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秒钟让自己不同凡响 精彩片段:
第八部 宴会成功秘诀——惑众术
序
参加宴会的六点备忘录
大多数人受邀参加宴会,脑中的思考会陷入空白。我们漫无主题地想着,“这宴会大概很有趣……不晓得他们供不供应餐点……希望会很好吃……可能会见到一些有意思的人……不晓得我的朋友某某某会不会去……天啊,我要穿什么出席?”
然而,政治人物参加宴会之前想的不是这些。政治人物、社交高手,或其他大人物瞪着邀请函,思考的全是另一回事。在回复去或不去之前,他们脑中想的和记者做新闻报道时提出的问题一模一样。亦即参加宴会的6点备忘录:WHO(人)、WHEN(时)、WHAT(物)、WHY(目的)、WHERE(地)及HOW(方法)
WHO——谁会出席这个宴会?
说得明确一点,哪些人是值得我认识的?社交手腕高明的人会在心里仔细盘算,“我要认识谁,才对事业有帮助?基于政治或社交的理由,我该结识哪些人?”
如果他们不知道哪些人会出席,就会去打听。政治人物会致电给宴会主人,问“谁会来?”主人说出客人名单,政治人物便悄悄写下他们感兴趣的名字,并暗自决心要认识这些人。
WHEN——我应该什么时候出现?
政治人物不会好整以暇地装扮妥当才迟迟赴会。“我是不是要迟一点到比较好?”这种问题绝对不会出现在他们脑中。相反的,他们会仔细策划抵达和离开的预计时间。
如果宴会里有许多人值得认识,政治人物会早一点抵达会场,好在这些人——抵达时展开攻势。大人物通常会比较早到,趁一般赴宴者姗姗来迟前完成任务。而一般人往往“很讨厌太早到”。政治人物一点都不觉得早到有什么尴尬。反正他们碰到的也都是早到的人(通常也和他们一样,是重量级人士)。
WHAT——我应该带什么?
一般人会想,“随身带什么呢?古龙水、梳子,还有口香糠。”政治人物就不同了,他们会在口袋或皮包里准备有用的社交工具。
如果会中将有重要企业家出席,政治人物会备好名片。如果宴会的目的是纯社交,他们会带着只印有名字和电话号码的社交名片(因为有人觉得在纯社交场合派发商业名片很失礼)。另外,他们最重要的赴宴工具是笔和便条纸,以便随时记录建立起的人脉资料。
WHY——举办宴会的目的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