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帝国风云2·湘军崛起 精彩片段:
第四章 时间真是一把杀猪刀
迷惑阵
义军在失去补给后,只得割稗子为食。稗子的样子很像稻谷,但它实际上是一种杂草,一般只能做饲料。不过在过去的很多南方地区,都会做稗子饼,方法是把稗子晒干,炒熟研成粉,煎炸后亦可食用。
稗子的好处是生命力和适应性强,在罗镜山区,漫山遍野到处都是。叶名琛察觉义军在割稗子,立即雇民工进行收割。
最后一点系以维生的粮草也在断绝,在义军军营中开始出现不安情绪,凌十八不得不准备突围。叶名琛不会像向荣那样傻乎乎地搞什么“网开一面”,见时机成熟,即决定抢在对方逃逸之前发起进攻。
凌十八并不为此感到特别突兀。叶名琛来罗境不是为了打酱油,休整好了自然还是要打仗。起初他还如临大敌,但双方鼓捣了一个多星期,却发现叶名琛不过是前任的翻版,雷声大雨点小,也就不太当一回事了。
他没有想到,叶名琛的这类进攻全是佯攻,为的就是在总攻发起前给他制造迷魂阵。
叶名琛已经为总攻配好了人手。鉴于在罗镜苦战一年的前线部队已经疲惫不堪,叶名琛把用于封锁粤桂边境的六百精兵调回了罗镜。这是一个颇有些冒险的举动,因为假如凌十八能突出罗镜,就很可能再次潜入广西,并与声势日隆的太平军会合。
叶名琛的考虑是,罗镜距离省境较近,到时一旦有事,回救还来得及。同时他又调来佛山雇勇一千五百多人,全部作为总攻中的生力军。
在很大程度上,将比兵更重要。随军征战的镇总兵福兴,是一个与塔齐布相仿的满人勇将。叶名琛就用徐广缙教的办法,对福兴加以重用,除任命其为前敌总指挥外,还与他一起研究总攻中的每一个方案和步骤。
1852年7月28日,总攻如期举行。总攻发起前,福兴集中了所有火炮,将罗镜的堡垒尽可能予以摧毁,另外又以赦免死罪为条件,让原先被捉住的细作当向导,以防止从各个方向进击的部队迷失方向。
得到叶名琛器重的福兴格外卖力,冲锋时身先士卒。在战场上,他曾折断肋骨,口吐鲜血,然而二话不说,爬起来就继续冲。第二天,福兴率部攻破义军大营,凌十八战死(一说为跳井自杀)。
罗境之役意义非凡。凌十八扎营罗境时,就已拥有一万人马,而太平军最初也不过三万人,更主要的是,他们都源自拜上帝会,战斗力几乎一样强,且能相互呼应。
咸丰对此十分忧虑,认为凌十八一日不除,对太平军就是强有力的支援,阻击太平军将变得愈加棘手。因此当罗境大捷的奏报抵京时,咸丰心里的一块石头也就落了地,当即升任叶名琛署理两广总督。
叶名琛在粤西得手后,并没有马上班师回广州,而是马不停蹄地去了粤北,因为粤北又有了新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