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囚·孟郊论稿 精彩片段:
序
建业读研究生时攻唐宋文学,并选孟郊诗作毕业论文,写成《孟诗论稿》一册。我读了很感兴趣,觉得既全面又细密,有助于了解和欣赏东野其人其诗。
孟郊(东野)的诗,今存四百四十多首。他和贾岛齐名并称,影响中国后世诗歌,同是既深且远。历代诗歌流派的大浪洪峰,淘去了许多名诗人、大诗家的面影,但孟郊的声音和风貌是淘不掉的。他的诗格不必靠名句、巧对知识,他的气味、骨相是靠那瘦硬和沉潜的精魂使人一接近就知道的。诗家称“郊岛”,实际上,郊可摄岛。《长江集》有《投孟郊》一首,比郊为如来佛,直指心传,不从文字入(自“我知雪山子,谒彼偈句空”以下,“叙诘谁君师,讵言无吾宗。余求履其迹,君曰可但攻。啜波肠易饱,揖险神难从”,不啻说,郊向自己传授心法)。据此可知孟郊是中唐诗坛一大派的领袖。韩愈名位高,文学成就方面较多,所以论中唐诗者推韩孟,以韩为首,而孟郊实开风气之先。
再从唐代诗风流变看,唐诗大致重粉泽,应试及交际是它的根源。李、杜虽不由科举出身,亦难逃风气。经天宝之乱,元结感激,《箧中集》不录近体。孟郊承之,力背时流,唐诗始脱于试帖习气。韩愈响应,加以怪变(“险语破鬼胆”“百怪入我肠”),一时才士应和,卢仝、张籍、李贺、刘叉,加以郊、岛,蔚为大国。然郊、岛特立,奄有诸君。比而论之,退之尚有应酬语,如《长安交游者一首赠孟郊》,蒋抱玄评曰“意调大率浅露,殆信口为之耳”,是其一例。《送俱文珍》亦多见诋諆。此种正坐应酬,本不必以诗论。至于孟东野诗,论奇则“借车载家具,家具少于车”(《借车》),胜玉川子长篇;论巧喻,则“似开孤月口,能说落星心”(《晓鹤》,字从东坡,题从集,东坡作《闻角》),殆过长吉。综观全集,摆落涂饰,直披心相,殆所谓“大巧若拙,大辩若讷”。下字避熟俗如蛇蝎,近启浪仙,远裔山谷。若疑其不能作直寻胜语,观与退之《莎栅联句》:
冰溪时咽绝,风枥方轩举(韩愈)。
此处不断肠,定知无断处(孟郊)。
如赤手缚龙蛇,岂“苦吟”所能尽!
到宋朝,苏子瞻崇敬退之,憎恶东野,断言“要当斗僧清,未足当韩豪”(《读孟郊二首》之一)。又《祭柳子玉文》云:“元轻白俗,郊寒岛瘦。”元白且置。 说“郊寒”,意思恐怕是指孟郊诗骨多肉少。 这好像论书法,东坡喜肥,反对少陵的“书贵瘦硬”论。亦如看花,何必海棠,“寒梅”亦是至上标格。——我们不必为东野担心,东坡自己在第二首中把话又说回来了:“尚爱铜斗歌,鄙俚颇近古。”好了,我们且引铜斗歌来念一番,借此替东野恢复身价也好。这是《孟东野诗集》中的《送淡公十二首》的第三首,现依东坡诗意录五首如下:
铜斗饮江酒,手拍铜斗歌。
侬是拍浪儿,饮则拜浪婆。
脚踏小舡头,独速无短莎☾1☽。
笑伊渔阳操,空恃文章多。
闲倚青竹竿,白日奈我何。
——《送淡公十二首》其三
短蓑不怕雨,白鹭相争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