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客信条:大明风云 精彩片段:
开局
一阵海风吹过,海面上细浪簇簇而生,仿佛一刹那开满了万千青莲。
佛经中以青莲来譬喻佛眼,想必便是当初见到海上这等情形吧。泷长治坐在海边一块巨石之上,望了一眼海面,不由想起佛经中的这个比喻,当时读的时候他还只是个小沙弥。在成为浪人后,泷长治已经快要忘了小时候在惠田寺的经历。毕竟,身为海寇的泷长治实在无法再慈悲为怀了。
他五岁成为沙弥,十五岁破门,随后为家臣,为浪人,再到入海为寇,也有好些年了,实在很难能想到那么久远的事,只是今天也不知为何,竟突然又想起这些陈年往事来。
他正想着,视野中忽地跳出一片白帆。他怔了怔,定睛看了看,叫道:“小太刀!小太刀!”
一个尚未元服的少年踩着海边的石块快步跑了过来,到泷长治身后站定了道:“父亲。”
这少年其实是泷长治当初刚入海为寇时拣来的一个孤儿。那时泷长治一帮才不过五人,势力薄弱,只能劫掠一些落单的小商船。有一回他见一艘大船在海上漂荡,便想碰碰运气,一上船却闻得尽是尸臭,原来这船被劫掠后也难逃灭顶之灾,一船人都被杀死在甲板之上。当泷长治翻检船只,想找点儿尚未被抢走的有用之物时,却发现了这个又饿又渴,连话都还不太会说,走路摇摇晃晃的小孩儿。这孩子不知从哪里找来了一柄小太刀,见有人来时竟还要胡乱挥舞。他看船上死尸腐烂的情形,这船出事少说也有五六天了,多半下手那帮海贼见这孩子如此幼小,便将他扔在了船上。没想到这般小的孩子居然独自在这死尸船上撑到现在,泷长治也不由为之心悸,便破例将他收养下来。但他懒得取名,便以孩子身边的那把小太刀为名。小太刀今年已然十六岁,由于自出生以来便在海上长大,所以水性之佳,实已不作第二人想。加上从小就做这些打家劫舍的勾当,心性之狠,便是跟着泷长治一同入海的几个老同伴也暗暗为之咋舌。
泷长治站了起来,指着海上那一点帆影道:“小太刀,那定然便是孙先生派来的人了。把人都叫过来吧。”
小太刀手搭凉篷,张望了一下道:“不会是王先生他们吗?”
“王先生的船是灰帆,不是这颜色的。”
泷长治这帮人都是本已走投无路的浪人,所以个个都是亡命之徒。泷长治粗通文墨,在做了来大明沿海劫掠的海寇后,知道当以张驰之道行事,否则一味劫掠,迟早会惹祸上身。因此他暗中与沿海几个乡绅做了交易,每月由那些村子送些米粮财物,自己便不骚扰地方。如此一来,泷长治便拣了个有淡水的小岛立下脚来。那孙先生正是沿海诸村中为首的一个乡绅,算日子也正是进贡他们之时。
不过泷长治甚是谨慎,就算真是送东西来的孙先生,仍是万分小心。他占据此岛近十年了,岛上建了寨子不说,甚至花力气修了个小码头,如此船只便可直接靠岸,出行更是便捷,却也要更加防备官兵借着孙先生的名义来偷袭。至于小太刀所言的“王先生”则是另一支来往于倭国与大明之间的海寇,与泷长治一党有些不同,王先生所率的是支半商半寇的走私船队,因此泷长治在海上劫掠其实与他也有些过节。好在双方心照不宣,井水不犯河水,一直倒也相安无事。最近泷长治一党做了一票买卖,王先生对此事极有兴趣,泷长治得知后也起了戒心,以防他有黑吃黑之意。待发现来的不是王先生的船,他也放下了心。
泷长治手下已有二十余人,大多是乱世中没了主公的浪人,剑术颇为高强。平时不去劫掠的时候,他们便在岛上喝酒赌钱。此时他们发现有船靠近,全都大为喜欢。因为孙先生每月送来的东西有米有面,家畜俱全,还应他们所求有几坛子酒。只消卸了东西,他们便能大快朵颐一番,自然连赌钱的心思都没有了,一个个都来岸边守候。眼见那船越来越近,小太刀忽然轻声道:“咦,父亲,那不是孙先生啊。”
泷长治的目力不及小太刀,还不太看得清,便问道:“那是什么人?”
“是个白脸没胡子的老头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