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阅读

生命的品质_第一辑 生命的内在意义 我更愿意是我自己——答《青年心理》杂志

周国平
随笔杂谈
总共103章(已完结

生命的品质 精彩片段:

第一辑 生命的内在意义

我更愿意是我自己——答《青年心理》杂志

1.你怎样形容自己的性格?

恰好二十年前,《中国青年》杂志做过类似的采访,对于同样的问题,我是这样回答的:“敏感,忧郁,怕羞。拙于言谈,疏于功名。不通世故,不善社交。”如此等等。现在再看,觉得仍基本准确。但也有变化,现在不像当年那样敏感和忧郁了,似乎已趋于坚韧和达观。当然,这可以是成熟,也可以是衰老,我姑且当作是前者吧。

我认为,人的基本性格是难以改变的,也不必刻意改变。性格本身无所谓好坏,关键在于正确地使用,使之产生好的结果。比如说,我不善社交,也就不去社交场折腾了,反倒为自己赢得了宁静的心境和独处的时间。

2.你最喜欢哪个童话故事?为什么?

圣-埃克苏佩里的《小王子》。在成人的功利世界里,我常常感到孤独,而这时候孩子便是我的救星。我觉得和孩子非常好沟通,没有任何障碍。在这篇童话中,我读出了作者同样的心情,并且他做了最有力的表达。

3.做什么事会让你感觉最舒适最享受?

读一本好书。与一个好女人相爱。和自己的孩儿疯玩傻乐。

4.你对自己最满意和最不满意的是什么?

最满意的是,我在做自己喜欢做的工作,和自己喜欢的人一起生活。最不满意的是,我不善于拒绝,有时候仍会因为情面而做自己并不喜欢做的事情。

5.近一段时间,让你感到最快乐的是什么事?

停下了一切工作,无所事事。

6.如果真的有可以让时光倒流的时间机器,你希望回到什么时候?为什么?

古希腊是人类健康生命和高贵心灵的乐园,唐宋是中国文人的黄金时代,都很值得去游历一番。但是,我不想在那里定居。我投生在今天这个时代,因此成为了这个时代的产物。设想我是别的时代的人,就等于设想我不是我,而这又等于设想我不存在。

作品简介:

生命原本是单纯的,可是人却活得越来越复杂了。许多时候,我们不是作为生命在活,而是作为欲望、野心、身份、称谓在活,不是为了生命在活,而是为了财富、权力、地位、名声在活。

在一定意义上,人生觉悟就在于透过这些社会堆积物去发现你的自然的生命,又透过肉身生命去发现你的内在的生命,灵魂一旦敞亮,你的全部人生就有了明灯和方向。

在这个浮躁的时代,让生命回归单纯,活出生命的品质。

作者:周国平

标签:周国平生命的品质杂文随笔哲学

生命的品质》最热门章节:
1第四辑 幸福的醒客 写作上的从小见大2第四辑 幸福的醒客 文学新人:“这一个”,而不是“下一个”——在“THE NEXT-文学之新”全国新人选拔赛新闻发布会上的发言3第四辑 幸福的醒客 真文学是非职业的——在2010年文学走进大学校园活动启动仪式上的发言4第四辑 幸福的醒客 我的好书观5第四辑 幸福的醒客 幸福的醒客6第四辑 幸福的醒客 让经典成为通识——“社科经典轻松读”系列图书总序7第三辑 为教育把脉 如果我是语文教师8第三辑 为教育把脉 书中的育儿世界9第三辑 为教育把脉 创造力的来源——答《父母》杂志问10第三辑 为教育把脉 恢复常识和记忆——读陈丹青《退步集》
更多『随笔杂谈』类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