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阅读

中国通史·从上古传说到1949_清 清统治危机的加深

邓广铭田余庆戴逸
中国历史
总共152章(已完结

中国通史·从上古传说到1949 精彩片段:

清统治危机的加深

近代工业与新阶级的产生

19世纪下半叶,中国对外贸易发生了重大变化。鸦片战争以前,中国进出口贸易总值每年不超过银二千万两。光绪二十年(1894)增加到银二亿九千万两,即半个世纪增长近十五倍。其中进口的增长尤其迅速。这年进口值一亿六千万两,出口值一亿二千万两,入超四千万两,相当于清政府当年财政总收入的一半,因而赤字巨大。而且这种不利的贸易趋势继续发展,到民国元年(1912),即清朝覆亡这一年,对外贸易总值增至银八亿四千万两,十八年间又增加三倍。其中进口值四亿七千万两,出口值三亿七千万两,入超达一亿两。

外国输入的主要商品是棉纱和棉布。其纱布价格低廉,大量倾销,中国传统的纱布手工业受到严重打击,手工业作坊闭歇,农户失去副业,造成生计艰难。中国输出的主要商品茶和生丝的市场,操纵在外国资本家手中,特别是以后印度、锡兰推广种茶,日本发展缫丝,中国传统丝茶业遭到激烈的竞争,至20世纪已一蹶不振。

外国商品输入和中国农产品输出,促进了国内商品经济的活跃,使市场迅速扩大。同时,传统手工业的崩解又使大批农民手工业者破产失业,这就给资本主义的生长提供了市场和劳动力的条件,近代机器工业应运而生。

近代工业发展艰难

中国土地上的机器工厂最初是由外国人投资创办的。大批外国船只运货来华,需要停泊检修,因此在上海、广州、香港等地出现了一些外资的船舶修造工厂,如上海的耶松船厂。以后,由于出口农副产品需要加工,在缫丝、制茶等行业中也出现了外资工厂。但中日甲午战争之前,清政府不准许外商公开设厂,加之上述工厂仍属于修理、加工性质,因此,中国近代机器制造工业实开始于镇压太平天国时政府创办的军事工业,如上海的江南制造局、南京的金陵机器局以及福建的船政局等。这些军事工业是官办企业,资金由清政府拨付,机器设备、生产技术则依靠外国,聘用“洋匠”,生产的枪炮、军舰、弹药直接调拨给军队使用,不计算产品价值,不参加市场交换,企业本身没有从利润转化来的资本积累。这些企业内,贪污浪费惊人,效益很低,冗员充斥。清政府虽耗费了大量资金,官办军事工业仍难以存在和发展。

稍后,近代工业逐渐在运输、采矿、纺织等行业中萌生,如上海轮船招商局、直隶开平煤矿、台湾基隆煤矿、上海织布局等。这些企业都由官府和商人合作,或为官商合办,或为官督商办。在政府支持下,能有一些优惠和特权,如贷款、减税、专利等,但官府势力渗入企业内,遗患无穷,在人事任用、经营管理、利润分配上,都存在着一系列问题。官商间发生严重摩擦,企业得不到正常发展。历史经验证明:官商合办、官督商办严重窒息了近代工业的活力,阻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纯粹商办企业最早在一些加工企业中发生,如缫丝业、制茶业、碾米业、纺织业等。甲午战前,资本不多,规模较小。甲午战后,商办工厂逐渐增加,从光绪二十一年至民国二年(1895~1913)的十八年间,共设立厂矿五百四十九个,资本总额达一亿二千万元。其中官办、官商合办、官督商办的企业八十六个,资本额约三千万元,其他均为商办的厂矿。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绝大部分是轻工业,尤以纺织业所占比重最大。其他则为矿冶、面粉、卷烟、金属加工等行业。较大的工厂有张謇创办的南通大生纱厂等,祝大椿创办的上海源昌碾米厂、缫丝厂等,张振勋创办的烟台张裕酿酒公司,聂缉槼创办的上海恒丰纱厂,无锡荣氏兄弟创办的面粉厂、纺织厂,华侨简氏兄弟创办的南洋兄弟烟草公司。总的来说,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极为缓慢,在创办过程中碰到一系列困难。

中国工业发展的困难主要来自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中国的近代工业,从机器、技术甚至某些原料都要依赖外国,但又和外国存在着矛盾。帝国主义倾销大量商品,夺去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市场;它们又在中国设厂制造,资本雄厚,实力强大,弱小的中国工业面临其强有力的竞争,难以立足。许多创办不久的中国企业亏损严重,或者倒闭,或者被外资并吞。清朝封建政权奉行压抑工商的传统政策,所行厘金税,税制混乱,征收苛重,税率和征收地点、征收范围均无明确规定,逢关抽厘,遇卡留难,亦成为工商业的重大负担。中国又缺乏正常的金融市场,借贷利率很高,资金筹集困难,企业资金不易周转。还有封建官府的勒索,地方士绅的刁难。这些都使近代民族工业遇到极大的阻力,其诞生和发展经历了漫长而痛苦的过程。

早期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出现

新经济的产生和初步发展,导致中国的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得以出现。

中国资产阶级的前身是封建社会里的一部分商人、地主、官僚,还有通商口岸的买办。他们开始投资于近代工商业,向资产阶级转化。在他们身上,封建性极为浓厚,有的人本身就是大官僚、大地主,他们开办工厂矿山,由清政府保护,利用了政治特权;另一些投资者和清政府关系稍疏远,也要仰政府的鼻息,本人则捐买官衔,挤进官场以提高自己的地位,便于企业的活动。资产阶级又和帝国主义有密切关系。他们的机器设备来自外国,生产技术依靠“洋匠”,经营管理借鉴外国工厂,有的企业甚至原料来源、产品销售、资金筹集也离不开外国。但另一方面,中国幼弱的近代工业又受到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沉重压迫,不能正常发展。因此,新兴的资产阶级又和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存在着矛盾。

除了一部分商人、地主、官僚向资产阶级转化外,一部分农民和手工业者也转化成为无产阶级。鸦片战争以后,外商在中国通商口岸设厂,这些外资企业中出现了中国最早的产业工人。此后清政府和私人陆续投资设厂,中国无产阶级的人数日益增加。估计中日甲午战争以前已有十万人,到清朝覆亡时已发展到六十万人。

作品简介:

《中国通史·从上古传说到1949》的内容源自《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历史》,由26位研究中国各断代史的权威专家学者合力撰写,时限起自传说时期,截至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基本反映了中国自古代至近现代各个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社会、军事、科技、文化、民族、对外交往等方面的基本事实和主要脉络,系统全面,且知识准确,文字严谨,表述精当,充分反映了名家学者的治学风范,许多文字弥足珍贵。

作者:邓广铭 田余庆 戴逸

标签:邓广铭田余庆戴逸中国通史历史文化人文

中国通史·从上古传说到1949》最热门章节:
1宋 高度繁荣的宋代文化2宋 高度发展的宋代经济3宋 宋朝政治制度4宋 南宋政治5宋 北宋政治6辽 宗教与文化7辽 经济概况8辽 政治制度9辽 西辽10辽 辽的建国和它的发展
更多『中国历史』类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