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阅读

生命的品质_第六辑 时代的反思 纪实类刊物切忌侵权和造假

周国平
随笔杂谈
总共103章(已完结

生命的品质 精彩片段:

第六辑 时代的反思

纪实类刊物切忌侵权和造假

中国作家协会向某杂志社发出维权通告,指出该杂志刊登的有关毕淑敏、周国平、史铁生的三篇文章侵犯了这三位作家的合法权益,要求杂志社公开致歉,承诺不再发生类似事件。这是中国作协首次以发公告的方式采取的维护作家权益的行动。

据我分析,通告指出的三篇涉嫌侵权的文章有以下共同点:一、发表之前,杂志社向相关作家表示了采访或组稿的愿望,均未被接受或遭明确拒绝;二、文章的内容真假混杂,真的部分从相关作家的作品中摘取,进行改编和嫁接,严重侵犯了其著作权;三、假的部分则纯属虚构和臆造,为了取得所谓“感人”效果,情节和语言往往矫情肉麻,侵犯了相关作家及亲属的名誉权。

有关我和史铁生的两篇文章刊登在同一期杂志上,发现这一情况后,我和史铁生即在我的新浪博客上发表声明,表明了我们的严正立场。很快,网友大量留言和评论,大多是对该杂志的善意而尖锐的批评,并列数了其近期因名誉侵权被诉的诸多案例,受害者包括各界名流和普通人。我本人认为,公众的批评和中国作协的通告是一个契机,该杂志社应该由此进行认真的反省,是到端正办刊品德和方针的时候了。

该杂志在中国有巨大的发行量,正因为如此,就更要自重和自律。一本纪实类的期刊,真实是第一品德。纪实作品也可以讲究文学性,但这是指好的文风,不是指可以像写小说那样虚构,而拙劣的虚构也绝不是文学性。真实有赖于正确的办刊方针,倘若一味强调所谓“催人泪下”、“曲折感人”,索要所谓“震撼人心的涉情案例”、“浓烈的婚恋故事”,用高价收购此类稿子,排斥不符合此要求的稿子,甚至淘汰不肯这么做的编辑,那么,实际的结果就必然是诱导和助长胡编乱造。这种做法对于被报道的当事人是侵权,对于读者是欺骗,对于社会的精神生态是败坏。事实上,这类胡编乱造的煽情故事不但趣味低俗,而且内容贫乏,往往貌似云谲波诡,实则千篇一律,毫无精神营养。

现在国内颇多刊物为了吸引眼球,争夺市场,便瞄准情感题材,热衷于编写或转载此类纪实文章。情感题材当然可以登,但起码的要求是尊重相关的当事人,一是征得其同意,二是内容须真实。纪实类刊物切忌侵权和造假,这本是不言而喻的道理,但愿从此成为行规和共识。

2009.7

作品简介:

生命原本是单纯的,可是人却活得越来越复杂了。许多时候,我们不是作为生命在活,而是作为欲望、野心、身份、称谓在活,不是为了生命在活,而是为了财富、权力、地位、名声在活。

在一定意义上,人生觉悟就在于透过这些社会堆积物去发现你的自然的生命,又透过肉身生命去发现你的内在的生命,灵魂一旦敞亮,你的全部人生就有了明灯和方向。

在这个浮躁的时代,让生命回归单纯,活出生命的品质。

作者:周国平

标签:周国平生命的品质杂文随笔哲学

生命的品质》最热门章节:
1第十一辑 宋人弦歌 闹灯2第十一辑 宋人弦歌 序:唯美的欢娱3第十辑 心灵的桥梁 不安和感激——《宝贝,宝贝》新书发布会的感想4第十辑 心灵的桥梁 哲学与艺术的对话——《花非花》序5第十辑 心灵的桥梁 爱的五重奏——《爱的五重奏》序6第十辑 心灵的桥梁 诚实和超脱——《岁月与性情》二版序7第十辑 心灵的桥梁 闲情的分量——《闲情的分量》自序8第十辑 心灵的桥梁 保存原生态的历史——任丘电视台和广播台二十年获奖作品集序言9第十辑 心灵的桥梁 书店是他的教堂——为杨一开办重庆经典书店十周年写10第十辑 心灵的桥梁 一个老朋友的祝贺
更多『随笔杂谈』类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