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阅读

曹操是怎样炼成的_十三、战神前传 里应外合长社大捷

余三
传记回忆
总共162章(已完结

曹操是怎样炼成的 精彩片段:

十三、战神前传

里应外合长社大捷

大军压城,十几万黄巾众,在小小长社城南聚集。黄巾军们头上的黄色方巾和布条形成一片躁动不安的黄色,远看黄橙橙一片。

十几万黄巾军中至少有一大半是家属,带着家属也有好处,头上扎着黄布条,可以充当黄巾军人数,震慑城内官兵。官兵刚打了败仗,一万多将士和黄巾军十几万相比,人数显然太少。黄巾军即使搭上人墙进入长社,也会将整个长社小城灌得满满当当。士兵们早就听说黄巾军攻城后杀死士兵烹煮人肉当饭吃的传闻,害怕得不敢上城墙守卫。整个官兵士气低落,人人惧战。

又有坏消息传来,汝南黄巾军打败邵陵太守赵谦,广阳黄巾军杀死幽州刺史郭勋及太守刘卫。第二路军出师不利,加上长途奔袭,前后军没能有效聚集成整体力量,形不成有效战斗力,黄巾军坐地待战,控制有利地形,采取设伏、切断敌军、逐个击破等方式,打得官兵连连败退。

远在洛阳的刘宏听到官兵连连失守,黄巾军势力风助火势,整日忧惧交加,生怕杀头之日到来。一日数次下令大将军何进,如果黄巾军打到洛阳边界,哪怕拼光最后一个士兵,也要阻止乱民入洛。

皇甫嵩到底是身经数战的文武全才,他针对士兵们的恐惧心理,召集部将到城楼上看着围城的黄巾军,给部下开会。详细分析黄巾军的内部结构和士兵阵容,说明这是一支不堪一击的人肉堤坝。

皇甫嵩指着城外哄闹的黄巾军分析说:你们看,黄巾军首领根本不懂战法,不懂驻军和扎营要略,兵不胜多而胜奇……他们紧靠草地和树林安营,就是一大主攻亮点……

天黑后,皇甫嵩准备当晚的主攻。曹操率领一千多骑兵已经埋伏在长社城外,设法派人向城内送信。皇甫嵩知道粮草安全,又有伏兵赶到,大喜过望,即刻回信让曹操等待城头信号。

具体战略部署:皇甫嵩出兵从正面进攻波才主力,再由孙坚带领军队从外围发动火攻,火烧营寨,必定使黄巾军大乱,加上朱俊和曹操率兵组成四面合围,黄巾军定会大败!

当晚突起大风,黄巾军们聚守在城南树林边过夜,准备第二天一早发起攻城行动。

曹操率兵伏在城北,接到密令,果断下令:全部将士当晚只准吃生米,喝凉水,原地待命,不许生火,人衔枚,马裹蹄,不让黄巾军知道曹操的后军已聚集长社城北。

骑兵弓箭整装,战马齐备,人马不分离,只待城头火光一起,迅速上马奔赴黄巾军大营。

皇甫嵩乘黑夜带精锐潜出城外,从外围贴近黄巾军大营,命令将士扎好火把登上城墙,瞬间点燃火把,并大声呼叫:有敌攻城啦!

曹操一声令下,一千多骑兵分两路从东西直奔长社城南。黄巾军感到奇怪,他们并没有制定夜晚攻城计划,怎么会有人攻城?

作品简介:

《曹操是怎样炼成的》不同与目前已出版的曹操传记,是对学术式或大话式曹操传记的一种颠覆,首度揭秘了曹操的成长史和教育史。同时,作为书写曹操传记的首位女性,向读者显现了女性视野中的曹操是如何炼成的。整部小说的可读性很强,很多细节妙趣横生,读者可在趣味中感受历史知识,在浓郁的抒情叙事中体味伟人的成长,看到一个相对真实、充满情趣且独一无二的曹操,诚如《三国》中曹操的扮演者陈建斌在读本书时所说的:“千年并无双,曹操只一个。”曹操之所以能成为“治世之能臣,乱世之英雄”,与他在太学所接受的教育休戚相关,正是在东汉太学校训“帝之辅弼,国之栋梁”的烛照下,曹操逐渐完成了自己的转变,从一个魔兽少年蜕变为国之栋梁。当然,祖父曹腾和父亲曹嵩的家教也直接影响到他成长的第一步。曹操所受的家教和大学教育对今天的我们也颇有启发。

成为刘备和孙权要靠出身,成为诸葛亮要靠大智慧。而身为太监之后的曹操是怎样炼成“战争、政治、艺术”上的三绝奇人?放养时光中的他有哪些魔兽行动和英雄本色?惹下命案后的他如何被解围?为什么闹到了被逼退学的地步?又是谁为他指点迷津,帮他走过“独木桥”?刚成为“曹青天”的他因何原因而不得不隐居家乡?战神前传的生活刚刚结束,却为何又要折戟于济南?

曹操前三十三岁鲜为人知的真实生活和精彩内心到底如何,且听余三细说曹操是怎样炼成的……

作者:余三

标签:余三曹操三国历史

曹操是怎样炼成的》最热门章节:
1六、真话代价 儿郎如何成丈夫2六、真话代价 他日“吃账”今朝还3六、真话代价 究竟是谁犯了错4六、真话代价 仗义直书难上难5六、真话代价 想说真话何其难6六、真话代价 世间有爱高如山7六、真话代价 落难得遇有缘人8六、真话代价 出门方知事事难9六、真话代价 初闻民间疾苦声10六、真话代价 单身匹马走天涯
更多『传记回忆』类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