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篇 高岗在东北
第二十二章 “政治活动家和军事家”
东北解放不久,东北局及政府、军区机关于1948年12月移到沈阳,对中国第一个大解放区的政治形势全面地施行控制。在以高岗为首的东北局领导下,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合作共事,建立巩固的政权,经受了考验。根据党中央和毛泽东主席的指示精神,高岗及时提出:“经济建设是压倒一切工作的中心任务”。他说,要完成这一艰巨的历史任务,没有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没有强有力人民民主专政的制度和强大的国防力量,经济建设目标不可能实现。于是他带领东北党加强政权、国防、教育与党的建设。高岗是“卓越的政治活动家和军事家,他领导东北建设,蒸蒸日上,已成为全国的一面旗帜。”(见建国初出版的《新名词辞典》)。
一、强化东北人民政权
高岗在政权建设上,主要抓了政权职能转变,即由战争转为经济建设;抓了人民代表会议制度,大力发扬民主,加强人民民主专政;抓干部作风转变。
东北在解放战争时期,通过建立各省联席会议(后改为行政委员会),行使政权职能,为东北解放和建设做了大量有益的工作。东北局曾经作出决定,在适当时期召开人民代表会,成立东北人民政府。
1949年3月,东北局和东北行政委员会决定,将原来的9个省,合并建立为6省4市,重新建立的省有:辽东、辽西、黑龙江、松江、吉林、热河;4个直辖市是:沈阳、大连、鞍山、本溪。重新划分省市行政区划,更集中和加强各省市领导,提高了工作效能,并为正式成立东北人民政府创造了条件。
为东北人民政府制定施政方针。新中国诞生前夕的1949年8月下旬,东北地区召开了第一次人民代表大会,成立了东北人民政府。高岗代表东北局向大会提出了东北人民政府的“施政方针”的建议。在建议报告中指出:中国人民解放战争,在党和毛主席领导之下,已经根本打垮了国民党反动统治,现各路大军正在西南、西北扫荡残敌,全国解放已为期不远了。
他说,解放战争的目的,就是为了打倒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及其代表——国民党反动派的统治,“建立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这个国家是依靠工人阶级,团结农民阶级,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及其政党,在共产党领导下,对帝国主义的走狗即地主阶级和官僚资产阶级及国民党反动派实行专政,对于人民内部则实行民主制度。这是“如同布帛菽粟一样地不可须臾离开的东西,对于胜利了的人民来说,是个护身法宝,万万不可弃置不用。”
东北是全国最先获得全部解放的地区,消灭国民党反动派,封建地主以及官僚资产阶级,推翻反动统治的任务,业已基本完成。在这个时候召开东北人民代表会议,“正式成立东北人民政府,是东北人民的一件大事。”“有系统地有步骤地进行政治的、经济的、军事的、文化的建设。”高岗说:“这是即将产生新东北人民政府的任务”。要“动员组织一切能劳动的人民,以大力从事经济事业的恢复和发展,以支援全国解放战争的全部胜利,为全国工业化创造有利条件。”并从而逐步改善与提高人民生活,以巩固与建设新东北。巩固与建设新东北的任务与争取全国革命彻底胜利的任务必须密切结合,并使“前者为后者服务”。由于东北资源丰富,交通发达,工业基础高于全国,它对支援全国战争胜利,创造全国工业化的条件所负担的任务特别重大与艰巨,“我们必须担负这一伟大而光荣的任务”。
高岗在施政方针的建议报告中,强调指出,东北全境解放,粉碎了中外反动派奴役东北人民并利用东北以挑拨国际战争的迷梦,但帝国主义与国民党反动派及东北内部封建残余势力对他们的失败是不会甘心的。他们将继续进行各种可能的捣乱破坏来反对东北人民。“我们必须提高人民的警惕,彻底消灭反动派的残余,镇压反动派的捣乱,以保证建设工作的顺利进行。”
