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阅读

古文观止_卷四 秦文 触龙说赵太后

吴楚材吴调侯
古典文学
总共122章(已完结

古文观止 精彩片段:

卷四 秦文 触龙说赵太后

《战国策》

赵太后新用事,秦急攻之,赵氏求救于齐。齐曰: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太后不肯,大臣强谏;太后明谓左右:「有复言令长安君为质者,老妇必唾其面。」左师触龙〖校注一〗言愿见太後,太后盛气而揖之〖校注二〗。入而徐趋,至而自谢曰:「老臣病足,曾不能疾走,不得见久矣。窃自恕,而恐太后玉体之有所隙也;故愿望见太后。」太后曰:「老妇恃辇而行。」曰:「日食饮得无衰乎?」曰:「恃粥耳。」曰:「老臣今者殊不欲食,乃自强步,日三四里,少益嗜食,和于身也。」太后曰:「老妇不能。」太後之色稍解。

左师公曰:「老臣贱息舒祺,最少,不肖,而臣衰,窃爱怜之,愿令得补黑衣之数,以卫王宫。没死以闻。」太后曰:「敬诺。年几何矣?」对曰:「十五岁矣。虽少,愿及未填沟壑而托之。」太后曰:「丈夫亦爱怜其少子乎?」对曰:「甚于妇人。」太后笑曰:「妇人异甚。」对曰:「老臣窃以为媪之爱燕后,贤于长安君。」曰:「君过矣!不若长安君之甚。」左师公曰:「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媪之送燕后也,持其踵,为之泣,念悲其远也;亦哀之矣!已行,非弗思也;祭祀必祝之,祝曰:『必勿使反。』岂非计久长,有子孙相继为王也哉?」太后曰:「然。」左师公曰:「今三世以前,至于赵之为赵,赵主之子孙侯者,其继有在者乎?」曰:「无有。」曰:「微独赵,诸侯有在者乎?」曰:「老妇不闻也。」「此其近者祸及身,远者及其子孙。岂人主之子孙,则必不善哉?位尊而无功,奉厚而无劳,而挟重器多也。今媪尊长安君之位,而封之以膏腴之地,多予之重器,而不及今令有功于国。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老臣以媪为长安君计短也,故以为其爱不若燕后。」太后曰:「诺。恣君之所使也。」

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质于齐,齐兵乃出。子义闻之曰:「人主之子也,骨肉之亲也,犹不能恃无功之尊,无劳之奉,而守金玉之重也,而况人臣乎?」

【校注一】龙,通行本作讋。清·王念孙《读书杂志》曰:"此策及赵世家皆作左师触龙言愿见太后,今本龙言二字误合"。"汉书古今人表正作左师触龙,又荀子议兵篇注曰战国策赵有左师触龙,太平御览人事部引此策曰左师触龙言愿见,皆其明证也。"又,马王堆帛书亦作触龙言。据之改。

【校注二】揖,当作胥。清·王念孙《读书杂志》曰:"吴曰:揖之,史云胥之,当是。念孙案:吴说是也。集解曰:胥犹须也。御览引此作盛气而须之。"王氏言胥与揖之右半隶书形近故致误,后人又加手旁而讹为揖。"下文言入而徐趋,则此时触龙尚未入,太后无缘揖之也。"

作品简介:

《古文观止》是清人吴楚材、吴调侯于康熙三十三年1694选定的。二吴均是浙江绍兴人,长期设馆授徒,此书是为学生编的教材。除本书外,二吴还细著了《纲鉴易知录》。

《古文观止》篇幅适当,所选的文章以汉唐二代为多,以散文为主,兼顾骈韵二体,既有长篇大论,又有精短美文,反映出编者眼光的细致和周到。全书一共有12卷,收入上起周代下讫明末的历代文章222篇,论说抒情,写景状物,众体兼备。 书中西汉以前的文章以左丘明的《左传》为突出点,选录34篇,占全书的六分之一以上;《国语》、《战国策》、《公羊传》、《谷梁传》、《礼记》的文章选录有36篇,两者汇总计70篇,占《古文观止》全书的三分之一。编者有意强化对汉代以前文章的份量,是为了使读者更清晰、更全面、更深入地了解中国古代散文的源本,以便打好根基。 对两汉的文章,编者比较重视司马迁的《史记》,汉文31篇,《史记》有14篇。唐代文章以唐宋八大家中的韩愈、柳宗元为主,分别选入24篇和11篇;宋文以欧阳修、苏轼为侧重点,分别选入13篇和12篇。秦文仅选李斯一篇,六朝文章选6篇,元代一篇未选,明代选入18篇。

作者:吴楚材 吴调侯

标签:国学经典古典散文文学

古文观止》最热门章节:
1卷九 唐宋文 鲁仲连义不帝秦2卷九 唐宋文 训俭示康3卷九 唐宋文 谏院题名记4卷九 唐宋文 岳阳楼记5卷九 唐宋文 与元微之书6卷九 唐宋文 袁家渴记7卷九 唐宋文 始得西山宴游记8卷九 唐宋文 小石城山记9卷九 唐宋文 钴鉧潭西小丘记10卷九 唐宋文 梓人传
更多『古典文学』类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