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阅读

跟李嘉诚学创业_前言

张岩雨李问渠
传记回忆
总共43章(已完结

跟李嘉诚学创业 精彩片段:

前言

香港首富李嘉诚,1928年7月19日出生于广东省潮州市的一个书香门第。因为父亲去世早,14岁的李嘉诚便被迫辍学,担负起了家庭的重担。他最初是在舅父的钟表公司里当学徒,后来又做推销员,在生活的磨砺下成熟起来。1950年他筹集五万港币创办了长江塑胶厂,以生产塑料花打开了市场,被誉为“塑胶花大王”。1960年代他转向投资房地产业,凭借他出色的经营才华不断发展壮大,成为香港最大的地产发展商和物业拥有者。他所经营的房地产、金融、酒店、石油、电力等产业遍及世界五大洲。根据《澳洲人报》的调查估计,李嘉诚及其家族的身家约有110亿美元(即约港币780亿元),在亚洲十大首富中位列第4,其财富仅次于日本孙正义、文莱苏丹及印度阿吉姆。

李嘉诚浓缩了一个地区、一个民族、上百年、几代人的历史,一个一穷二白到发达的进化历史。这种跨度之大在历史上是罕有的。每一个人都有他自己的生长季节。尽管每一代人都有可重复性,但李嘉诚却是空前的。一个只读完初中的人,一个茶楼卑微的跑堂者,一个五金厂普通的推销员,经过短短几十年的奋斗,竟然成为香港商界的风云人物,乃至风光无限的香港首富。李嘉诚大概是香港市场诸巨人中少有的出身贫寒者,少有的常青树,在市场和管理的各个领域和各个层面都成功过的佼佼者。现在的李嘉诚是全球港口业最大经营商;欧洲电讯业(包括第三代移动电话)的亚洲最大投资者;2004年美国财经杂志《福布斯》全球富豪排名榜,李嘉诚连跳九级,以124亿美元的财富,跃入排行榜第19位,成为香港首富。

从创业成功人士的角度,李嘉诚给我们提供了“一文钱闯天下”的白手起家的典范。李嘉诚有着心酸的童年,他在父亲去世之后独自承担了一家人的生计大任。他被迫辍学,踏进了这个大社会,目睹了百态人生。他从茶倌干起,还在钟表厂学艺,后来又干起了推销,艰难的人生历程磨炼了李嘉诚坚强的永不服输的个性,这对于他白手起家的历史是最好的注解。

从经商策略看,李嘉诚给我们提供了一种经商模式。李嘉诚在接受美国《财富》杂志采访时透露了3条经商诀窍:

第一,在别人放弃的时候出手,即“人弃我取,趁低吸纳”。任何一个产业,都有它自己的**与低谷。在低谷的时候,相当大的一部分企业都会选择放弃,有的是由于目光的短浅而放弃,还有的是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而不得不放弃。这个时候就应该静下心来认真进行分析,是不是这个产业已经到了穷途末路,是不是还会有**来临的那一天。如果这个产业仍处在向前发展阶段,只是由于其他的一些原因才暂时处于低潮,看到了这种状况,并从真正意义上理解了这种状况的实质,就应该选择在这个“别人放弃的时候出手”了。这个时候出手可以少走很多弯路,得到很多别的公司通过血的代价得出的经验教训,从而以比较低的成本获得比较高的收益。这不仅仅是个冒险的问题,更是一个眼光问题。成功的企业家总是在别人看不见希望的地方看到了希望,于是他们的投资总会收到意想不到的回报。

第二,不要与业务“谈恋爱”,也就是不要沉迷于任何一项业务。这是一种有着丰富的商业经历之后超然于商业活动之外的一种心灵感悟。对于一个真正的商业人士来说,在他的眼中,应该是只有赢利的业务,而没有永远的业务。任何一项业务,当它走过自己的成熟阶段之后,必将走向衰落,而这个时候如果不进行自我调整,还抱着不放,必将随着该项业务的衰落而走向失败。大丈夫,拿得起,放得下。拿得起或许很多人都可以做到,但真正到了要放下的时候,大部分人或许就舍不得了。没有永远的业务,只有赢利的业务,在该放弃的时候,就应该学会放弃,利用进行前一个业务所积蓄的力量,可以很轻松的展开下一个业务,业务不断转移更换,但赢利的目的却不能改变。李嘉诚从塑胶花业开始创业,从房地产业开始崛起,然后又在股市行业赚得满满,同时,李嘉诚善意收购,放眼全球投资国外,为他的公司注入更多的活力因素。除此之外,李嘉诚还在电信行业上有所作为。大商人使出的就是大手笔,李嘉诚挥笔海内外,战绩确实辉煌。

