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书 精彩片段:
帕慕克的小说《黑书》
马悦然
爱尔兰首都都柏林是乔伊斯小说《尤利西斯》的主角。土耳其城市伊斯坦布尔该算是帕慕克的小说《黑书》的主人公。登场次要的主要人物是卡利普(Galip),他的妻子如梦(Rüya)和如梦的异母兄弟耶拉(Jelal)。除了这三名,还出现很多伊斯坦布尔的居民以及土耳其历史上重要的真真假假人物。
《黑书》的结构很简单。年轻的律师卡利普发现美丽的妻子如梦离开了他。如梦的异母兄弟、有名的报纸专栏作家耶拉,同时不见了。猜忌的丈夫在寒冷的冬天,整整一星期穿梭在伊斯坦布尔的街头小巷找寻两人的踪迹。在他寻找的过程中,卡利普通过耶拉几十年间每天发表的专栏,看到了他重新创造的伊斯坦布尔,一个比实际存在更真实的想像的城市。每天早晨卡利普细心阅读耶拉的专栏,希望能找到妻子和耶拉失踪的蛛丝马迹。他企图以古代看相的方法解释魔术的文字和字母在城市和居民的脸上所印的记号。帕慕克在《黑书》中引用古代泛神论派的学说在土耳其引起很热烈的评论。
帕慕克的《黑书》用两个角色来叙述一种无上的追求。这两个角色,“他”(卡利普)和“我”(耶拉),每隔一章出现。“他”所追求的是全面的,无条件的“知己”。
在追求的过程中,“他”既靠自己的想像和欲望,又靠“我”对土耳其,尤其是中世纪的泛神论与奥斯曼历史的认识。
《黑书》的“他”和“我”都是耳朵、眼睛和心很灵的人物,他们都能接受一般世俗人所不能接受的真理,能欣赏早被遗忘的神秘的真实。在这追求的过程中,可能原来是敌人或者对手的人物,会越来越相似,越来越同化,最终成为一体。
帕慕克的一个特点是他非常会讲故事(也许太会讲故事!)。
书中的主人公主张两种相对的概念:“谁都不能成为自己”,“谁都梦想成为他人”,“谁的生命都存在于别人的梦里”。可是每个人最怕的就是失落自己的本性。书的倒数第二章,“王子的故事”里,这相对的概念成为一种因果关系:只有能成功地跟所有的他人成为一心同体的人,才能达到对自己本性的认识。
书中的黑暗与雪景加强了伊斯坦布尔的“呼愁感”。值得注意的是,卡利普不像帕慕克其他小说里的主角一样容易呼愁。或许他充满了妒忌的心没有呼愁的余地吧。
卡利普的妻子如梦爱躺在床上读侦探小说。因为看惯了那类的小说,她早看穿了凶手是谁。《黑书》也许可以算是一部侦探小说,一部有凶杀案而不指明凶手是谁的侦探小说,而大方的作者让读者用自己的推理能力发现凶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