脸谱 精彩片段:
第六卷 取舍的痛楚
第一百六十一章 整合
从朱自强走马上任市长半个月来,他没有去找猪肝和李碧叶,每天从清早七点出发,一直到晚间,朱自强马不停蹄地奔走于全市主要的国营企业,间或召开一两次会议,工商局、财政局、发改委、乡企局,扶贫办、经贸委,这六家单位的领导人自从开完办公会后,就一直跟随在朱自强身边,还有一点就是这六个人都是猪肝当初收买的官员,经过新年聚会后,他们已经确定要跟着朱自强大干一场。
而这半个月以来,全市最忙碌的部门要算市政府办公室了,朱自强每次回到办公室最少要吩咐十几个工作下来,政府办主任刘连成整整瘦了一圈,但精神反而越发振奋,市政府就像一台发动机,被朱自强全力发动起来,有时甚至是超负荷运行,收集整理全市国有、私营企业的各项资料,汇总目前的经济情况,分析当前国内外、省内的市场需求,工业经济和农业经济还要参考十年来的天气情况、地理特征、产销曲线,气象局、地震局这些平时冷冷清清的部门,这段时间也忙得团团转。
张远生解开一颗衬衫风纪扣,松松领带,长长地吐出口气,桌上刚刚泡了杯绿茶,今早一连打了三十多个电话,他这会儿嗓子已经开沙哑了,对于朱自强雷厉风行的工作作风,张远生终于领教到厉害。之前在省团委,用悠闲来形容再合适不过,平时朱自强也是慢吞吞的,张远生配合起来显得游刃有余。但是自打到了曲高,朱自强就像变了个人一般,他作为跟班秘书最接近领导的行动,这还不算什么,看看现在的刘连成两眼通红,秃头周边的头发已经有些散乱,岂止一个惨字可以形容,这些蹲惯了机关,混惯了日子的老爷们,被朱自强指挥得团团转。
张远生再次想起向阿成临走前的晚上,朱自强找到他,脸色有些阴沉地说:“准备一下,跟我到曲高上任。”张远生没有深入去想,但接下来省委的一连串任命顿时让他如坠迷雾,虽然刚刚参加工作,但是对于干部的调整任命多少还是了解一些,曲高市的领导们有浓重的派系色彩,按理说不应该把这么多出身一地,或是关系亲密的人放在一起,当然书记赵大为是春江人,不属于朱派,但是两人有老同学的关系,而且非比一般,省委不可能不知道这些情况。还有管中昆,明眼人早就看出来了,朱自强当田园乡书记时,他是常务副乡长,朱自强调走时他当乡长,后来朱自强去了省团委,他马上就调,一看就知道属于朱自强的班子成员,走哪带哪。张远生有些感叹,既佩服朱自强的能力,又敬畏他的手段。
没有几个人知道省委为什么对曲高做出这样的安排调整,但是管中昆清楚,省委书记是山东人,名叫罗继辉,其祖父是抗日名将,早期党内的军事领导人之一,抗战胜利前不幸病逝,但有最重要的一点是,将军出生于彩云省曲高市功勋县,功勋县原名彝路县,后来为了纪念这位将军在抗战中立下的不朽功勋,改名功勋县。当然,省委书记一个人不可能大权独揽,还有省长徐北进。作为唯一知情人,管中昆知道这位省长大人是朱自强在中央党校的师兄,同期毕业,不过一个上的是部级培训班,一个是处级班,相差了好几级,但是朱自强跟他的交情非比寻常,至于到了什么地步,这就不是外人所能了解的。
张远生端起茶杯小小地呷了一口,绿茶的清香游走于齿唇之间,摸出随身携带的润喉片放入口中,茶香被药味赶走,那晚朱自强的话再次回荡在脑中:“我们都是在黑暗中寻找光明的人,相信我,相信你自己,坚持下去。”张远生没有过多考虑未来的升迁,朱自强会把他带在身边几年,他不知道,也不想把心思放在这方面,他现在就像一块海绵,而朱自强就是一潭碧水,紧紧地粘住他,汲取他身上的水分,直到自己也变成一潭碧水。
桌上电话响起,张远生收起纷乱的思绪,打起精神,朱自强简单地说了句“进来。”张远生把茶杯盖上,叹口气,这杯茶又要浪费了。推开朱自强的办公室,迎目就是那八个大字“流水不腐,户枢不蠹”。
“记录,下午取消经济发展研讨会,改在明天上午九点举行,通知市百货公司、供销社、医药公司、糖业烟酒贸易公司、土产公司下午两点到市政府三楼会议室开会,主题是国营企业改革研讨会议,要求党委书记、经理、副经理、主办会计全部参加会议,市政府这边还是随行的六大局长,另外各县委书记和县长也叫上,他们刚刚开完市委的党风廉政会议,应该还在。抓紧点。”
张远生记录完毕后轻声问道:“需要准备什么材料?”
朱自强摇摇头,嘿嘿笑道:“我不需要什么材料,倒是他们得带材料。快去吧,晚了怕县上的人散掉。”
张远生急忙赶到办公室,把刚刚记录的笔记转给刘连成:“刘主任,我负责取消会议通知,麻烦你通知开会的单位。”
刘连成接过来快速地扫了一眼,马上扔给正在埋头工作的干事们:“动起来,按上面的记录通知下去。”转头对正要离开的张远生叫道:“远生,市长有没有说请电视台或者报社?”
张远生摇头苦笑道:“刘主任,又不是不知道,一般的会议市长都不愿意通知新闻媒体,这次还是老规矩,让驻办记者到时候去旁听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