高岗专题阐述了“政权建设进一步民主化”的方针,指出:“为了强化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除继续肃清反动派的残余,镇压反动派的捣乱与坚决贯彻保障人民言论、出版、集会、结社、信仰、居住、身体的自由,实行男女平等,以及保护遵守人民政府法令,进行正当职业的外国侨民外,今后必须进一步地贯彻政权建设的民主化。”“人民代表会议是人民政权的基本形式。”他要求三万人口以上的城市应立即建立人民代表会议制度,县区村则在今年秋后建立,省人民代表会议早日建立。“一俟条件成熟,这种人民代表会议即可执行人民代表大会职权,成为各地的权力机关,选举各地人民政府。”要“纠正任何忽视人民代表会议制度的错误观点。”
在政权建设中,东北“精简政府组织”,减少层次,实行简政,加强集中统一,使政府更密切与各阶层人民的联系,改变城市中区、街政权组织,提高干部质量,培训工人、农民、妇女、知识青年中的先进分子,参加政府工作。他对干部提出:“发扬为人民服务的、艰苦朴素的作风,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克服各种无组织无纪律、贪污腐化以及脱离群众的官僚主义等现象”的要求。“要建立人民监察制度,加强人民对政府的监督作用。发动人民检举各种渎职乱纪现象,并向之开展坚决斗争。”他还强调了“与党外民主人士长期合作,是党的政策”的问题。他说,在这个问题上,“既要反对无原则的迁就主义的态度,又要反对妨碍党与党外民主人士团结的关门主义或敷衍主义的态度。”
高岗在报告中对东北人民政府在经济建设、文化教育、国防建设、公安政法和民族平等等方面的施政方针、政策和今后三年任务以及完成任务的措施都作了详尽阐述。与会全体代表对高岗的报告进行认真讨论,并一致拥护和通过。这个施政方针报告,完全符合后来全国政协会通过的《共同纲领》的精神,作为东北地区在恢复时期的纲领性文件贯彻执行,加强了政权建设,推动了东北经济建设及其它各项工作日新月异的变化。
9月,高岗主持召开东北人民政府委员会,做出关于政府整编节约的决定,提出发挥积极性、创造性,提高工作效率,节省人力财力,明确各级人员的任务和职权,实行专业化,工作手续简化,改善会议制度,加强政府职能转变,适应经济建设的需要。
东北地区在“施政方针”的指引下,各地区在建国前就普遍召开人民代表会议,并建立了人民代表会议这一“根本制度”。通过人民群众酝酿选出自己爱戴、信赖的人民代表作为群众的代言人、使者,代表人民选举出高效能、精干的、廉洁的、统一的人民政府,对全国解放迟的地区做出示范。
1949年冬,在东北局和人民政府召开的农村工作座谈会上,高岗针对一些县、区和农村对建立人民代表会议制度不够重视的现象,突出强调“普遍召开县区村人民代表会议或人民代表大会,巩固农村人民民主专政。”他说,要认真贯彻执行中央人民政府和东北人民政府的指示和有关条例,目的是进一步巩固雇农、贫农与中农的密切团结,发展生产,加强对地主阶级的专政与一切明的或暗的坏分子作斗争,在农村中应以贫雇农与中农、新富农及乡村其他劳动者的亲密团结为基础,团结农村的知识分子,小作坊主、商人,组成农村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应通过县区村人民代表会议改进农村干部的作风,密切政府与人民的联系。“一切要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那种以为‘民主了,就不好办事了’的观点是错误的,要认识人民代表会议就是上司”。
谁是革命的力量,谁是革命的对象?是政权建设的首要问题。他对农村阶级斗争作了具体分析并提出正确斗争策略。强调区别对待的政策,“具体情况作具体分析,没有区别就没有政策。”他说,对被打倒的地主阶级,要加以具体分析,以便决定正确的对策,以现况看,公开进行破坏、杀人放火的是极少数,对这种人必须依法给以严厉的制裁。另一部分地主,心怀仇恨,但不公开进行破坏活动的,而转入秘密特务活动,这种人虽然也很少,但对我们危害甚大,我们应提高警惕,加强公安保卫工作,有计划地进行隐蔽的斗争,找到其线索,予以逮捕法办。还有一种人,虽然心怀不满,见大势已去,只好勤劳生产,等待时机,这是目前地主阶级的多数,对于他们之中表现好的,个别找他们谈话,给他们指出正确道路,鼓励其安心生产,过好日子。
他指出:“人民代表会是人民的权力机关”,要改变一些地方“以党代政”的现象。人代会不仅是布置工作,而是讨论决定工作的。改正某些干部轻视代表的现象,改变党代表会与人民代表会不分的现象。人民代表中的党员最多不超过一半。人民代表会着重讨论人民赞成我们什么,反对什么,展开批评。“农村干部要参加生产,领导生产”。他在会上表扬了农村干部领导生产、带头生产的模范干部的先进事迹,批评了个别“党群干部成天跑,政权干部尽填表”的现象。
