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阅读

戴建业精读老子_第十章 战与和 6、以奇用兵

戴建业
文学理论
总共207章(已完结

戴建业精读老子 精彩片段:

第十章 战与和

6、以奇用兵

《老子》第57章说,以堂堂正正的方法治国,以奇诈诡谲的方法用兵。这一思想被孙子进一步加以发挥,成为一条重要的战术原则,《孙子兵法·计》说:“用兵是一种诡诈的行为,所以能打要装作不能打,想打偏要装出不想打,要调兵近处却要装作调兵远处。敌人贪图小利就用小利引诱它,等其混乱就乘机攻取它。对手的力量充实时就防备它,它的兵力占优势时就避开它;激怒对手以便于制服它,卑辞示弱以使它麻痹骄傲;敌人休整得好就设法使它疲劳,它内部和睦就离间使其分裂;以出乎敌人意料的行动,攻击它完全没有防备的地方。这是军事家取胜的奥妙,作战方案要随机应变,不能事先规定一个死框框。”

汉高帝三年十月(前204),韩信奉命率兵攻赵,井陉口东有二十万赵军死守,如果与赵军在战场上“光明正大”地硬拼,汉军显然是没有办法取胜的。幸而赵将陈馀是个笨伯,死守着“不用诈谋”的教条,决不采用“不光彩”的手法攻打对手。韩信摸透了对方将军的愚蠢和古板,决定出奇兵置敌人于死命。他命令部队在井陉口西三十里扎营,深夜派二千轻骑潜伏在赵军附近的山中,又派一万人为前锋,越过井陉口背着绵河列阵。赵军当然不会怀疑韩信会“小偷小摸”事先在附近埋下伏兵,因为赵军统帅陈馀是从不在战争中搞“小动作”的,韩信这样的名将怎么可能战时搞“小动作”呢?他见了背水列阵的汉军前锋暗暗发笑,韩信也是徒有虚名而已,竟然不懂得兵家之大忌,自陷部队于死地。赵军一心想把这些自己送死的傻瓜一口吃掉。天亮后韩信命令全军主力冲过井陉口,赵军匆忙出来应战,韩信假装溃败退入背水阵中。赵军全力攻击背水的敌人,汉军则竭力死战。这时,提前埋伏的二千骑兵一跃而起,突袭毫无防备的赵营,转眼之间就把赵旗换成了汉旗。赵营失守后赵军乱了阵脚,韩信乘胜反击,斩了陈馀,生擒了赵王,消灭了赵国。

本来占优势的赵军败在它的统帅陈馀这头蠢驴上,带兵打仗却反对搞不光彩的“小动作”,最终被本比它处于劣势的军队击溃,活该!只是坑害了那二十多万被迫当兵的老百姓,他们因为将帅的愚蠢而不明不白地血洒疆场。

(参见原第57章)

作品简介:

《老子》,又名《道德经》,是中国古代一部抽象的哲学著作,也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它被誉为“万经之王”,千百年来,深刻影响着中华民族性格的形成。

戴建业教授以深厚的学养、风趣的文笔、独到的视角,用随笔的形式深入浅出地为大众阐释老子的思想,解读古老智慧在现代社会中的意义。逐篇精讲《老子》,讲透老子智慧。

为读者解答:为什么高者应就低?为什么柔能胜刚?为什么拙能胜巧?……戴教授把老子请上前台,面对这个时代发言,拂去我们的孤独、焦虑、痛苦,帮助我们找回心灵的宁静。

作者:戴建业

标签:戴建业戴建业精读老子古典文学国学哲学

戴建业精读老子》最热门章节:
1附录 《老子》原文及注释 第81章2附录 《老子》原文及注释 第80章3附录 《老子》原文及注释 第79章4附录 《老子》原文及注释 第78章5附录 《老子》原文及注释 第77章6附录 《老子》原文及注释 第76章7附录 《老子》原文及注释 第75章8附录 《老子》原文及注释 第74章9附录 《老子》原文及注释 第73章10附录 《老子》原文及注释 第72章
更多『文学理论』类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