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向麦海的果实 精彩片段:
推荐文 在记忆的缺口折出一个青春故事
陈国伟(游唱)
所谓的故事或许就是这样,许多其他的故事加入它,令它本身也在不知不觉中日渐成长。也许,这正是一个故事应有的姿态。
——恩田陆《出云夜曲》
◎故事,从不存在开始
《沉向麦海的果实》是恩田陆第十部作品,也是她继《第六个小夜子》、《球形的季节》后,又一以校园为主题的重要代表作。本书取材自她一九九七年出版的连作小说《三月的红色深渊》中的最后一篇《旋转木马》,将原本三线叙述中的绿之丘校园故事,发展成更复杂且神秘的长篇。
在《旋转木马》中,小说以第一人称的恩田陆本人、第三人称的旅行女作家与水野理濑三人为叙述上体,分别呈现恩田陆构思《三月的红色深渊》的概念与思考路径、女作家(有可能也是恩田陆)在松江与出云一带旅行的所见所思、还有理濑在绿之丘遭逢的一连串神秘与恐怖事件。除了恩田陆在小说中刻意采用的后设手法以外,三条故事线形成米兰·昆德拉所谓“复调”,成为一种互相补充、对位、但又生产意义的结构,因此互为指涉的意义极为浓厚。
也因此,恩田陆在《沉向麦海的果实》中,不只沿用了(旋转木马)中的绿之丘故事,其实是把整个互文的复杂结构,甚至是书中书《三月的红色深渊》所代表的隐喻,全盘挪移到这本书中,而形成多重意义的指涉。
在恩田陆的《三月的红色深渊》小说中,书中书《三月的红色深渊》既是角色们的梦想之书,也是充满神秘谜团的传说之书,它涵涉人们对好故事的渴望,同时代表好故事的希望(无穷的可能性),但也同时是绝望(因为不可得)。它既是所有谜团的真相,也是生命的一切可能。
同样的概念也被援引入《沉向麦海的果实》。在本作中,《三月的红色深渊》再度出现,它原本是单纯记载某个学校的书籍,却引发了绿之丘创办人以其为蓝本建造校园的决心,也可说是记载了绿之丘历史的重要文献,却从图书馆中无故消失。到了后半段,它被意外地发现,引爆丽子等人的消失之谜,甚至是小说中最关键的,关于谜样女主角理濑的生命真相。
然而,虽然这多重文本之间有概念上的相连,但恩田陆并不只满足于将一个短篇故事写成长篇,在许多情节的发展上,她利用读者对《旋转木马》情节的“既视感”,加以沿用、扭曲或完全改造,让读者穿梭于那些熟悉但又略带陌生的记忆光影,而在突如其来的意外发展中,感受到前所未有的阅读满足。
◎旧时光的召唤术
恩田陆在日本有“怀旧的魔术师”的称号,不仅在于她善于书写青春时代的题材,更重要的是她总是能以丰富的想象力,透过文学的手法重塑其实与想象的界线,营造出庞大的奇幻氛围,在故事中创造出独特的青春/时间感。
如《沉向麦海的果实》的三月之国一样,那样优雅但又神秘的校园只是一个想象的孤岛,在现实中几乎不可得。但读者仍能在阅读时,产生莫名的熟悉感,而在那些课桌椅的场景中,图书馆的午后慵懒氛围里,青少年男女的情绪悲喜伏线上,感受到强烈的“既视感”。
那正是因为恩田陆所营造出来的青春图景,虽然有着幻想的形状,但并不是完全的架空。小说里仍是存在许多真实的断片,而透过这些断片,读者得以去回顾、拼凑、揣想自己的青春时期:对于每个不同的读者来说,他们当然有各自的人生经验,但校园的某些场景与角落、青涩的气味与情感、成长的不安与悸动,却是青春共同的图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