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阅读

晚清帝国风云1·鸦片战争_第三章 一叶而知秋 惊叹号

关河五十州
历史小说
总共119章(已完结

晚清帝国风云1·鸦片战争 精彩片段:

第三章 一叶而知秋

惊叹号

在乍浦,英军所过之处,几乎每一所房子都会向他们射击,而当人们抵御不住时,这些旗人家庭就出现了全家自杀的惨烈场面。一时间,自杀者的尸体甚至把乍浦河水都给堵住了。

乍浦之战,英军伤亡64人,其中还包括一名官居陆军中校的高级指挥官,为鸦片战争以来所未有,这给参战的英军官兵留下了一个大大的惊叹号。

这个惊叹号到镇江之战时达到了顶峰。

1842年7月21日,英军进攻镇江。与以往中国军队一般都占有数量优势不同,在镇江一战中,双方的数量优势已经易位,攻方超过了守方。

远道赶来参加扬子江战役的英国援军终于到齐了。为了关键性的这一战,印度政府倾其所有,能派的都派过来了,英军的海陆军总数达到两万,其中陆军在一万两千以上,配有炮兵、工兵等特种部队,兵力如此之强,在英国的海外殖民史上甚为罕见。

在发现英军的企图后,牛鉴也已向镇江城外紧急调拨了增援部队,其中有四川兵、湖北兵、江西兵、河南兵近三千人,但在实战中,所有这些绿营军队几乎都只能打打酱油,真正起作用的还是驻守城内的八旗兵。

和乍浦一样,镇江也是八旗驻防区,领军之人为老将海龄。在历史上,海龄是一个毁誉参半的人。老头很倔,几乎跟哪个上司都搞不好关系,这使得他老是被降职,降的比升的还快。他本来已经是总兵,不知为什么被同为旗人的琦善参了一本,一下子连降两级,被送到新疆改造去了。

道光怜惜他是个人才,又把他调回来,让其出任京口副都统,并且还亲自写谕旨给他,劝他改改脾气。可海龄依然故我,没多长时间又跟初来江南的牛鉴干上了,于是第二次被参。

这次他的运气不错,前方军事紧张,正值用人之际,所以虽然降了两级,但被给予留任察看的处分,没有一把年纪灰头土脸地再赴新疆。

作为一个思想保守的八旗军官,海龄有满洲为尊的倾向,性格上也暴躁轻率。在英军兵临镇江城下时,他曾下令关闭城门,镇江郡守请他开城,以给城中居民留下活路,但是海龄坚持不肯这么做,说是开门可能带来危险。

百姓要求出城,他就以汉奸罪名予以拘捕,为此还滥杀无辜,这导致他在鸦片战争的一众殉国将领中口碑很差。不过总的说来,此人“大节无亏”,算得上是一条好汉。

驻守镇江的八旗兵共有一千六百人,攻城的英军则有近七千人,无论武器还是人数,对比都很悬殊,可这一千多八旗兵在海龄的率领和指挥下,却能够以弱抗强,与对手一掐到底。

另一方面,英军也犯了错误,他们的错误是没有把镇江和乍浦联系起来,以为乍浦守军只是偶尔坚挺了一下,再加上占有完全压倒性优势,使得他们十分轻敌。在之前的作战中,一般都是海陆军进行配合,唯有此次海军作壁上观,基本未用舰炮对镇江城内进行射击,仅对城外的绿营军队做了象征性轰击——没有任何意外,绿营兵在伤亡几十个人后作鸟兽散。

作品简介:

晚清帝国风云系列,是关河五十州近代历史写作的重磅作品。本系列参阅了国内外丰富的史料,运用多重的观察视角,深入地理解当时历史现场各方的立场,和他们真实人性底色和认知逻辑,试图重新梳理近代史发展脉络,再现一个真实可感的晩清,解读历史的多样可能性。

晚清时期,长于守成的道光帝遇到了传统中国帝王从未有过的挑战——鸦片战争。它将传统中国社会坚实外壳敲出了裂痕,这一危机,让整个大清帝国疲于应付,进退失据。就在鸦片战争告一段落的时候,噩耗却再次传来——广西出事了……

本书以嘉庆朝“林清之变”为引子,从道光皇帝的登基讲起,通过对江河日下的清帝国诸多弊端情状的解读,以及形形色色的人物的性格撞击与矛盾冲突的多视角展示,揭开鸦片战争这一历史大幕背后的种种秘辛,从多个方面解读鸦片战争爆发及中国失败的原因,以及与外部英帝国之间的碰撞、试探、冲突和博弈的诸多历史细节。

作者:关河五十州

标签:关河五十州晚清帝国风云鸦片战争历史清朝晚清

晚清帝国风云1·鸦片战争》最热门章节:
1第三章 一叶而知秋 名不虚传2第三章 一叶而知秋 弦外之音3第三章 一叶而知秋 晏子使楚4第三章 一叶而知秋 独闯虎穴5第三章 一叶而知秋 极品家丁6第三章 一叶而知秋 屈服7第三章 一叶而知秋 惊叹号8第三章 一叶而知秋 不一样的八旗9第三章 一叶而知秋 溃散一空10第三章 一叶而知秋 先剿后抚
更多『历史小说』类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