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阅读

对“伪心理学”说不_心理学有什么与众不同之处

基思·斯坦诺维奇
社会心理
总共19章(已完结

对“伪心理学”说不 精彩片段:

心理学有什么与众不同之处

心理学是一门很容易让人误解的学科。与其他学科不同,它研究的是与人民生活紧密相关的问题。有些还正好是大家都熟悉,而且经常关心的问题。比如:什么样的人容易讨人喜欢?什么样的事情我们记忆深刻?什么样的事情让人高兴(或痛苦)?为什么男人比女人更爱聊政治时事?人为什么要自杀?意念能不能被植入梦中?等等……正因为大家关心这些问题,人们就会有自己的分析,自己的证据,得出自己相信的结论。很多时候,这些自觉的结论与心理学家的研究结论并不完全一致,比如说,我们心理学家就发现,青梅竹马的婚姻很难成立,婴儿并不是有奶便认娘,性格并不决定一个人的命运,等等……每当矛盾、怀疑、迷惑甚至气愤产生的时候,我们到底是该相信自己的直觉、经验和常识呢,还是该相信心理学的研究、证据和知识呢?

不幸的是,大多数的心理学教科书只满足告诉大家心理学的研究、发现和知识,但从不说明为什么这些研究、发现和知识是值得我们关注和信任的。这些书的作者好像都在假设每一位读者思考问题起来都像心理学家一样,相信和理解心理学的研究、发现和知识。幸运的是,Keith E Stanovich教授写了这本How to Think Straight about Psychology,一本“与众不同的心理学”教科书。他总结了心理学家的职业特质,让每一位读者都有机会去理解我们心理学家是如何去思考、分析和解读人类的行为和心理的。他的每一章都将一个常识的、朴素的、直觉的有关人类心理的分析和思考与一个科学的、严谨的、心理学的分析和思考相对比,以帮助读者理解心理学家的分析逻辑和研究思路。

我个人觉得,在Stanovich阐述的心理学特质中,有两点应该是区分我们心理学家和其他人(包括其他领域的科学家)与众不同的地方。

其一是我们心理学的批判性思维习惯,也就是说,心理学不相信个人的智慧,更相信科学的方法,而科学方法的本质是证伪,即对我们的经验、常识和直觉,产生怀疑、挑战和批评。从原则上而言,心理学家不怕犯错误,但害怕以假乱真。心理学家也不相信那些能回答所有问题的绝对真理,但相信对所有问题应该有一个相对正确的答案。心理学家从不相信个案和例子,因为其随机性和主观性太过明显,但我们愿意相信大样本基础上的科学研究发现。我们希望听到动听的心理故事,但更愿意看到众多心理学观察的数据和总结。

其二是我们心理学的概率性思维习惯。我们和很多自然科学家思考方式不同之处就在于我们更容易相信,任何人类的行为都是概率性的表现,也就是说,它有一定的不确定性,会受到其他随机事件的影响。其实人类很多学科都是建立在概率基础之上的,比如说核物理、天体物理、生物进化、病理学、所有的社会科学(经济学、社会学、政治学等)等等,它们都不可能准确预测每一个研究对象的具体活动,但都对整体的事物活动规律有很好的描述和预测。只不过我们心理学家更愿意承认而且强调我们学科的不确定性而已。

总之,我很高兴地看到这本书在中国再版。杨中芳老师的早期译本是我很喜欢向心理学爱好者推荐的一本心理学教科书。而新版的译本,尤其令我兴奋,因为它是由我欣赏的两位年轻同事,东徽和肖岑,在清华大学的青年教师公寓里,下工夫,花时间,认真翻译完成的。两位既是同行,也是夫妻,应该是我们心理学界不鲜见的学术伴侣之一。这可能也是我们心理学界与众不同的地方吧。

彭凯平

清华大学心理学系教授、系主任

作品简介:

在今天的大众媒体和图书市场上,到处充斥着关于潜能提升、心理操控、色彩星座、催眠读心等伪装成心理学的主题,更有一些伪心理学家、所谓的心理治疗师打着心理学的旗号欺世盗名,从中渔利。在浩如烟海、良莠不齐的心理学信息面前,如何拨除迷雾,去伪存真,成为一个明智的心理学信息的消费者呢?这本《对伪心理学说不》将教给你科学实用的批判性思维技能,将真正的心理学研究从伪心理学中区分出来,告诉你什么才是真正的心理学。

《对伪心理学说不》第1版出版于1983 年,20多年来一直被奉为心理学入门经典,在全球顶尖大学中享有盛誉,现在呈现在读者面前的是第8版。这本《对伪心理学说不》并不同于一般的心理学导论类教材,很多内容是心理学课堂上不曾讲授的,也是许多心理学教师在教学中感到只可意会而不可言传的。作者正是从此初衷出发,以幽默生动的语言,结合一些妙趣横生、贴近生活的实例,深入浅出地介绍了可证伪性、操作主义、实证主义、安慰剂效应、相关和因果、概率推理等心理学中的基本原则。与上一版相比,第8版更新了最新的研究资料和实例,扩展了信度、效度、元分析、随机取样与随机分配等问题的讨论。

《对伪心理学说不》不仅适合于心理学专业的学生,有助于建立心理学研究中必要的批判性思维技能与意识,而其通俗易读性也非常适合所有对心理学感兴趣的读者,它将帮助你纠正对心理学的种种误解,学会独立地评估心理学信息,用科学的精神和方法理解自己和他人的行为。此外,由于心理学与其他学科的共通性,《对伪心理学说不》也不失为一本精彩有趣的科学哲学类读物。

作者:基思·斯坦诺维奇

翻译:窦东徽

标签:基思·斯坦诺维奇对“伪心理学”说不心理学加拿大

对“伪心理学”说不》最热门章节:
1参考文献2致谢3结束语4第12章 不招人待见的心理学5第11章 偶然性在心理学中扮演的角色6第10章 人类认知的阿喀琉斯之踵——概率推理7第9章 打破“神奇子弹”的神话——多重原因的问题8第8章 避免爰因斯坦综合症——聚合性证据的重要性9第7章 “但是这不是真实的生活!”——“人为性”批评和心理学10第6章 让一切置于控制之下——聪明汉斯的故事
更多『社会心理』类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