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阅读

毕业歌_楔子

严歌苓
当代小说
总共14章(已完结

毕业歌 精彩片段:

楔子

晚上看来,虹口区的弄堂老墙像个罹患皮肤病的老太,层层叠叠的招贴字报长满一身。压着梨膏糖的招贴半张纸,王沐天“啪”地按上了自己的杰作。他故意贴得高一些,一个仰视才能看真切的高度,那是他心中事业至少应有的位置。

然后,就像来时那样,王沐天拔腿就跑。灵猫一样的小身影飞快地跑出弄堂,留下一串蹬蹬蹬蹬的脚步声。被他贴在墙上的招贴卷翘起一个角,被风呼扇起来,那上面是幅漫画,一个矮胖的日本兵用三八枪打着膏药旗,旁边用毛笔写着:“打倒日本短腿猪猡!”

对十六岁的王沐天来说,他理解的抗战就是这类行动,而这样的夜晚,就是他们的抗日战役。

“撒库拉,撒库拉,雅又一莫萨拉哇……”

几个醉醺醺的男声合唱着一首日本歌,歌声从挂着“居酒屋”招牌的日式小酒馆的布门帘里传出来。

1939年的上海,日本歌交杂着西洋乐,法国的咖啡、英国的雪茄、鸦片烟的迷香中,法国梧桐的树叶沙沙作响。明枪铁骑的骑警巡逻在英法日的各个殖民区里,维系那里的歌舞升平。

1939年的上海,是世界上最大的调色盘。这样的歌声随处可闻,是半座城市的背景音。

王沐天猛地转进街角,几乎是把自己扔到墙上。他背心贴着酒馆的窗根儿又笑又喘,探出头去瞄着来路。一只秃尾巴扫帚戳到了王沐天的鼻尖底下,扫帚上浸透的机油气味呛得他顿时咳嗽起来。三四双半大孩子的眼睛里闪着坏笑和紧张,盯在王沐天的脸上。

“我们早贴完了,又是你最后!”带个方眼镜的小郑压着声音说。小郑是一群孩子里年纪最大的一个,顺理成章成了头头。他人瘦成一根竹竿子,正是蹿个子的时候失掉了营养,但因为年轻的缘故,瘦也不觉得嶙峋,说起话来爱端架子,惯是一板一眼。

王沐天不爱听数落。他潦草地夺过扫帚,跟七街六巷里拼凑来的小战友们蹲在窗根儿下,试了试投掷的角度。

这是早已部署好的作战计划,王沐天伸手从口袋里拿出打火机——众人蹲在这里等他,无非等他口袋里这亮晶晶的小东西——嚓地点燃,整支扫帚轰然燃烧成了火炬。就着刚才拿捏好了的角度,王沐天兜手把火炬往酒馆里一扔……

“跑!”王沐天大笑着蹿了出去。

又是一轮飞奔,几个十六七岁的男孩狂飙一般跑过弄堂,他们身后,酒馆内的歌声瞬间变调,在爆炸一样的咒骂声中,鞠躬尽瘁的火把被扔了出来,门里头紧跟着冲出两个日本兵。奔跑的身影们太过抢眼,日本兵跳着脚朝那些身影指着,尖厉的哨声连续刺破夜空。王沐天边跑边回头,胜利的得意拌着刺激在心口怦怦狂撞,他简直想大喊一声:短腿猪猡!

但是马上,王沐天感觉自己被坑了。或者说,吃过猪肉的他实在没有机会见猪猡走,他没想到短腿倒腾起来能有这样的速度。

作品简介: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末, 日军铁蹄在中国疯狂扩张,昔日冒险家的乐园——上海也难逃噩运,纸醉金迷的光环下难掩人心惶惶。

富家少年王沐天,仇恨乱世的不平,厌恶家人的市侩,也懊恼自己的无作为。一个突然出现的女子改变了这一切。

南洋女子桑霞回到祖国参加革命,并以探访姑母的名义住进王 家。桑霞身上充满了那个时代女孩子截然不同的鲜艳和明朗,在王沐天的世界中点燃了一把新奇的火焰。

为重建中央飞机制造厂,留美归来的航天学博士洪望楠回到上海,在中统特务、日本间谍、上海青帮之间游刃有余的他,却对桑霞一见钟情。

……

《毕业歌》是严歌苓最新作品,新作中严歌苓突破了以往那种“为爱受苦,为情痴迷,又为现实所虐”的感情模式。“毕业歌”不仅点燃了几个年轻人的革命热情,更点燃了他们敢爱敢恨的青春激情,他们跨越了理想与现实中的各种约束,演绎了一段独具青春印记的激情岁月。

与我们的一些作家经验式的写作不同,严歌苓的语言里有一种“脱口秀”,是对语言的天生的灵气。 ——著名作家梁晓声

我以为中国文坛要非常认真地对待严歌苓的写作,这是汉语写作难得的精彩。她的小说艺术实在炉火纯青,那种内在节奏感控制得如此精湛。她的作品思想丰厚,她笔下的二战,写出战争暴力对人的伤害,生命经历的磨砺被她写得如此深切而又纯净。 ——北京大学文学系教授陈晓明

严歌苓的作品是近年来艺术性最讲究的作品,她叙述的魅力在于“瞬间的容量和浓度”,小说有一种扩张力,充满了嗅觉、听觉、视觉和高度的敏感。 ——著名评论家雷达

严歌苓为人物设计了基调,后来他们有了自己的生命和意志,走了自己的路,这种未知是阅读中最有魅力的。 ——著名评论家贺绍俊

作者:严歌苓

标签:严歌苓毕业歌青春青春

毕业歌》最热门章节:
1chapter 132chapter 123chapter 114chapter 105chapter 96chapter 87chapter 78chapter 69chapter 510chapter 4
更多『当代小说』类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