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阅读

思想的星空_第六辑 精神寻找形式 现代人与福音——解读旺忘望的新作

周国平
随笔杂谈
总共102章(已完结

思想的星空 精彩片段:

第六辑 精神寻找形式

现代人与福音——解读旺忘望的新作

1

现代人有爱吗?现代人有信吗?有的——

一颗鲜红的心,一张崭新的美钞,一枚别针把它们串联在了一起。标题:现代人的爱与信。

那枚别针也是崭新的,它刺穿了那张美钞,然后刺穿了那颗心。我想到了针眼,美钞上的针眼和心上的针眼,美钞紧贴着心,两个针眼几乎是重合的。我还想到了耶稣的话:“富人要进入天国,比骆驼穿过针眼还困难。”

那颗心会痛吗?会流血吗?我料想不会,因为那颗心一定是假的,是广告和卡通上常见的那种形态。而且,一颗真的心,一颗只会被邱比特的箭射中的心,它怎么能让自己为了一张美钞而被一枚普通的别针刺穿呢?

可是,我看到,分明有一滴鲜血从针眼里沁了出来。那么,这应该是一颗真的心了。那么,对于它来说,和美钞钉在一起就不是纯然的享受,同时也是一种痛苦、一种刑罚了。从这一滴鲜血中,我看到了现代人的希望。

也许,人们还会发现,与基督被钉在十字架上相比,一颗心被钉在美钞上不但是一种刑罚,更是一种耻辱。

2

在西斯廷小教堂的天蓬组画中,有一幅名画:《亚当的创造》。画面上,左边是亚当,右边是上帝,他们各伸出一只手。亚当的手臂轻放在膝盖上,指头是松弛的。上帝的手臂有力地伸向前,一根食指正在最大限度地向亚当的手靠近。这是创世记中的精彩时刻,神圣的生命从上帝的指尖流向人的尘土之躯。

现在,米开朗琪罗的这一对著名的手在一个简洁然而奇特的场景中再现了。我的眼前出现两台电脑,亚当的手从左边的电脑中伸出,上帝的手从右边的电脑中伸出,两只手仍保持着当初最大限度接近的状态。

标题:比特时代人与神的交接。

对于这幅画的含义,人们可以作不同的解释。譬如,你可以说,在因特网时代,人与神的交接方式发生了根本变化。既然人与人之间能够在网上联络、聊天乃至恋爱,人与神之间有何不能呢?我们确实看到,教堂、佛庙、清真寺都纷纷建立了自己的网站,进行网上传教。也许有一天,只要打开电脑,任何人都可以立即进入虚拟的天国,品尝永生的滋味。事实上,设计这样的软件决非难事。

然而,我宁愿作别种理解。我盯视得越久,越感觉到上帝那一只伸出的手具有一种焦急的姿势。聪明的人类啊,不要被你们自己制造的一切精巧的小物件蒙蔽了,忘记了你们的生命从何而来,缘何神圣。世代交替,万物皆逝,电脑是暂时的,一切都是暂时的,惟有那个时刻是永恒的,就是上帝的手向亚当的手接近的时刻。这个时刻从来不曾结束,尤其在今天,上帝的手格外焦急地向人伸来,因为他发现亚当的生命从未像今天这样脆弱和平庸,但愿网虫亚当先生能够幡然醒悟。

作品简介:

最优美的哲学与最睿智的美文,二十余年畅销不衰,滋养数代年轻心灵。

大学校园里一直流传着“男生不可不读王小波,女生不可不读周国平”之说,周国平的散文以情理并茂、哲理和诗情交融著称,二十余年来长销不衰,滋养了数代年轻人的心灵。这一套《周国平散文经典》精选了作者最优秀的散文作品,按照主题分为四卷,周国平称其为“历年来编选得最好的”版本。

我的写作之路与我的心灵之路是相当统一的,基本上反映了我在困惑中寻求觉悟和走向超脱的历程。我原是一个易感的人,容易为情所困,跳不出来。我又是一个天性悲观的人,从小就想死亡的问题,容易看破红尘。因此,我面临双重的危险,既可能毁于色,也可能堕入空。我的一生实际上都是在与这两种危险作斗争,在色与空之间寻找一个安全的中间地带。

作者:周国平

标签:周国平思想的星空随笔散文哲学思想

思想的星空》最热门章节:
1第五辑 我的写作观 写作与心灵生活2第五辑 我的写作观 要有追求,但不要强求——答黑龙江《生活报》记者问3第五辑 我的写作观 我需要回到我自己4第五辑 我的写作观 自由的写作心态——《人与永恒》香港版自序5第五辑 我的写作观 美文而且哲理?——《周国平哲理美文》自序6第五辑 我的写作观 没有人是专门写散文的——《周国平散文》自序7第五辑 我的写作观 关注人生的哲学之路8第五辑 我的写作观 答《时代青年》杂志9第五辑 我的写作观 写作·童心·气质——答《婚姻与家庭》杂志读者问10第五辑 我的写作观 一次采访的摘录
更多『随笔杂谈』类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