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日孤城 精彩片段:
第六十三章 破敌奸计
回雁峰为衡阳城南的制高点,傲然耸立在衡阳城南门口的湘江边上。虽然高不过百仞,东西广约2里,但因相传北雁南来,不再南飞,停留于此度过严寒冬季,开春即行北回;加之其形状犹如一只鸿雁展翅伸足,昂首直颈,腾空欲飞,故此得名。
唐代“衡阳舟子”有“夜吟”诗云:“野鹊滩西一踔孤,月光遥接洞庭湖。堪嗟回雁峰前过,望断家山一字无。”
站在回雁峰上的方先觉心情复杂,自己的家乡早已沦陷于日本鬼子的铁蹄之下,乡关的家书自然是一字无了。然而此时更为急迫想得到的不是家书,而是援军的确切消息。
日复一日,衡阳守军将士们盼望援军的心情日渐迫切。城郊外遥远的枪炮声不时传来,可就是远远近近,有点不着边际,一忽儿由远及近,一忽儿又由近去远,仿佛作迷藏一般。国军官兵们好象被线牵住的麻鸭白鹅似的,拼命地伸长脖子不停地探望,不断地聆听。这些时刻与死神为伴的军人们原本坚强富于韧性,此时也不堪心理重负,枪声近了,就像儿童般欢呼雀跃,兴奋异常,甚至作好了迎接援军的种种准备:鞭炮、礼花、绸带以及少得可怜的烧酒。但随着枪炮声远去,就又沮丧万分,心中充满了失望和酸楚,忧怨交加。一次次期盼,一次次希望,一次次失望,一次次伤感。然而这种复杂的苦涩的盼望,越来越成为身处重围的人们绵延不断的希望和苦中之乐。
“报告方军长,湘江对面之敌,调动频繁,有的正忙着捆扎木版、轮胎,集结渡河器材,似有向我军发动渡江作战的迹象!请指示!”暂编第54师师长饶少伟少将打来电话。
“报告军座,日军有强渡动向,是否要加强沿江一带的防御力量?”第3师师长周庆祥少将也来电报告。
“日军在江东岸增加了重炮部队;其第13师团第65联队及山炮大队也推进到了江东岸……”军不侦察参谋报告。
“我看是敌人的‘声东击西’之计,装着渡河模样,吸引我军加强沿江防御,然后趁机进攻我军薄弱环节。前次的湘江之战的惨败,鬼子应该没有这么快就忘记了!”孙鸣玉参谋长眼中透出不容置疑的光亮。
“是啊,兵贵神速秘密,这么吵吵闹闹的,不是故意做给我们看的!”彭高参赞同道。
“嘿嘿,他娘的,小鬼子跟我们玩起什么兵法来。还嫩了点!”督战官蔡汝霖将军冷笑道。
“孙参谋长,命令各部坚守阵地,严密监视日军动向,特别是注意敌人夜间行动,不可轻举妄动!”方先觉军长果断地命令道。
果然,方先觉以静制动,静观其变的策略有了效果。日本鬼子等了两天,见我军严密防范,无懈可击,其“声东击西”的诡计即告破灭。
然而,日军一计不成,又生一计。
正要松一口气的方先觉又接到葛先才师长报告:鬼子行动异常,有撤退迹象。透过设在回雁峰上的观察望远镜清晰地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