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阅读

最后的情人_九十三

残雪
当代小说
总共112章(已完结

最后的情人 精彩片段:

九十三

埃达回到农场(1)

埃达像一条受伤的鱼一样在痛苦中游动。湖底有微光,还有很多影子。过了一会儿她才看出来,那些影子原来是植物的影子。埃达以前也经常来湖底,却从未见过这些植物。看来此地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是一些什么样的植物呢?似乎是一些爬藤植物,硕大的卵形的叶匍匐在淤泥之上,像数不清的小兽。现在是里根来钓鱼的时候,她伏在那些叶片上,听见了临近的脚步声。里根的脚步充满了踌躇,他并没有停下来,而是像中了邪的人一样在原地绕圈子。埃达想,莫非他听见了自己在水底弄出的响动?有很多小鱼停在她的裸体上休息,尤

其是背部最为密集。当她游动时,这些小动物就轻轻地咬她的背和肩胛骨,令她的痛苦转移。

她听到了地面发出的巨响,是里根栽倒在一个水洼里头,也许他受到了蛇的袭击。那些蛇原来是同他很友好的,怎么会这样疯狂地攻击他呢?埃达感到了某种慰藉。

里根的确是在同蛇搏斗。凶猛的小家伙们不但将毒汁注进他体内,还钻进他的腹腔在里头搅动,使他一阵阵死过去又活过来。他心里想:“死了吧,死了吧。”但怎么也死不了。这个时候,有一条剧毒的家伙从他脚心那里进去了,他终于晕过去。他最后看见的形象是天空中正在爆炸的一颗红星。

他醒来时听到了埃达的哭声,埃达蹲在离他有5米远的地方,很像一只猩猩。她的长长的双臂撑在地上,双眼在夜光中居然变成了红色。里根脑子里的念头在极度的虚弱中聚拢起来:“这个女人是在猩猩群中长大的吗?”

“埃——达。”他困难地说出这两个字。

“多么好啊。”埃达由衷地说,“刚才飞过的是夜莺呢。”

“你过来。”

“不。我已经不习惯了。我想寄住在农场里。可以吗?”

“可以啊,埃达。”

里根感到自己的躯体正在希望幻灭中消失。

埃达慢慢地离开,里根看见她是爬着走开的。她一下一下地向前爬。里根很想哭,但眼里没有泪。

天亮之前那段漫长的时间,里根一动不动地坐在水洼里。毒汁已经流遍了他的全身,剧痛却慢慢地给他带来了欢快。他感到惊奇的是,那些蛇怎么一下子消失得无影无踪了呢?周围是如此的静谧,所有的小生物全都蛰伏不动。湖里传来若有似无的歌声,是一个女人,幽幽怨怨的,当然绝不是埃达,埃达已经朝相反的方向走掉了。那么是谁?他不想动,他的脑海里在闪电,一道一道的电光将那些最隐蔽的角落照得雪亮,白马和火狐,还有金钱豹,全都像彗星一样从空中划过,滚地雷在夹着黑风涌动。也许是疼痛令他的想像变得如此的清晰,里根感到自己的生活变得意想不到的脉络分明。他的思路从幽暗的湖面延伸过去,自由自在地滑行着。这时,他也忍不住像埃达那样叹道:“多么好啊!”他看见的不是夜莺,而是自己脑海中的金钱豹、白马和火狐。他不愿意脱离这剧痛,这种新奇体验令他留连忘返。他每甩一下脑袋,里面就发生更为强烈的闪电,隐蔽的角落里就会跑出更为不可思议的动物。比如中国古代的麒麟啦、龙啦等等。

作品简介:

就中国文学来说,残雪是一次革命——她是多年来出现在西方读者面前的最有趣、最有创造性的中国作家之一。

——[美]夏洛特·英尼斯

残雪是本世纪中叶以来中国文学中最有创造性的声音……简言之,一位新的世界大师在我们当中产生了,她的名字是残雪。

——[美]罗伯特·库弗

残雪从一个似乎是病入膏肓的世界里创造了一种象征的、新鲜的语言。

——[法]《纽约时报》

残雪像弗朗西斯·培根的画那样,表现出中国的噩梦。

——[法]《世界报》

残雪的作品不就是新的世界文学的强有力的、先驱的作品吗?

——[日]《读卖新闻》

正如大家所知,列雪的小说是那种一旦接触了,就是你想放弃它,它也不会放弃你的小说。为什么呢?因为残雪是一个真正的谜,是一个文学的核心的谜。

——[日]近藤直子

她沉浸于那些令人恐怖的意象之中,同时又保留了不动声色的仁慈。

——[美]布莱德·马罗

残雪是一个真正进入文学状态的孤独者,在城市的喧嚣中默默走进经典并与历代大师相遇的奇才,也是在浮华的同时代里平实地生活和扎实地写作,而保持文学尊严与灵魂活力的稀有动物。

——刘再复

作为当代最早具有尖锐的女性主义意识的作家,残雪那若即若离的独行气质难以归类,然而,

作者:残雪

标签:最后的情人残雪

最后的情人》最热门章节:
1八十一2八十3七十九4七十八5七十七6七十六7七十五8七十四9七十三10七十二
更多『当代小说』类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