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阅读

八仙得道传_第七十六回 蓝采和长歌讽俗客 费长房短见入歧途

无垢道人
古典文学
总共102章(已完结

八仙得道传 精彩片段:

第七十六回 蓝采和长歌讽俗客 费长房短见入歧途

却说长房千辛万苦爬上白云山顶,本来早见顶头古庙巍然,矗立于深木之中,哪知一到山峰,举目一瞧,反不见了那所古庙。长房不觉又骇又惊,又怕仙人怒他不诚,故意隐去古庙,表示拒绝之意。想到这里,不禁嚎天啕地,大哭起来。哭了一会儿,看看天色又晚了下来,昏黄日色斜照在树林子里,和那些枯枝黄叶,互相映照,显出一种凄凉色彩。长房到了此刻,真觉得前无进路,后无退步,大有苍茫独立,四顾踌躇之概。

哭够多时,把个身子倒在一块峻峭的巨石上面,目对长天,发出一声长啸。啸得树林子里那些飞鸟,都仓皇四散地飞逃开去。长房不觉发起呆想来:“念人生世上,真如过客浮生,寄居逆旅一般。一旦大限临头,万事全已。仔细想来,不晓为点什么?转想自身儿遭了许多困苦之事,长大来学法于王一之的门下,好容易得了一些法术,实在去道颇远。后来继承师尊之职,益发没有修持的功夫。侥幸遇见三位仙长,以为迷津可渡,大道可成,不料历险冒危,千辛万苦地遵命到了山峰,又不知什么地方得罪了仙师,竟连古庙都幻化不见,可证他们是决对不肯赐见颜色的了。这个机会错过之后,何时何处再能碰到仙人?既不能遇仙,就不得成道。横竖逃不过一死,与其多受尘俗之累,何如早图摆脱。”

涉想至此,心思就不知不觉横了转来。忽然立起身,大呼:“仙师们既不收留弟子,弟子活在人世,也无甚好处。人生迟早必有一死。弟子如今也不想再作无谓的俗人,就在这里拜别三位仙长,到阴曹地府去了。”说罢,跪下去磕了几个头。刚要起来自缢,忽然听得山后有作歌之声。其歌曰:

昧人寻云路,云路杳无踪。

山高多险峻,涧阔少玲珑。

碧障前兼后,白云西复东。

欲知云路在,云处在虚空。

又歌道:

我见世间人,生而还复死。

昨朝犹二人,壮气洒襟士。

如今七十过,力困形憔悴。

恰如春日花,朝开夜落尔。

又歌道:

白鹤衔苦花,千里作一息。

作品简介:

《八仙得道传》又名《八仙全书》、《八仙全传》,是八仙题材的小说中,叙述八仙故事最全,情节最为丰富的一种。该书作者清代无垢道人自幼流落成都,师从清云观志元法师长达二十八年,熟读道教典籍,深通玄理。同治七年(1868年)无垢道人自序于京西白云观。咸丰二年(1852年),遵从师命,游览江山之胜,历南北十余省。后至京师,落脚白云观,著书讲道。无垢道人有感于道统失绪,“故就老祖以来,迄于近代诸仙祖得道始末,与夫修道情形,着为《八仙得道传》一书”。

该书从平和夫妇二龙修道大闹天宫,玉帝思虑招揽贤人起,详细叙述了李铁拐、张果老、钟离权、吕洞宾、蓝采和、韩湘子、何仙姑、曹国舅八仙得道过程始末。因作者深通玄理,在叙述过程中将道教说理融入其中。最令人称道的是,作者巧妙地利用转世之说,将孟姜女殉夫、嫦娥奔月、东方朔智窃蟠桃、费长房捉鬼、白娘子水漫金山、王泰劈山救母等脍炙人口的故事穿插其问,时间从大禹治水到北宋初年跨越数千年,情节丰富曲折。同时本书叙述语言流畅,文字生动,具有很强的可读性。

作者:无垢道人

标签:无垢道人八仙得道传道教明清小说章回小说

八仙得道传》最热门章节:
1第三十回 偿夙债螺壳作道场 攻异己蚌腹摆擂台2第二十九回 摄魂瓶难藏仙体 葫芦洞惯弄妖精3第二十八回 螺仙奉旨建道场 蚌精开腹宴群妖4第二十七回 施仙法杨母重生 应聘请李仙下海5第二十六回 借体附魂化成铁拐 背师丧母哭倒仙徒6第二十五回 说偈语老君示因果 遭火劫李玄失法身7第二十四回 李仙人施术儆淫暴 杨孝子感德入玄门8第二十三回 投清流孝子殉慈母 施大法仙人拯危难9第二十二回 成功参老祖 得道省双亲10第二十一回 日观峰收妖为仆 紫霞洞女怪劫经
更多『古典文学』类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