东北地区各级人代会议对于经济建设发挥了巨大作用,而经济建设的发展,同时也促进了群众积极性与民主生活的发展,加强了人民政权的巩固。高岗在1950年10月1日《东北日报》上发表《实施共同纲领的伟大一年》纪念文章对人民代表会议给予极高评价。文章说,东北各省、县、区、村普遍召开了人代会。在这些人代会上,发扬了民主,贯彻发展生产这一中心任务,解决了城乡生产中许多重大问题,调整工商业政策,调整公私关系和劳资关系,促进城乡交流等均有成就。
高岗的文章说:人民政权的巩固与发展,是同经济建设的前进与胜利分不开的。东北经济建设发展的实际情况证明:在人民民主政权下面,人民经济的发展,有着无限广阔的前途,各种成份的经济分工合作、各得其所、并互相密切结合,“如果片面强调国营而忽视私营,或者片面强调私营而忽视国营,各种社会经济都不能获得发展。”
文章最后号召:全东北人民团结起来,在毛主席的旗帜下,把我们的经济建设推到新的胜利,从而巩固我们的国防,保卫祖国的边疆,反对美帝国主义侵略者,维护世界的和平。
二、殚精竭虑建设国防
东北地区是建国后受美帝发动侵略战争威胁最大的一个地区,解放全国的大后方,一下变成保家卫国的最前线。国防建设在东北党政军的任务中显得特别重要。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用枪杆子巩固政权,是高岗着力的头等任务。美帝国主义在中国实行扶蒋反共政策彻底失败,美国出钱出物出枪,蒋介石出人、出力打输了之后,他们不甘心失败,和一切反动派一样,循着捣乱,失败,再捣乱,再失败,直到灭亡的规律,步日本侵略中国的后尘,于1950年6月,悍然发动了侵朝战争,妄图以此为基地,“遏制共产主义”,作为“缓冲地区”然后占领我东北、华北,再达到侵略全中国进而威胁苏联的目的。1950年夏秋之交,中央军委及时作出了加强东北边防的决定。东北局、东北军区立即根据据中央军委的决定,着手组建边防武装力量,以应对突发事变。
加强国防军正规化建设。东北地区在东北局和东北军区的正确领导下,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从1945年冬由东北境外调进10万多部队为骨干,到1950年夏秋除入关作战一百多万军队外,东北仍保持了一定数量的武装力量。东北当时约5000万人口(包括冀东、热河),占全国人口总数的十分之一,参加军队达160多万人,占全国军队三分之一,歼灭国民党军将近三分之一,解放地方三分之一。这支部队在解放战争中发挥了重大作用。
高岗在组建这支强大的军队中,付出极大心血。1949年5月1日,他在沈阳人民纪念“五一”节大会上说:“经过三年来翻天覆地的英勇斗争,我们已经消灭了美帝国主义装备的国民党反动派在东北的一百零八万军队,肃清了地主阶级的封建统治,解放了全东北,并欢送了一百多万子弟兵——英勇善战的东北人民解放军入关,配合华北人民解放军消灭了华北的敌人……”现在中国人民和人民解放军的任务就是奋勇前进,迅速地把国民党残余势力打扫干净,“把革命进行到底,解放全国人民,建立独立的、自由的、民主的经济繁荣的新中国。”
东北人民解放军在辽沈战役胜利后,遵照毛泽东主席的命令,马不停蹄,挥师秘密入关,出敌不意,突然包围了山海关、秦皇岛、唐山等城市,打响平津战役。高岗到华北前线参与平津战役的决策和部署。平津战役胜利后,这支部队乘胜南下作战。
1950年,这支部队的一部分又折转回到东北,担任保卫东北边防的任务,监视美帝的行动。党中央出兵朝鲜的命令下达后,在彭德怀司令员率领下入朝作战。这支部队在为解放东北乃至全国,在抗美援朝,保家卫国战斗中,不愧是一支“英勇善战”和“战无不胜”的军队。
东北野战军主力入关和南下作战后,高岗注意克服一些人的“太平观念”,仍十分重视国防武装力量的建设。1949年春,他科学预料并针对美帝的侵略野心,向部队发出号召:“我们的武装部队的同志们要学习政治,学习技术,学习文化,掌握技术,使我们的部队不仅成为有高度政治素养的,而且能成为掌握先进技术的部队!以便更加有力的消灭国民党残余反动势力,与随时警惕向我们进行偷袭的以美帝国主义为首的制造侵略战争分子。”他的意料50年就出现了。
