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阅读

生命的品质_第七辑 我们都是幸存者 爱国的平常心——答《父母》杂志

周国平
随笔杂谈
总共103章(已完结

生命的品质 精彩片段:

第七辑 我们都是幸存者

爱国的平常心——答《父母》杂志

1.您认为,我们几千年文化中最值得传承的是什么?

儒家思想中,我最赞赏的是对个人道德修养和操守的重视,把自我完善看作人生最高目标。做一个好人,这本身就是价值,就是目的,至于别人是否知道,会不会表扬你,在社会上能否得到好报,都不重要。另外,儒家看重家庭和亲情,如果剔除了宗法等级观念,在现代生活中也能起好作用。道家思想中,我最赞赏的是对个人精神自由的重视,把自我实现看作人生最高目标。人活在世上,要超脱功利和习俗,活出自己的真性情。在现在这个急功近利的社会里,这尤其可贵。

2.您认为孩子最应该知道的关于中国的概念是什么?

一个我们祖祖辈辈繁衍和生长的地方,一个生我养我的地方。无论走到哪里,我的身体里总是流着中国人的血。无论到什么时候,我的子子孙孙的身体里永远流着中国人的血。总之,是民族的概念,血缘的概念。这是最本质的东西,制度会变,意识形态会变,这个东西不会变。

3.您认为孩子最需要知道的历史人物和事件有哪些?(5个以内就好)

孔子(中国主流文化传统的奠基人)、庄子(中国最智慧的哲学家)、秦始皇(中国历史上影响最深远的政治家)、玄奘(中国最认真的学者和信仰者)、苏轼(中国最有才情、最可爱的文学家)。

4.您会通过什么样的方式让自己的孩子了解中国?

阅读和旅行。根据年龄和理解力,推荐合适的古典作品,不让她背诵,而是与她讨论和交流。假期带她去旅游,多走一些地方,不必名山大川,国界之内哪里不是中国。

5.在日益全球化的今天,强调爱国的意义是什么?

要有平常心,我认为不必刻意强调爱国。过去我们在大国心态和弱国心态的双重支配下,自大又自卑,排外又媚外,出尽了洋相,也吃够了苦头。今天仍有相当多的青年,一面高喊过激的爱国口号,一面费尽力气要出国定居,这应该怪不当的引导。做人要自爱自尊,作为民族也如此,而自大和自卑都是自尊的反面。两极相通,狭隘民族主义是很容易变成民族虚无主义的。正是在日益全球化的今天,我们更应该也更有条件用全球的、人类的眼光来看中国,更好地辨别中国文化的精华和糟粕,认识中国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从而建设一个更伟大的中国。在我看来,这才是真正的爱国。

2008.9

作品简介:

生命原本是单纯的,可是人却活得越来越复杂了。许多时候,我们不是作为生命在活,而是作为欲望、野心、身份、称谓在活,不是为了生命在活,而是为了财富、权力、地位、名声在活。

在一定意义上,人生觉悟就在于透过这些社会堆积物去发现你的自然的生命,又透过肉身生命去发现你的内在的生命,灵魂一旦敞亮,你的全部人生就有了明灯和方向。

在这个浮躁的时代,让生命回归单纯,活出生命的品质。

作者:周国平

标签:周国平生命的品质杂文随笔哲学

生命的品质》最热门章节:
1第四辑 幸福的醒客 写作上的从小见大2第四辑 幸福的醒客 文学新人:“这一个”,而不是“下一个”——在“THE NEXT-文学之新”全国新人选拔赛新闻发布会上的发言3第四辑 幸福的醒客 真文学是非职业的——在2010年文学走进大学校园活动启动仪式上的发言4第四辑 幸福的醒客 我的好书观5第四辑 幸福的醒客 幸福的醒客6第四辑 幸福的醒客 让经典成为通识——“社科经典轻松读”系列图书总序7第三辑 为教育把脉 如果我是语文教师8第三辑 为教育把脉 书中的育儿世界9第三辑 为教育把脉 创造力的来源——答《父母》杂志问10第三辑 为教育把脉 恢复常识和记忆——读陈丹青《退步集》
更多『随笔杂谈』类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