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景润 精彩片段:
陈景润--第一章 胪雷之子
天缘
福州,又称榕城,福建的省会。奔腾千里的闽江从这里滚滚入海。亭亭的玉兰,浓荫如泼的榕树,灵秀多姿洋溢着南国浓郁风情的城市建筑,编织出一幅幅韵味隽永的水墨画。
往南出城,15公里处,便是陈景润的故乡胪雷。青砖、乌瓦、麻石街,沿街小店如织。没有榕城的繁华,那终日潮润润的小镇,却如乡情味十足的闽剧,令人一咏三叹。这里背靠绿树蓊郁的胪峰,面临碧波粼粼的乌龙江,故古人有“天马”、“螺穴”之说,认为是风水宝地。实际上,陈氏的祖先并不显赫,史载,大约于西晋永嘉年间从中原逃难入闽,当时穷愁潦倒,流落到这里放鸭为生,又称“鸭母陈”。民间传说不足为证,但饶有趣味。养鸭的陈氏虽则贫苦,心地却十分善良。一天,一位得道高僧路过门前,他疲惫不堪,一副远行倦客的模样,得到了“鸭母陈”的热情招待。于是,高僧被感动了,临行前,指点胪雷,预言必出非凡人才。说完,便飘然而去。“鸭母陈”当然仍是放鸭,但日后的陈氏,确是出了几位名扬四海的中华俊杰。
如今,胪雷的陈氏宗祠,小镇中一幢气势非凡的古建筑,飞檐、吊角、壁立的青砖大墙前,一对端坐的雄狮,昂然屹立。祠内中庭,气宇轩然,依次悬挂着三块大匾,第一块上书:陈氏定理。那是褒扬陈景润的。第二块上书:教育部长。那是纪念民国时期的教育部长、化学博士陈可忠先生的。第三块上书:海军上将。那更是印记着一页页风雷激荡的历史,近现代史上著名的爱国海军名将陈绍宽将军,以他的“一身正气,两袖清风”永存史册。三位陈氏子孙,确是给胪雷带来了无限的骄傲和光荣,以至人们徜徉小镇的街市之中,拭目青砖乌瓦的旧式民宅和别墅式小楼杂陈的风景线,常有恍若走进历史风雨深处的感觉。
陈景润的故居有两处,一处较大的老宅,早已被拆毁,并且盖起新房,无法觅踪了。一处是当街店面式的房子,只有前后二间,大门紧锁着,像一段封存的历史,又像是一个哑谜,任四方来访的人们,独自品味其中的落寞和蕴意。
若论家境,陈景润出生时并不差。他的大伯父曾任中国邮政总局考绩处处长。二伯父是中高级邮政职员,曾任福建省邮政视察室主任。他的父亲,职位最小,只担任一个三等邮政局的局长。他的一家,可称邮政之家。海关、邮政在当时是颇为吃香的。因此,陈景润的父亲并不住胪雷,而是住在福州南台。南国都市夹巷深深,庭院式的楼房,清净、简洁,且焕发着浓郁的书卷气。
不过,少年时代的陈景润,是常去故乡胪雷的。是留恋那绵绵不绝的相思林,还是屋后绿草如茵的一片向阳坡?尽管,他后来远居北京,心里却一直系着故梓。至今,胪雷的乡亲仍然珍藏着陈景润一幅珍贵的遗墨,那是陈景润应故乡之邀,于1995年月日手书的“群力科教兴邦,培育中华英才”。从字里行间可以看出,陈景润因患帕金森氏综合症,手抖得很厉害。此刻,距陈景润去世只有三个多月,或许,这是他留给故梓的最后的嘱托了。
小时候的陈景润并不因为家境优于乡间的普通百姓而有什么特殊,他同样和农家的孩子一起玩,这种从少年时代培育起来的纯朴真挚的感情,一直贯穿在他生命的全程。以至到他去世时,赴京参加悼念活动的胪雷乡亲,皆是极为普通的村民。他的性格内向,是天然的秉赋,而较为优越的家境和良好的教育,则为他内向的性格,提供了最好的庇护。他在家中排行老三,上面有一个哥哥和姐姐,他们喜欢这个不大吭声的弟弟。当时,他们最爱玩的儿童游戏,就是捉迷藏。陈景润爱看书,床头上放了不少他喜欢读的书。游戏当然也是有诱惑力的。不过,陈景润捉迷藏的时候,方式有点特别,他往往拿着一本书,藏在一个别人不易发现的角落或桌子底下,一边津津有味地看书,一边等待别人来“捉”他。看着看着,他忘记了别人,而别人也忘记他了。爱书成癖,书中仿佛有着一个永远也无法穷尽的迷人天地,这种痴迷,深深地影响并改变了他的人生。
