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行女 精彩片段:
“古典推理文库”之海伦·麦克洛伊系列导读
吴昉/文
作者生平
海伦·麦克洛伊1904年出生在一个纽约家庭。她的母亲海伦·渥勒尔·麦克洛伊是位作家,父亲威廉·麦克洛伊则是纽约报纸《夕阳》的编辑。良好的家庭文化背景使海伦·麦克洛伊自幼便展现出过人的写作天赋。她从十四岁开始在《波士顿晚报》发表文章,十五岁又在《纽约时报》发表诗作。1923年,麦克洛伊远赴法国求学,就读索邦神学院(巴黎大学前身)。一年后她完成学业,留在法国为多家报社做通讯记者,后于1931年重返美国。
1938年,麦克洛伊发表了以心理医生拜佐尔·威灵为主角的推理小说处女作《死亡之舞》,正式踏上推理文坛。该书一经发表便引起世人瞩目,好评如潮。麦克洛伊再接再厉,随后几年陆续发表多部拜佐尔·威灵系列小说以及数部以“二战”为背景的非系列小说。1946年,麦克洛伊和著名侦探小说家布瑞特·哈勒岱结为伉俪。婚后两人育有一女,平时合作从事编辑工作,但仍独立发表推理小说。1961年,两人结束了长达十五年的婚姻。此后,麦克洛伊的创作逐渐从传统推理小说转向心理悬疑。1980年,麦克洛伊完成了她的第二十七部长篇推理小说,也是最后一部拜佐尔·威灵医生小说——《烧毁》。1994年,麦克洛伊辞世,享年九十岁。
麦克洛伊一生荣誉众多:1950年她当选美国作家协会(Mystery Writers of America,简称MWA,麦克洛伊的丈夫哈勒岱是四位创始人之一)主席,成为该协会有史以来的第一任女性主席;1953年,她因推理小说评论方面的杰出贡献而获“埃德加·爱伦·坡奖”;1990年,麦克洛伊荣获美国作家协会的最高终身成就奖——“大师奖”。
作品综述
海伦·麦克洛伊一生共创作了二十七部长篇推理小说,其中包括十三部拜佐尔·威灵医生系列作品和十四部非系列作品。其写作生涯的第一阶段(1938——1951年)相对侧重推理,第二阶段(1952——1980年)相对侧重悬疑。
这只是我个人的大致划分,并不绝对,譬如作者的不可能犯罪杰作《分足先生》就属于第二阶段。
在二十七部长篇之外,她另有二十余部中短篇作品,一些被收进短篇集《惊奇!惊奇!》(1965)和《〈快乐的刺客〉与拜佐尔·威灵医生的其他案件》(2003),另一些则发表在《埃勒里·奎因神秘杂志》和其他的零散杂志上。其中《惊奇!惊奇!》因其在推理小说史上的里程碑式地位,得以入选《奎因精选》。
1959年海伦·麦克洛伊以海伦·克拉克森为笔名,发表了题为《末日》的非推理小说,描绘核冬天给人们带来的影响。此外,1952年海伦·麦克洛伊和她的丈夫布瑞特·哈勒岱曾一同编选短篇合集《二十个优秀的谋杀故事》。
“现实主义”的继承者
欧美侦探文学的主流观点倾向于把海伦·麦克洛伊归为美国的“现实主义”(realist)流派。该流派由R·奥斯汀·弗里曼创立,之后由弗里曼·威尔斯·克洛弗兹发扬光大。一些著名的推理小说家,如E·C·本特利、道洛西·赛耶斯、G·D·H·科尔和M·科尔夫妇、约翰·罗德、罗纳德·诺克斯神父、亨利·韦德、米尔瓦德·肯尼迪等都属于这一流派。现实主义推理小说的一个最典型特征是把故事设置在现实的场景(经常是场所)之中,其中不乏对场景具体而细致的描述,使人读来身临其境。海伦·麦克洛伊便是如此。她的作品多以真实环境为背景,比如《月光下的男人》的学校《谋杀提示》的剧院《妖怪市场》的小岛,无一例外给人以可信的现场感。海伦·麦克洛伊还特别钟爱战争这一现实主义题材。她有多部作品以战争为背景,融合侦探、间谍、追捕、动作等多种元素,展现出20世纪的时代风貌。典型的例子包括早期作品《月光下的男人》《妖怪市场》《恐慌》《跑掉的那一个》以及晚期作品《广义身体》《冒名者》《烟镜》。
现实主义侦探(无论是警察还是业余侦探)喜欢按照一定的程序破案。从勘察现场到搜集线索,从整理证言到审问疑犯,每一步都有章可循,有法可依。相比推理而言,他们更强调证据,尤其是实物证据,比如足印、鞋印、轮胎印、手印、烟头、烟灰、火柴、手帕……海伦·麦克洛伊的一些早期作品很明显属于这种“单线式”破案,比如中篇小说《无名线索》和长篇小说《妖怪市场》。物证在海伦·麦克洛伊的早期作品里占有很大比重,比如《月光下的男人》的打字机《无名线索》的黑色硬纸盘《谋杀提示》的凶刀《妖怪市场》的酒瓶和蜡烛印《恐慌》的非人类足迹,凡此种种,不一而足,至后期作品方才有所减少。
现实主义的侦探和嫌犯因剧情需要而经常繁忙移动,所以不在场证明便成了案情关键。海伦·麦克洛伊的很多早期作品,尤其是非系列作品,经常充斥着复杂的人物移动,比较典型的有《妖怪市场》《请勿打扰》《》《未完成的犯罪》,但她从不刻意强调不在场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