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秘史2·浩然无畏作汉歌 精彩片段:
第一章 定都许县
袁绍被迫放弃的政治成果意外地落在了曹操手中,他终于可以施展自己早已确立的政治抱负了。但这一切似乎来得有点快,对于他的迅速崛起,有人积极响应,但也有人嫉妒和不满。
一、新时代的新气象
经过六年的拼杀,曹操终于迎来了个人事业的一个新起点,建安元年(196年)在他主持下献帝到了许县(今河南许昌),这标志着一个新的时代开始了。
这一年曹操四十二岁,是最年富力强的时候。
为了巩固已取得的成果,曹操于这一年的十月回击追来的杨奉集团,将许县周围最大的一股军事势力击败,确保帝国新首都的安全。之后他回师许县,着手朝廷内外的各项建设工作。
大概一个多月前,在献帝一行刚到许县的时候,曹操即派人对许县的城墙以及城内的建筑进行整修,修筑皇宫作为献帝起居和办公的地方。经过日夜不停地加紧施工,目前虽然还显简陋,但已经可以搬进去住了。
许县是周代诸侯国的国都,根据周制,周王城“方九里”,其下的诸侯国按照等级不同分成七里、五里、三里三种定制,许国是五等诸侯国,它的国都应该小于七里,大于三里,大约在五里左右。据民国年间编撰的《许昌县志》记载,汉魏“许昌故城在城东三十里,围九里一百二十九步,相传曹操所筑,今存遗址”。又记载“周围十五里,世传汉献帝迁都于此”。
周代以三百步为一里,经过考证,约合四百一十五米左右,小于现在的一里,考古实证与古制基本吻合。根据这些资料可以推知,许县故城规模很小,边长仅三里多一些,只能作为皇宫以及朝廷主要办事机构使用,曹操把这一部分当做内城,然后依托内城修筑了面积大五倍的外城。
前几年我曾去过这里,先坐火车到许昌市,然后换公交车到城东不远的一个乡镇,之后换成机动三轮车,沿小道进入一片玉米地。那里现在仅存一个高土台,有台阶可上,上面居然还住着一户人家。
这个土台就是毓秀台,当年应该是内城的标志性建筑之一,是献帝祭天地的地方。如今再到这里,除了土台外,故城其它遗迹已经荡然无存了。据说,青年时期的毛泽东由家乡到北平时曾路过许昌,携友人登过此台,吟出了“横槊赋诗意飞扬,自明本志好文章”的诗句。
在建安元年,天子的皇宫、朝廷办事部门以及曹操的军事指挥机构一股脑地涌到这里,肯定会十分拥挤,当时只能因陋就简,先安顿下来再说。
献帝刘协从长安出逃到现在,一路上只顾保命,将宫中御用之物以及文书档案等基本上丢光了,现在不仅住的地方简陋,连宫中专用的各类物品也奇缺。
在《曹操集》里保存有两篇奏疏,一篇是《上九酝酒法奏》,说的是曹操老家谯县的县令郭芝发明了一种“九酝春酒”,具有良好的保健功能,曹操特意上与献帝,详细介绍了这种酒的酿制方法,还说到了自己对这种酿酒方法的改造。
另一篇是《上杂物疏》,说的是曹操特意将自家保存的一些皇宫用品呈献给皇上,这些东西大多是曹腾、曹嵩两代在先帝朝时得到的赏赐。这份单子挺长,不过也很有意思,可以看到当时宫廷生活的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