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与献帝 精彩片段:
柯云路谈新作《曹操与献帝》
小说既然是一种创作,一定要对我的过去有所超越,无论是题材上,还是写法上。没有这个,我肯定缺乏写作的热情。
我喜欢写政治,写大场面,常常写到高层,这在我过去的作品中有所表现,但往往不能淋漓酣畅,受到各种各样的限制,原因大家都懂。但写历史人物就好得多,比如曹操,我在书中放开写了他的政治军事智慧,各种谋略,同时又以大量篇幅放开写了他与白芍的爱情。这样的写法对当代高层人物显然是不可能的。
曹操和他的故事激动了我,写这个小说所包含的挑战、我有可能展开的文学尝试激动了我。它的致密的情节,跌宕起伏的节奏,浩大的场面,政治军事斗争,复杂的人性,还有浩瀚的传统文化,古代的爱情与性,包括因众多人物多头线索交织起来的故事结构,谋篇布局的复杂性,都是挑战。
记得一位网友读完小说后留言,期待着我再写诸葛亮。诸葛亮也是我非常喜欢的人物。但我觉得写曹操更能展现我对政治、对军事、对人物的表现能力。这部作品写战争,写宫廷,写权谋,写曹操这样的强势人物,这些都更能展示我的强项。
我是否要为曹操翻案,这是许多读者提过的问题。曹操是人们耳熟能详的历史人物,戏剧中他是白脸奸臣,但那并不是真实的曹操。《曹操与献帝》中的曹操,是我所理解和我创造的曹操,与真实的曹操也会有一定距离。我并不是记述历史,我的使命是写小说,我没有翻案的动机,只是把自己心目的曹操写出来。
早在十多年前我就有了写曹操的想法,之所以迟迟未动笔,原因之一是整个构想还不周全。像曹操这样的人,一定有他的情感世界,你看他的诗中“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是多么感性的表达。有关他的故事,爱情当然不能缺位。
秉承着杀曹使命的白芍看到的是一个完全不同的曹操,这个曹操不论是处置国事,还是待人接物,都让她由衷欣赏。在万般纠结中,两人相互试探、了解、最后深深相知。有了这样的构思,故事才完整,我才能动笔写作。我在这本书写的是一种别样的爱情,一个成熟的、权柄在握的男人的爱情。
曹操、汉献帝与白芍是一种隐喻的三角关系。白芍是拒绝了皇上的召唤而选择了曹府。又因为白芍是坚决反曹的郑康成的外孙女,汉献帝除了羡慕她的“美色”之外,一直对她“诛曹”抱有幻想。曹操与汉献帝对白芍的“争夺”,既是政治的争夺,也是性的争夺。
我感到欣慰的是,在读者的反馈中,他们对书中的爱情描写印象深刻。一位读者说,虽然全书未用一个“爱”字,但从曹操眼光独到的对白芍的欣赏,让我们更深层次地看到曹操作为大男人的另一面——外表强大而内在柔情,渴求女性理解和欣赏。这恐怕也是许多优秀男人的共性。
汉献帝与伏皇后有共同的政治利益,也有矛盾,如伏皇后指使董妃对芙蓉妹下毒败露,汉献帝震怒,伏皇后说:伏、董两家不是因为当了国丈、国舅才有势力的,而是因为有势力才当上国丈、国舅,她俩也才成为后、妃。“陛下也得让我们能活才行。我们若活不下去,也就不陪陛下玩这个赔命的买卖了。”
汉献帝与曹操能够共事二十多年,首先一定是互相需要,同时又相互制约。在共事中,两人你进我退,相互争夺、相互妥协。当然,还可能与他们各自的性格、谋略、包容性有关。这是一种非常紧张的关系,只要一方不能容忍另一方,平衡会瞬间瓦解。作为小说,我对这二人别样平衡的描写或许比历史的真实更丰富些。
董承奉诏诛曹是《三国》原有的故事,我整个重写了。我笔下的御医吉平是个品格高尚、医术高超的人,为拉他入伙,董承等人设了“曾母投杼逾墙计”。吉平本来对曹操执政深有好感,但被董承等人一而再、再而三的“洗脑”,最终下决心诛曹。我写作从不愿肤浅地借古讽今,但当下这样的“洗脑”确实太多了。
我在书中写了许多大场面,如徐州班师庆典,多次朝上廷斗,田猎角逐,曹府鸿门宴等等。曹操在战场厮杀,在宫廷争斗。写曹操,大场面不仅不能避开,反而是这个题材的一大特色。我选择了这个题材,说句不那么谦虚的话,全书完成之后,仅就这一点来说,我相信自己选择没有错。
我从1980年开始写作,曾受当时文学潮流的影响,尝试过各种手法。如果形容我的这次写作,我觉得“返璞归真”四个字最为贴切:写好看的故事,写鲜活的人物,写浓郁的文化氛围。我的《新星》和《龙年档案》都曾改编成电视剧,收视率还不错。有朋友建议我改编《曹操与献帝》,我或许会做这样的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