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阅读

主角_上部 五十四

陈彦
当代小说
总共151章(已完结

主角 精彩片段:

上部

五十四

这事易青娥开始不知道,后来知道后,就哭得跟泪人一样,不想演戏了。可票都是提前预售出去好几天的,并且还有好多机关包场。有些票已经都订到半个月以后了。尤其是在有人传说,易青娥早已被一个老做饭的“破瓜”后,要看演出的就更多了。剧场池座、楼座总共一千二百张票,见天爆棚,但观众热情依然不减。要演,一直到春节都是有演的。剧场经理也死活不让走。但老江湖古存孝,已是多次规劝朱团:要见好就收。说再演下去,恐怕啥事都会出来的。

就在演出一个多月的时候,古存孝多年没联系过的老婆,就从省城找到北山来了。有人说她是古存孝的小老婆。有人说是正室。反正来了就不走,也没人敢问古导是正室么还是偏房,就那样稀里糊涂地住在一起了。不过,古导反复给朱团讲:“人红火了,单位红火了,盯的人就多。都盼着你出事呢。平常不出的事,红火了都会出来的。老朱,三十六计,走为上策。”朱团长就决定:

撤退!

不过,在撤退前,他专门带易青娥去拜访了一个人。

这个人叫秦八娃。住在离城区有二十几里地的地方。说朱团长已经请他看过好几场戏了。那天,朱团长带着易青娥,还有古存孝老师出来,一是为了让易青娥散散心,二是为易青娥量身定做剧本来了。

秦八娃过去是写过好几出名戏的,现在是一个镇上的文化站站长。

这是一个老镇子,其中一条街,还都是雕梁画栋的老房子。不过,这些雕刻,都已让泥巴或者黑漆涂抹过了。有些飞檐,也被锯了头、砍了爪子地残缺不全。好多凿成鼓形、狮子形的门墩石,也被砸得缺耳朵少角的。一个古戏楼,上边正绷着一块红布,布上别着几个大字:“红星镇商品观念教育大会”。舞台下面,摆着腊肉、野猪肉、熊肉、兔子肉、狗肉。还有打了豁口的青花瓷碗、瓷罐。一张条桌上,摆着古铜镜、老硬腿眼镜和水烟袋。一排磨得发了光的太师椅,几张八仙桌、雕花床,也缺胳膊少腿地歪斜在场子中央。四周还摆了一些竹编用具和农副产品。但凡能搜罗来的,都展览在这儿了。前边还拉了一块横布,上面写着:

“这些都是商品,都能卖,都能赚钱!”

秦八娃住在这条老街的西丁头。所谓文化站,也就是把他家的堂屋,摆些书,摆些杂志,摆些连环画、报纸,再摆些桌椅板凳,让镇上人来,有个坐处而已。

他们到秦八娃家的时候,秦八娃正在帮老婆打豆腐。豆腐坊就在堂屋隔壁。从堂屋进去,就能看见打豆腐的磨凳。平常有人来看书了,这扇门会掩起来。一旦没人了,门就打开着。他们来时,文化站里只有一条狗和几只鸡,在那里悠闲地卧着。见人来,鸡就起身,快步从大门边溜了出去。狗抬起头来把他们盯了盯,连哼都没哼一声,又卧下去睡了。秦八娃见他们来,急忙走出豆腐坊,脸上、脖子上、手上,还都有豆渣、豆浆没擦尽。

朱团长急忙介绍着:“这就是秦老师。这是古导,《白蛇传》《杨排风》都是他导的。”

古老师急忙搭躬:“古存孝。”

秦八娃拉着他的手说:“导得好,今天算是见了真神了。”

作品简介:

《主角》是一部动人心魄的命运之书。作者以扎实细腻的笔触,尽态极妍地叙述了秦腔名伶忆秦娥近半个世纪人生的兴衰际遇、起废沉浮,及其与秦腔及大历史的起起落落之间的复杂关联。其间各色人等于转型时代的命运遭际无不穷形尽相、跃然纸上,既发人深省,亦教人叹惋。丰富复杂的故事情节,鲜活生动的人物群像,方言口语的巧妙运用,体现出作者对生活的熟稔和叙事的精准与老道。在诗与戏、虚与实、事与情、喧扰与寂寞、欢乐与痛苦、尖锐与幽默、世俗与崇高的参差错落中,熔铸照亮吾土吾民文化精神和生命境界的“大说”。作者上承中国古典文学及思想流脉,于人世的大热闹之中,写出了千秋万岁的大静。而经由对一个人的遭遇的悉心书写,让更多人的命运涌现在他的笔下。忆秦娥五十余年的人生经历及其心灵史,也成为古典思想应世之道的现代可能的重要参照:即便内忧外患、身心俱疲,偶或有出尘之思,但对人世的责任担当仍使她不曾选择佛禅的意趣或道门的任性逍遥,而是在儒家式的奋进中觅得精神的终极依托。作者笔下的世界,不乏人世的苍凉及悲苦之音,却在其间升腾出永在的希望和精进的力量。小说遂成浩浩乎生命气象的人间大音。

作者:陈彦

标签:陈彦主角茅盾文学奖秦腔戏曲

主角》最热门章节:
1中部 三十六2中部 三十五3中部 三十四4中部 三十三5中部 三十二6中部 三十一7中部 三十8中部 二十九9中部 二十八10中部 二十七
更多『当代小说』类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