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阅读

生活在别处_第五部 诗人嫉妒了 4

米兰·昆德拉
外国小说
总共130章(已完结

生活在别处 精彩片段:

第五部 诗人嫉妒了

4

占据别墅底层的那家女主人又怀孕了,成天骄傲地在他们面前挺着肚子;第三个孩子即将出生;有一天男主人在半路上截住雅罗米尔的母亲,对她说两个人和他们五个人住的面积一样大是很不合理的。他暗示妈妈应该把楼上的一个房间让给他们。妈妈对他说这不可能。房客说如果这样的话,那只有让市政府介入进行合理分配。妈妈就肯定地告诉他说,儿子很快就要结婚,到时候楼上会有三个甚至四个人。

于是,当几天以后雅罗米尔告诉妈妈,要把自己的女朋友介绍给她认识时,妈妈觉得这事来得正巧;房客至少可以发现妈妈说儿子就要结婚不是撒谎。

但紧接着儿子向妈妈承认说,她应该是认识他女朋友的,因为她去商店买东西时见过她,妈妈的脸上有难以掩饰的吃惊表情,看上去很不舒服。

“我希望,”他用咄咄逼人的口吻对她说,“你不介意她是个营业员,我早就告诉过你,她是劳动人民,是个朴素的女孩。”

妈妈颇费了点时间才接受这个愚蠢、令人不快也不太漂亮的女孩是她儿子女朋友的事实,但无论如何她还是控制住了自己的情绪:“别恨我,但我还是很吃惊,”她说,她已经做好准备接受她儿子所说的一切。

于是姑娘上门的事情就这样发生了,持续三个小时,相当沉重。大家都很害怕,可是大家都将考验坚持到了最后。

只剩下雅罗米尔和妈妈的时候,雅罗米尔迫不及待地问:“你喜欢她吗?”

“很喜欢,有什么不喜欢的?”她答道,其实她很清楚她说这话的语音语调完全表达了相反的意思。

“那么就是说你不喜欢她啦?”

“可是我已经和你说过我很喜欢她。”

“不,我听得出来,从你的声音和声调我就知道你不喜欢她。你说的和你想的不一致。”

在上门的那几个小时中,红发姑娘犯了很多错误(她先握住妈妈的手,她第一个在桌前坐下,她先举起咖啡杯),她有很多不合礼仪的地方(她打断妈妈的话),她还经常表现得很没有分寸(她问妈妈多大年纪);当妈妈开始列举这些不太合适的地方时,她又害怕在儿子面前显得过于计较(雅罗米尔把这种礼仪上的苛求归为小资产阶级的特征),于是立即补充道:“当然,这些都不是什么致命的问题。只要你多请她上家里来就行了。在我们这个地方,她会变得文雅和有教养的。”

但她一想到以后要经常看到这令人不快的身体,长着红头发,充满敌意的脸,她还是有一种无法克制的恶心感觉,她用一种安慰的口吻说:

作品简介:

《生活在别处》是一个年轻艺术家的肖像画。昆德拉以其独到的笔触塑造出雅罗米尔这样一个形象,描绘了这个年轻诗人充满激情而又短暂的一生,具有“发展小说”的许多特点。在这部作品中,作者对诗人创作过程的分析是微妙而精细的。创作过程当然不仅指下笔写作的过程,而且更广义地指一个诗人的全部成长过程。作者所要表现和所要探究的是,人的心灵所具有的激情,它的产生和它的结果。因而这本书又是一本现代心理小说,表现了一个诗人的艺术感觉的成长。

用作者自己的话说,这部小说是“对我所称之为抒情态度的一个分析。”正是在这样的创作意图下,这部书最初曾被题名为《抒情时代》。作者所要表现和所要探究的是,人的心灵所具有的激情,它的产生和它的结果。因而这本书又是一本现代心理小说,表现了一个诗人的艺术感觉的成长。书中每一章 节的名称都展示了诗人生命历程的一个阶段。他的童年、少年和青年时代,他怎样读书,怎样恋爱,以及怎样做梦等等。关于时代的全貌和他人的活动都迟到了远处,一切观察的焦点都集中在主人公身上,并且与他的内心活动有关。有如激情的涧水,在时间的乱山碎石中流过,两岸的景致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溪流将流向沃野还是沙漠。换句话说,作者在这里所关心的是诗人心理和精神上的发育。为了潜入到人物意识中最隐秘的角落,作者采用了一种我们可以称之为客观意识流的叙述方式:时间与空间交织(不同时期不同地点所发生的事常常出现在同一段叙述中),现实与梦幻交织(第二章《泽维尔》完全是一个梦套一个梦),情节的跳宏,思考的猝然与不连贯,故意模糊主语的陈述,这些都使此书更接近于诗歌而不是小说。假如我们把书中这些抒情性的因素去掉,这部作品的内容就剩不下什么了。这种形式使我们更能切近诗人的内心活动,感触到诗人的激情是怎样产生和燃烧的。

作者:米兰·昆德拉

翻译:袁筱一

标签:米兰·昆德拉生活在别处捷克外国文学

生活在别处》最热门章节:
1第四部 诗人在奔跑 72第四部 诗人在奔跑 63第四部 诗人在奔跑 54第四部 诗人在奔跑 45第四部 诗人在奔跑 36第四部 诗人在奔跑 27第四部 诗人在奔跑 18第三部 诗人自渎 289第三部 诗人自渎 2710第三部 诗人自渎 26
更多『外国小说』类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