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阅读

晚清帝国风云1·鸦片战争_第七章 当亡不当亡 看谁先着急

关河五十州
历史小说
总共119章(已完结

晚清帝国风云1·鸦片战争 精彩片段:

第七章 当亡不当亡

看谁先着急

和以前一样,僧格林沁始终守着不动,攻打太平军最起劲的是胜保。

尽管总也追不上太平军,但胜保真的是用上了吃奶的劲儿。为了做到轻装追击,他甚至放弃了后勤辎重,能扔的全扔了。太平军在前,打下一座城即掠夺一空,跟在后面的胜保什么都捞不着。当他的部队在静海城外驻扎时,附近村庄不是被水淹没,就是被太平军扫荡,十室九空,就算胜保想打劫都不可能,因此人马整整断了三天粮。

即使这样,胜保仍不甘心像僧格林沁一样守着不动,他要立功。已经被降了两级,得表现啊,要不然,咸丰随时可能把他一脚踢掉,将战场的指挥权完全委任于僧格林沁。

僧格林沁这位皇亲国戚老是不动弹,十有八九是胆小怕死,对我而言正是机会,你不上,我上。胜保频频实施围攻,并从天津搬来巨型大炮对太平军所据木城进行轰击,但始终无法取得进展。一不留神,他还被太平军打了一次反击,随营效力的谢子澄即死于此役。

谢子澄之死,已令胜保“仰天跌足,痛愤填胸”,但最让他无法接受的,还是满洲骑兵的拙劣表现。这些满洲骑兵都是刚刚从黑龙江和吉林调来的,在历史上,满洲骑兵相当厉害,明末时更有“满万不可敌”的说法,当时明军能与之勉强较量一下的,也只有吴三桂的关宁铁骑。

可是现在的满洲骑兵却让同为满洲旗人的胜保都生出了目不忍睹之感。所谓的关外精锐们,在见到太平军时,全都抖得跟只见到猫的老鼠一样,不是一触即溃,就是望风而逃,身上全无一点战士应有的血性之气。

就在谢子澄战死的那天,谢子澄的身后本有数百满洲骑兵,但一直观望不前,也不上来配合作战,当太平军冲过来时,这帮人竟轰的一声,散了个干净。这里面,有来不及逃掉,然后乖乖下马,跪着挨太平军刀的,有跑得把战马、兵器、鞋子、衣服都丢掉,只得沿路讨饭做乞丐的。总之,穷形尽相,要多难看有多难看。

胜保愤恨不已,他拔出咸丰赐的神雀刀,一连砍翻了好些畏缩不前的士兵,但这仍不能改变满洲骑兵的萎靡不振之状,面对敌人,他们自己就像待宰的羔羊一样。

胜保发出悲叹之声,他实在想不通曾经声名赫赫的满洲八旗军队,怎么会如此“气懦胆怯”。

仗又打输了,胜保连降四级,窝囊到了家。

要说老练,还得说是僧格林沁。他的固守不出,不是毫无作为,而是出于既定战略。

僧格林沁已经意识到,太平军的最大特长,在于其流动性和灵活性非常强,一旦动起来,你跟在后面是玩不过的,只有把它围堵在一个固定地方,才会有战而胜之的机会和希望。

来到天津附近后,僧格林沁没有像胜保那样急于求战,而是埋首建造营垒,尽可能堵死太平军向外突围的每一条通道。与此同时,他一直派出探马对太平军的动静进行侦察。探马回来报告,称不时有太平军化装成难民、乞丐甚至是官军,偷偷地潜出木城,而且这些人随身都有一只小布袋,里面装的是做干粮的面饼,看样子“急思他窜”,是想借机突围了。

作品简介:

晚清帝国风云系列,是关河五十州近代历史写作的重磅作品。本系列参阅了国内外丰富的史料,运用多重的观察视角,深入地理解当时历史现场各方的立场,和他们真实人性底色和认知逻辑,试图重新梳理近代史发展脉络,再现一个真实可感的晩清,解读历史的多样可能性。

晚清时期,长于守成的道光帝遇到了传统中国帝王从未有过的挑战——鸦片战争。它将传统中国社会坚实外壳敲出了裂痕,这一危机,让整个大清帝国疲于应付,进退失据。就在鸦片战争告一段落的时候,噩耗却再次传来——广西出事了……

本书以嘉庆朝“林清之变”为引子,从道光皇帝的登基讲起,通过对江河日下的清帝国诸多弊端情状的解读,以及形形色色的人物的性格撞击与矛盾冲突的多视角展示,揭开鸦片战争这一历史大幕背后的种种秘辛,从多个方面解读鸦片战争爆发及中国失败的原因,以及与外部英帝国之间的碰撞、试探、冲突和博弈的诸多历史细节。

作者:关河五十州

标签:关河五十州晚清帝国风云鸦片战争历史清朝晚清

晚清帝国风云1·鸦片战争》最热门章节:
1第五章 无比沉重的担子 星斗南2第五章 无比沉重的担子 光荣的囚徒3第五章 无比沉重的担子 广西出事了4第五章 无比沉重的担子 工作狂5第五章 无比沉重的担子 交班6第五章 无比沉重的担子 立储7第五章 无比沉重的担子 选谁不选谁8第五章 无比沉重的担子 最后一根稻草9第五章 无比沉重的担子 来自京城的圣旨10第五章 无比沉重的担子 十万长城
更多『历史小说』类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