要话面说,也就即刻相请。那喽兵得令,随即飞奔下山,向卜大武说道:“咱家大王有请。”卜大武闻言,即命所部一千精锐暂在山下等候,他便一人上山。走到半山,已见谢志山率领冯云、孟超迎接出来。谢志山一见卜大武那种情形,便问道:“贤弟如何这等狼狈?”卜大武道:“一言难尽,且进里面细谈便了。”

谢志山等三人当邀卜大武进入大寨,彼此行礼已毕,各人分宾主坐下。谢志山问道:“贤弟到来,莫非大质有什么意外之变么?”卜大武见问,登时二目圆睁,双眉倒竖,发怒骂道:“只因那王守仁这狗官,带领大兵前去剿灭。第一日官兵分三路进攻,一路打前山,两路分打东、西盘谷、夹谷。大哥即率我等,也就分头下山迎敌。及与官兵交战,见那些将士皆非我等敌手,不过数合,已将各将士打得大败而回。大哥与我等见此情形,却毫不介意,以为仍如前次官兵。第二日官兵又来索战,我等下山迎敌,还是如此。一连三日,皆如此情形,我等更加不以为意。那知王守仁这狗娘养的,却用了骄敌之计,将我等暗暗稳住,使我等无心防备,他却暗使猛将于第五日分了四路:三路来攻前山东、西两谷,一路暗暗抄出山后,由羊肠谷而进。沿路纵火,先将寨栅焚烧起来,断了我等归路;然后由山内杀出,里外夹击。就此一阵,可怜我大哥以及胡、任、郝三位兄长,皆死于非命。小弟幸亏逃得快,率领了千余败残兵卒,逃出境外。因想此仇不报,何以为人?又思无处可奔,只得率领喽兵投奔到此。还望兄长可怜众家兄弟死于非命,看顾小弟无路可归,收留帐下,一同报仇雪恨。闻说王守仁那狗娘养的,不日即要进攻到此。等他来时,皆要仗兄长大力及冯大哥、孟大哥二位神艺,并合迎敌,务要将他杀得个片甲不存,一来为小弟那里众家兄弟雪恨,二来也可使他知道兄长的神威,不敢藐视。”说罢纳头便拜。

谢志山听罢,只气得三尸冒火,七孔生烟,跌倒地下,昏晕过去。毕竟谢志山有无性命之忧,且看下回分解。

作品简介:

《七剑十三侠》一名《七子十三生》,是晚清侠义小说的代表性作品,在当时即被誉为“诚集历来剑侠之大观,稗官之翘楚”(江文蒲“初集”序)。作者唐芸洲,号桃花馆主,姑苏人,生平不详。此书分三集陆续刊行,各六十回,共一百八十回。初集六十回刊于光绪二十二年(1896)。江文蒲在为初集作的序言中说:“吾知是书一出,其不胫而走也必矣。”诚如斯言,书刊行后“风行海内,几至家置一编”(月湖渔隐“二集”序)。光绪辛丑(1901)正月,二集六十四刊行,与初集一样,其“脍炙人口,甚至有手不释卷者”(月湖渔隐“三集”序)。同年六月,三集六十回问世,读者得见金豹,月湖渔隐赞其“笔墨之奇妙,惊人之怪事,尤较之初、续两集有过之无不及也”(月湖渔隐“三集”序)。[1]

《七剑十三侠》写明武宗正德(1506-1521)年间,赛孟尝徐鹤(字鸣皋)等十二英雄(徐庆、罗季芳、一枝梅、狄洪道、王能、李武、杨小舫、包行恭、周湘帆、徐寿、伍天熊)聚义,各仗侠肝义胆、超群武艺,劫富济贫,除暴安良,后在七子(七位以“子”命名的剑仙,即玄贞子、一尘子、飞云子、霓裳子、默存子、山中子、海鸥子)及十三生(十三位以“生”命名的剑仙,即凌云生、御风生、云阳生、傀儡生、独孤生、卧云生、罗浮生、一瓢生、梦觉生、漱石生、鹪寄生、河海生、自全生)的帮助下,随右都御史杨一清平定甘肃安化王朱寘鐇叛乱、随佥都御史王守仁平定江西宁王朱宸濠叛乱,结果七子十三生与十二英雄各受封赏。书中所述安化王朱寘鐇及宁王朱宸壕作乱始末,系“据原史而增撰之”(月湖渔隐“三集”序),与史实大致相符。

《七剑十三侠》问世后,续作与仿作纷出,以至于在清末民初形成了一个武侠小说的新流派。这种既贯穿惩恶扬善的传统侠义精神,又闪烁着剑光侠影、亦真亦幻的剑侠小说,不但以其“令人色舞眉飞、拍案叫绝”(江文蒲“初集”序)的奇妙笔墨影响了同代人的创作,而且对于五十年代兴起的以金庸、梁羽生为代表的所谓“新武侠小说”的创作也有着直接的影响。

作者:唐芸洲

标签:唐芸洲七剑十三侠武侠明清小说章回小说

七剑十三侠》最热门章节:
1第一百八十回 大奸已殛御驾班师 丑虏悉平功臣受赏2第一百七十九回 明武宗西山看剑术 众英雄黑店灭强人3第一百七十八回 朱宸淳割舌敲牙 明武宗散财发粟4第一百七十七回 投机密义仆奔驰 入网罗奸王就擒5第一百七十六回 殷勤款待假意留宾 激烈陈辞真心劝主6第一百七十五回 用反言喁喁试妾妇 明大义侃侃责夫君7第一百七十四回 雷大春诚心投表弟 洪广武设计绊奸王8第一百七十三回 朱宸濠夜遁小安山 洪广武安居德兴县9第一百七十二回 觐天颜元帅辞功 奏这状娄妃引罪10第一百七十一回 用奇谋官军纵火 施奋勇贼将亡身
更多『古典文学』类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