兄弟姐妹了解他,久了,也习以为常了。陈景润的父亲有一个特殊的嗜好:养乌龟。他喜欢乌龟的沉默和那非凡的耐性,居然把它们养在房间里。于是,当父亲不在的时候,乌龟便成了孩子们难得的活玩具。儿童是不乏创造性的,陈景润喜欢和他的兄弟姐妹站在乌龟上,可怜的乌龟,本来就爬得很慢,背上驮了这群淘气鬼,更是寸步难行。孩子们就比赛谁站得最久,每当这种比赛,陈景润往往是输的,因为他容易分神,站着站着,就想起枕边那一堆乐趣无穷的书了。他默默地走下乌龟背,宁可认输,也不愿放弃自己那一份萌自内心的爱好。
他当然不会想到以后会去摘取数学皇冠上的明珠,更不会想到因为爱书而走上的攻克科学难关道路须经历九九八十一难。少年时的陈景润,不是丑小鸭,也不是城里大户人家那种养尊处优的公子,而是深深植根在文化气息很浓的福州市郊土地上的一棵质朴无华的小树。离他家数里之遥,是属于闽侯县的尚干镇,背靠雄踞一角的五虎山,明净的陶江从镇前流过,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早期工人运动领袖林祥谦就出生在这里。翻开近代史,辛亥革命时期的著名革命志士林觉民,仿佛正吟诵着慷慨悲壮的《与妻书》,从逶迤的小巷中向你走来。抗战期间的国民政府主席林森先生也诞生于此地。福州地灵人杰,近代出了世界禁毒第一人林则徐,古老的三坊七巷中,依稀仍可寻觅到他那嫉恶如仇伟岸正直的身影。冰心老人的故居在南后街,她属海军世家的后代。起源于洋务运动的中国近代海军的摇篮,是福州马尾的海政学堂。当年,人才济济,福州人更是海军的中坚。和粗犷豪放豁达开朗的北方汉子相比,福州人的气质相对显得坚韧内秀蕴藉含蓄。在这种深厚文化积淀的土壤里生长出陈景润,并非是偶然的。
乡间的纯朴和缤纷,大自然的慷慨和变幻无穷,令小时候的陈景润受益匪浅。他不乏孩童的好奇,很喜欢蜜蜂,这种在乡间司空见惯的小生灵。站在妖媚的阳光下,看蜜蜂繁忙地飞来飞去,嘤嘤嗡嗡,自个儿轻声地歌唱,采花酿蜜,他会感到有无穷的乐趣横溢心中。因此,他觉得看蜜蜂比踩乌龟有趣。虽然,他并不可能领悟蜜蜂自己吃得最少却为人类酿造甜蜜生活的高尚,但天缘中的情有独钟,却使我们深深地感受到,陈景润品格中的崇高之处:一边过着苦行僧式的生活,一边却忘情地创造人类的辉煌——攀登科学的巅峰,与此有着无法割断的联系。
城里孩子的灵秀和见识,乡间孩子的纯朴和勤奋,如此和谐地统一在陈景润的身上。30至40年代,国家衰败,民不聊生,他却有幸接受着比较良好的教育。他在福州仓山上三一小学,这是一所设备比较完善的教会学校。尽管,社会动荡不安,战火绵延不绝,这片外国人聚居的风景胜地,仍是处处浓荫匝地,鸟语花香。他专心致志地读书,神游初识的文林学海,展现出不凡的慧心和悟性,念了二年,便开始跳级。老师喜欢这个默然少语的学生,同学和他接触不多,但并没有歧视他。外面的世界很精彩,他更大的乐趣是在比外部世界更为宽广丰富的心灵中遨游。
天缘如雨,滋润、沐浴着这棵崛起于闽江之滨的栋梁之材。
多味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