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论 近三十年中国文学的审美精神
- 第一章 现代文学思潮精神溯源 第一节 “启蒙”的根源与发展
- 第一章 现代文学思潮精神溯源 第二节 中国文学的启蒙过程及其实质
- 第一章 现代文学思潮精神溯源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现当代中国文学史上四次“人”的发现 第一节 五四到1980年代末:前三次“人”的发现
- 第二章 现当代中国文学史上四次“人”的发现 第二节 1990年代后:第四次“人”的发现
- 第二章 现当代中国文学史上四次“人”的发现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1980年代文学思潮对“人”内在精神的诉求 第一节 “伤痕文学”、“反思文学”对生命个体的重新发现
- 第三章 1980年代文学思潮对“人”内在精神的诉求 第二节 “改革文学”:对英雄的呼唤与对个体迷失的忧虑
- 第三章 1980年代文学思潮对“人”内在精神的诉求 第三节 “寻根文学”:从文化层面探寻民族精神
- 第三章 1980年代文学思潮对“人”内在精神的诉求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当代文学中的知识分子形象及知识分子写作 第一节 知识分子的界定与类型
- 第四章 当代文学中的知识分子形象及知识分子写作 第二节 知识分子命运和精神追求的当代演变
- 第四章 当代文学中的知识分子形象及知识分子写作 第三节 当代文本中对知识分子形象的不同表现
- 第四章 当代文学中的知识分子形象及知识分子写作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先锋文学”的本我探寻 第一节 现代主义文学对中国文学的影响过程
- 第五章 “先锋文学”的本我探寻 第二节 “先锋文学”多方面的文学探索实验
- 第五章 “先锋文学”的本我探寻 第三节 对“先锋文学”的反思
- 第五章 “先锋文学”的本我探寻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先锋小说”的精神血统和文本来源 第一节 卡夫卡与先锋派小说
- 第六章 “先锋小说”的精神血统和文本来源 第二节 博尔赫斯与先锋派小说
- 第六章 “先锋小说”的精神血统和文本来源 第三节 加西亚·马尔克斯与先锋派小说
- 第六章 “先锋小说”的精神血统和文本来源 参考文献
- 第七章 现代背景下乡土灵魂的发现与重铸 第一节 乡土灵魂的勾勒与写真
- 第七章 现代背景下乡土灵魂的发现与重铸 第二节 理想化乡民形象的建构
- 第七章 现代背景下乡土灵魂的发现与重铸 参考文献
- 第八章 日常化主题的背景与呈现 第一节 日常生活主题的再发现
- 第八章 日常化主题的背景与呈现 第二节 当下文化对日常生活主题的影响
- 第八章 日常化主题的背景与呈现 第三节 理想与精神追求在日常生活中的磨蚀
- 第八章 日常化主题的背景与呈现 第四节 私人化的日常书写对个体内隐精神的挖掘
- 第八章 日常化主题的背景与呈现 参考文献
- 第九章 民族精神与家族小说 第一节 家族小说对个体命运、传统文化与人性的表现
- 第九章 民族精神与家族小说 第二节 家族小说对女性的生命及精神世界的书写
- 第九章 民族精神与家族小说 第三节 家族小说开阔视野下多元的艺术追求
- 第九章 民族精神与家族小说 第四节 悲剧美——当代家族小说的审美基调
- 第九章 民族精神与家族小说 参考文献
- 第十章 当代长篇小说精神主潮 第一节 现代原忧:对“国民性”的反省与批判
- 第十章 当代长篇小说精神主潮 第二节 在新时代的天平上发现民族之“力”
- 第十章 当代长篇小说精神主潮 第三节 文学作品中“人”的现代化精神诉求
- 第十章 当代长篇小说精神主潮 参考文献
- 第十一章 1990年代的欲望本体化 第一节 世纪末的社会文化背景
- 第十一章 1990年代的欲望本体化 第二节 人在欲海中的迷茫与挣扎
- 第十一章 1990年代的欲望本体化 参考文献
- 第十二章 “新世纪文学”的展望 第一节 “新世纪文学”的命名
- 第十二章 “新世纪文学”的展望 第二节 “新世纪文学”的构成及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