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阅读有话要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可以直接切换白天和夜间模式!

后记

在80年代初时候,流行着台湾著名歌手费玉清的演唱的《美斯乐》这首歌:

“ 在 遥 远 的 中 南 半 岛 , 有 一 个 小 小 的 村 落 ,

有 一 群 中 国 人 在 那 里 生 活 , 流 落 的 中 华 儿 女 。

在 别 人 的 土 地 上 日 子 难 过 , 饱 受 战 争 的 折 磨 。

关 心 他 , 美 斯 乐 , 看 我 们 能 做 些 甚 么 。

帮 助 他 , 美 斯 乐 , 看 我 们 能 做 些 甚 么 。 ”

当时隐约知道有一支国民党残军在泰国、缅甸的中南半岛,这支歌讲的就是他们,更多历史背景就不得而知。当时这方面的信息还是比较封闭的。

而今,介绍这支部队──国民党军93师的的文章已不计其数。1961年,柏杨在台湾《自立晚报》工作期间,以笔名“邓克保”写作了《血战异域十一年》(即《异域》),在报纸上连载,轰动台湾。

柏杨说,当时是一名叫马俊良的记者在台北访问自泰北撤退的孤军(93师),由马俊良告诉他采访所得,由他化名“邓克保”写作。柏杨以第一人称的叙述方式写道:“在那一块比台湾大三倍的土地上,已洒满了中国儿女的鲜血,我想不出祖国为甚么忍心遗弃我们。我一想到我追随孤军,从昆明撤退到边区打天下,以及现在的奋斗,那些惨死在共产党,惨死在缅甸军,惨死在毒蛇口中的伙伴们的脸,就浮现在眼前……”

直到1982年,柏杨才实地走访了笔下的这块土地,写作《金三角?荒城》,在台湾《中国时报》连载,感动无数民众,募得新台币300万元,帮助泰北。2004年2月,孤军的后裔全部获得泰国国籍,在泰国落地生根。纪念孤军这段历史的“泰北义民文史馆”新近成立,馆前有一块石碑,上面刻了柏杨亲笔书写的一句话:“一群被遗忘的人,他们战死,便与草木同朽;他们战胜,仍是天地不容!”

异域》_后记_转载于网络 - 文学作品阅读

首页

异域后记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