第三,要让合作伙伴拥有足够的回报空间。李嘉诚对这一点很是了解。合作伙伴就是自己的利益伙伴,商场上没有永远的敌人,也没有永远朋友,只要大家利益一致就能很友好的合作。在任何一个行业中,如果能有两家公司保持比较好的合作伙伴关系,这两家公司都可以达到双赢的局面。合作伙伴之间的活动对双方都有利是双方保持稳定合作的基础,这就需要双方都要多为对方着想,多考虑对方的利益。如果只是想着自己多得到一些利益,而让对方少得到一些利益,这种合作伙伴关系必将走向破裂,受害的是合作的双方。合作伙伴之间是一种相辅相成,互相弥补的关系,在从事一项业务活动的过程中,如果双方都拿50%的利润,这种业务可以很好地进行下去,双方都感觉到自己的50%是自己应该拿的。但如果一方只拿40%,而愿意把利润的60%都让给对方呢?这样或许在短期内是吃亏,但从长远看呢?你赢利是什么呢?结论不言自明,长期合作的收益远远比一次合作的收益要高得多,有着良好的信誉,在行业中有几家关系稳定的合作伙伴,是事业立于不败之地的重要保障。多一个帮手,就多一条出路。做生意不能孤立地做,不能不顾同行的利益,那样就有可能树敌。

从用人的角度看,李嘉诚的用人之道也是值得体味的。杰克·韦尔奇说:“人才是经营公司的一等任务。在用人方面,怎样对待人才,是管理者领导能力和驾驭能力的高度体现。”现代公司都把抢夺人才摆在关系成败的重要位置。能否发现并得到人才,是能否用人的首要条件。而能否得到好人才就是能否给企业带来财富的关键。随着全球化竞争趋势,得人才者,得商业大势,人才的重要性日益显得重要。李嘉诚用人不拘一格,年老的,年轻的,中国人,还有洋人。像大多数的大商人一样,李嘉诚用人的前提就是“才”,即任人唯贤,而不是任人唯亲。同时,李嘉诚十分注重加强自身的修养,吸引人才为自己效力。在总结用人心得时,李嘉诚曾形象地说:“大部分的人都会有部分长处部分短处,好像大象食量以斗计,蚂蚁一小勺便足够。各尽所能、各得所需,以量材而用为原则;又像一部机器,假如主要的机件需要用500匹马力去发动,虽然半匹马力与500匹相比是小得多,但也能发挥其一部分作用。”李嘉诚这一番话极为透彻地点出了用人之道的关键所在。

另外,还有一点尤其重要,就是李嘉诚的为人。每一个大商人都必须明白的是“经商需先做人”,李嘉诚作为“华人首富”,并不只是一个拥有巨额财富的商人,尽管这是他财富人生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但是,在李嘉诚的成功字典中,还有两个大写的字——“做人”!李嘉诚的做人原则就是讲诚信,同时这也是他经商的首要原则。真正的成功者是以诚实为做人之道。李嘉诚认为:以诚为实,才能永远有饭吃,才能做大生意。作为一个商人,诚信就是他自己的品牌,是他的事业的品牌,这一个品牌是吸引客户、吸引消费者的首要法宝。

在今日的华人商界中,李嘉诚的名字几乎人人皆知,无数人以他为榜样,学习他的为人之道、处世之道、经商之道。李嘉诚不仅仅是商人的榜样,也是我们每一个人学习的榜样!

作品简介:

作为一代商业巨子,李嘉诚被人们誉为“华人首富”、“亚洲超人”。李嘉诚为什么能成功呢?作为一个一无所有的年轻人,他是怎样一步一步,走出一条创业之路,直到拥有自己庞大的财富王国的呢?

《跟李嘉诚学创业》对李嘉诚的创业过程及成功之道进行了全面的、系统的阐述。告诉我们应该从李嘉诚身上学些什么:

从李嘉诚作为一个推销员,我们学习如何赚到人生第一桶金;从李嘉诚作为一个小老板,发奋图强成为“塑胶花大王”,我们学习他如何开拓自己的事业;从李嘉诚把握投资良机、兵不血刃、以小搏大屡战屡胜,我们学习他如何运用非凡的商业智慧;从李嘉诚善用人才“海纳百川”,我们学习他充满智慧的管理艺术;从李嘉诚以“做事先做人”之信条搏击商场数十年,创造了一个只有朋友,没有敌人的奇迹,我们学习他做一个高尚的商人……

“万川归海海不盈”,学习之路是永无止境的。听其言,观其行,研究其走上富贵之路的历程,我们可以从这位创业大师的身上汲取到无尽的智慧。

作者:张岩雨 李问渠

标签:张岩雨李问渠跟李嘉诚学创业传记商业

跟李嘉诚学创业》最热门章节:
1第五章 做人——诚实做人信经商 10、自我修炼 名誉至上2第五章 做人——诚实做人信经商 9、孜孜不倦 自主求学3第五章 做人——诚实做人信经商 8、明白经商 清白做人4第五章 做人——诚实做人信经商 7、平易近人 体贴别人5第五章 做人——诚实做人信经商 6、同甘共苦 重情重义6第五章 做人——诚实做人信经商 5、照顾同行 赢得人缘7第五章 做人——诚实做人信经商 4、白手创业 勤俭节约8第五章 做人——诚实做人信经商 3、积累善心 诚实做人9第五章 做人——诚实做人信经商 2、坦诚相待 赢得信任10第五章 做人——诚实做人信经商 1、做人经商 诚信为先
更多『传记回忆』类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