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阅读

晚清帝国风云2·湘军崛起_第三章 用时间来熬 定时炸弹

关河五十州
历史小说
总共121章(已完结

晚清帝国风云2·湘军崛起 精彩片段:

第三章 用时间来熬

定时炸弹

当洪秀全赋予杨萧“天父天兄代言人”的地位时,他不知道,自己已经埋下了一颗随时会引爆的定时炸弹。

当然,一开始洪秀全尝到的都是甜头。在太平天国起事之初,一遇到险境和过不去的坎,杨秀清就以天父的名义出来激励士气,而一听到天父发话,教徒及太平军将士无不豁出性命去打,杨秀清在军中的声望和权威也由此与日俱增。

洪秀全长于宗教(当然特指他所创的宗教),短于军政,很多方面都是因人成事。早期发展会众,靠的是冯云山,后期指挥作战,依赖的是杨秀清。依赖惯了,洪秀全也就索性一懒到底,将所有军政要务均交由杨秀清一手办理。

随着时间的延续,翅膀长硬了的东王逐渐凌驾于众人之上。

古时官员出行要坐所谓八抬大轿,也就是八个人抬的轿子,最多的是十六抬大轿,雇十六人抬。杨秀清坐的是三十二抬大轿,要么不出行,一出行便是前呼后拥,鼓乐齐鸣,光随从便有千人,俨然是一支行军部队。

与派头一道上去的是架子。当初洪秀全、冯云山、杨秀清、萧朝贵、韦昌辉、石达开曾结为异姓兄弟,因凭空弄了一个耶稣做上帝的大儿子,洪秀全便称为老二,依次老三、老四这么排下来,到石达开排老七。六人歃血为盟,今后要有福同享,有难同当。

“有难同当”是实践了,老三冯云山和老五萧朝贵还死在了创业途中,只是“有福同享”出了问题,到享福的时候,杨秀清率先变脸,韦昌辉和石达开在他眼里,不是什么王侯或一同出道的兄弟,而压根儿就是他帐下的两员部将。

石达开的日子还好过一些,毕竟常在前线,可以名正言顺地避开杨秀清,而且他的能力和战绩在那里摆着,打仗少不了他。与之相比,韦昌辉则要难过得多。

在以大老粗为主的太平军将领中,韦昌辉还算是个读书人,与洪秀全、冯云山、石达开基本处于一个档次,因此在冯云山、萧朝贵死后,就很少外出率兵打仗,而是“常居中枢”,犹如宰相一样在天京处理日常事务。韦昌辉一度权力很大,太平天国官员的证书,正面盖东王杨秀清的大印,骑缝处必盖他北王韦昌辉的一半印章。遇到有政事汇报,起初也先要禀报韦昌辉,他觉得可以实行,再报杨秀清,然后转奏洪秀全核准通过。

时间一长,韦昌辉便受到了杨秀清的猜忌,不仅权力被越分越少,立功受奖基本没他的份儿,而且动辄得咎,有一次还被不分青红皂白地摁倒在地,打了几百下屁股,最后站不起来,只好让人抬着回家。

韦昌辉不是普通将领,众目睽睽之下挨如此重责,痛尚在其处,羞辱更折磨人。可是俗话说得好,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兄弟早成过去式,要斗的话,又不是对手,余下便只有曲意逢迎一途了。

知道杨秀清大字不识几个,也不喜欢读书人,韦昌辉每次见到杨秀清,都要说自个“肚肠嫩”,见识浅,总之是变着法作践自己,以讨好对方。

可就这么低姿态,杨秀清也没打算饶过他。韦昌辉的一个族兄因为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得罪了杨秀清,先是遭到鞭打,接着竟然被处以五马分尸的酷刑。

作品简介:

晚清帝国风云系列,是关河五十州近代历史写作的重磅作品。本系列参阅了国内外丰富的史料,运用多重的观察视角,深入地理解当时历史现场各方的立场,和他们真实人性底色和认知逻辑,试图重新梳理近代史发展脉络,再现一个真实可感的晩清,解读历史的多样可能性。

晚清乱世,在中国命运正值日落西山、清政府几乎难以为继的时候,湘军集团横空出世,几乎成了清廷唯一可以倚仗的力量。晚清朝廷也因此得以苟延残喘。而湘军集团也几乎囊括了那个时代清帝国最顶尖的人才——胡林翼、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无一不是可以独当大局的救世能臣。

本书基于丰富的史料,以全新的视角来讲述湘军崛起的历史,用生动的语言来揭开湘军“越挫越勇、屡败屡战”的彪悍人生,并对湘军集团独特的组织架构、军队勇猛的战斗风格及独特的训练方法、募兵制度,以及湘军领袖的个人性格、才能与相互关系,也有着非常生动到位的评价。

“历史成就了湘军,湘军改变了历史”。正当湘军与太平军战况正烈之时,英、法在美国、俄国的支持下联合发动了新的侵华战争……

作者:关河五十州

标签:关河五十州晚清帝国风云湘军崛起历史清朝晚清

晚清帝国风云2·湘军崛起》最热门章节:
1第六章 零丁洋泊叹无家 水火不容2第六章 零丁洋泊叹无家 新一代3第六章 零丁洋泊叹无家 接力棒4第六章 零丁洋泊叹无家 人才蓄水池5第五章 妙计究竟妙在哪里 右眼跳,贵人来6第五章 妙计究竟妙在哪里 夫人外交7第五章 妙计究竟妙在哪里 世故这东西8第五章 妙计究竟妙在哪里 另一种搭配9第五章 妙计究竟妙在哪里 十二罪状10第五章 妙计究竟妙在哪里 顾全大局
更多『历史小说』类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