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阅读

近代史上的鸡零狗碎_第六部分 说说重臣 借口的故事

张鸣
随笔杂谈
总共104章(已完结

近代史上的鸡零狗碎 精彩片段:

第六部分 说说重臣

借口的故事

政治人物,做什么都要有借口,或者说提出个主张什么的,没有借口蛮干的,属于什么都不懂的武夫。借口,有的时候属于权力技术,指东打西,指南打北,虚晃一枪,发现的时候,血窟窿已经在了。有的时候,其实仅仅是为自己的行为开脱,盖上一层纱布,薄薄的遮上点就得,因为旁边的人,就是看见了什么,也不敢说。

历史最有名借口的故事,发生在唐朝的“名相”娄师德身上。此人在历史上,是出了名的好脾气,他在朝中做宰相,兄弟外放地方官,临别送行,劝弟弟千万制怒,别惹事。弟弟也知趣,回答说,人家把吐沫啐在我脸上,我也不生气,拿手抹去就是。娄师德说,不行,你拿手抹去,人家啐的人能高兴吗?正确的做法是等着吐沫自己干。就这样,我们的娄大人发明了一个成语——唾面自干。让后辈马屁精们,享用不尽。

娄大人对自家兄弟高标准严要求,但处理政务,却是个可人,特别通情达理。他所处的,是一个女皇帝当政的年月,主子特难伺候。武则天一改李家王朝崇尚道教的传统,死活喜欢上了佛教,不仅大修佛寺,广印释典,最后干脆爱屋及乌,把清俊的小和尚拉进宫来,做自己的面首,大家一起快活。快活可是快活,小和尚色戒开了,杀戒却还坚持着,不仅自家坚持着,而且运动女皇帝在全国禁止屠宰。禁屠令一出,举国哗然,要中国人不杀猪宰羊,怎么吃肉?这大概跟要中国人命差不多。不过,哗然归哗然,皇帝的命令还得执行,只是执行过程中,上上下下,所行与所说,多了些许周折,娄师德下去视察工作,也免不了。

宰相出行,尽管听说娄相脾气好,但地方官也不敢怠慢,好酒好菜必须上。宾主坐好,管弦横吹,第一道菜上来了,是烤全羊。厨子出来说明,这个羊不是我们杀的,是豺给咬死的。于是大家放心开吃。过了一会儿,第二道菜上来了,是红烧鱼。厨子又出来说明:这鱼也是豺咬死的。娄师德说,不是吧,应该是水獭咬死的。大家一片欢呼,还是领导高明,于是,鱼也下肚了。鱼也好,羊也好,当然都是地方官让厨子准备下的,肯定不会赶那么巧,豺专门赶来咬死了羊,自己不吃,留着给娄大人。又像娄大人修正的那样,水獭专门咬死了鱼,献上来凑趣。

借口就是借口,官老爷做事,总是需要借口,虽然当事的人心知肚明,却一般没有人会如此不识趣,出来说破。不过,凡是借口,必须能说得通,因此豺咬杀的鱼,必须变成獭咬杀的,因为,最后大家要一起骗皇帝,应付检查,不会水的豺,突然变成了捕鱼能手,逻辑上说不通,所以,必须修正。只是现在的人们再干这种事的时候,早就由秘书和有关人员把借口编圆了,用不着劳动领导的大驾亲自出马。进化论的道理,就是好,时代毕竟在进步,当年的借口,还只是在跟法令绕弯子上做文章,现在的借口,不仅让法律法令都自己见了鬼,而且往往极其堂皇,极其正大。明明在违法,却好像是严格执法,明明在牟利,却好像是在奉献,明明是在越规,却好像是在禁欲。不明里就的人,如果不被感动得掉眼泪,多半是有些麻木。可惜,现在的借口出台得实在是过于频繁了,一个两个又三个,什么把戏演多了,观众也就有了审美疲劳,加上回去一算账,往往感觉自己亏了,所以也就不信了。只是,跟当年的借口一样,操作者只要把上级糊弄住了就行,至于做饭烧火和看着吃的人,尽管知道内情,又能怎样呢?就像许许多多的涨价听证会似的,大家都知道听证是假的,假得甚至有点过火,但只要开过了,给上面一个交代,然后该干什么干什么,谁又能挡得住?

作品简介:

军阀之脸谱,武夫之性格,文人之脾气,皇宫之隐秘,女人之别样,重臣之分量,张鸣品人,勾勒晚清至民初之人物群像图。

从出人意料的武夫张作霖,到开涮警察的文人章太炎;从黑社会讨公道,到双面艺人谋生;从妓女救国,到弱势记者。鸡零狗碎,有温度的近代史。一〇三篇精华之作,勾勒晚清至民初历史人物群像图。

作者从五年来大量的历史文化随笔中择选一〇三篇精华之作,集中体现其对各类人物的独到观点,突显张鸣式说史之魅力。

作者:张鸣

标签:张鸣近代史上的鸡零狗碎随笔历史近代史

近代史上的鸡零狗碎》最热门章节:
1第三部分 文人的脾气 因“病”而囚的章太炎2第三部分 文人的脾气 新时代的旧式拜师礼3第三部分 文人的脾气 留辫子的大师4第三部分 文人的脾气 名士与老妈子之间不得不说的事5第三部分 文人的脾气 文甘草的故事6第三部分 文人的脾气 文人打手的故事7第三部分 文人的脾气 吴稚晖两次“冤”的际遇8第三部分 文人的脾气 上了梁山的《苏报》9第三部分 文人的脾气 文人的舌头10第三部分 文人的脾气 别把诗人的话当真
更多『随笔杂谈』类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