东北局发出纪念“8.15”四周年的通知,指出全体人民和一切工作者,必须加强爱护人民军队,改进优待烈军属的工作,继续努力发展生产,提高工作效率,支援全国解放战争,迅速消灭国民党反动派残余势力,争取早日解放全中国。
四野入关后,东北驻扎武装力量较少,东北军区报经中央批准又组建10个独立师,加强了武装部队。1949年8月,在东北地区人代会上,高岗代表东北局明确提出:继续“加强国防建设建立正规军队”的任务,他说:“我们在东北已赢得了和全国即将全部赢得反对帝国主义及其走狗国民党反动派的战争的胜利,但他们是绝不甘心的,因此我们绝不能因胜利而放松人民军队的建设,相反,我们要加强它。”“首先担负起建设正规化国防军的任务,籍以保卫国家,保卫和平,保卫经济建设,镇压反动派。”
在正规化国防军建设上,高岗提出六条具体方针措施:(一)加强现有部队,增设各种特种部队,使我们的军队迅速正规化并逐步近代化。(二)在军队组织上确定正规编制与制度,加强各级军事组织,克服游击习气无组织无纪律的残余。(三)加强现有军事学校,学习苏军建军经验,提高干部质量,掌握现代战争的技术。对部队实行正规的军事训练,加强文化与技术教育。(四)加强政治工作,提倡爱国主义和英雄主义,提高与发扬指战员的阶级觉悟与战斗意志。(五)加强人民武装的组织与教育。(六)各级政府要注意荣军与退伍军人的安置,组织他们就业,从事生产,贯彻实行政府优待军属烈属条例。
这六条举措,为东北地区全境解放后正规化的国防军事建设指明了方向,确定了方针政策,提出具体要求和奋斗目标,指导东北国防部队和人民武装建设,保卫和巩固了东北边防,保卫了东北经济建设和社会安定。
1951年针对美帝发动的侵朝战争进而侵略中国东北的扩张野心,高岗提出“进一步建设强大国防力量”的任务,他说“有了强大的国防力量,才能保卫整个国民经济建设顺利的向前发展”。“要更加壮大我们的国防军,训练新的技术兵种,加强我们空防与海防,有计划地训练公安武装和民兵,改进我们的后勤、军工、卫生的建设,以适合于现代化的国防军的需要。”
他在东北人民政府委员会上郑重指出:“中国人民在长期的反帝斗争中充分认识了:没有强大的国防就没有一切。”他说,当帝国主义还存在的时候,那种离开国防需要“埋头建设”的愿望,事实说明是一种完全不合实际的空想。“我们必须大大地加强我们的国防,在一切工作中保持清醒的头脑,以忘我的勤劳和勇敢,充分发展国防与经济力量,完成全国解放,并随时准备粉碎美帝侵略者及其走狗对我们祖国的任何挑衅,巩固我们伟大的祖国。”“必须了解:我们的国防力量愈强大,我们的经济建设成果,我们所致力争取的和平事业,才愈有保障。”他向东北各级组织号召:进一步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加强反帝爱国统一战线;我们的一切建设事业与工业基点的建设,必须从国防需要出发;我们的生产成果必须优先分配给我们的国防军与国防建设的需要;一切为了加强国防的动员工作,必须与发展生产密切配合起来。我们坚决相信,在毛主席的领导下,东北人民一定能够完成巩固国防,发展经济的任务!
1951年2月20日,出席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了《惩治反革命条例》。高岗等各大区领导汇报了本辖区的工作。在镇压反革命斗争中,东北军区党委在高岗主持下,于1951年4月初作出了东北军事系统内镇反工作计划,报告毛主席。毛看后非常高兴,他认为“这个计划很周密恰当”。遂批转各大军区“注意研究,作为参考。”5月21日,毛泽东批转了东北军区党委关于在军事系统进行镇反和清理工作的指示,明确指出:“这是根据最近中央指示而规定的方针和办法,除时间一点外,各区均应当照此办理。”
东北地区根据毛泽东批示和高岗的指示,1951年把国防建设列为头等重大任务来完成,取得辉煌成就,有力支援了抗美援朝战争,进一步巩固了国防,保卫了经济建设高速发展。
高岗对人民空军的组建作出了努力。早在1941年元月,中央批准在陕甘宁边区成立航空学校(对外称机械学校)。高岗对此极为重视,他带领中央军委委任的王弼校长到安塞县选择校址,勘察机场并开始筹备建校工作。是年春招收60多名学员,他亲自去讲政治课,关心学校衣食住等学员生活,要求衣食供给优待。后半年由于国内外形势变化,航校停办,学员转入抗大学校。
1945年10月,王弼、常乾坤随着边区大批干部到东北,在民主联军和各级党政组织的协助下,将缴获日本的破旧飞机和航空器材收集起来,开始筹办航空学校。1946年3月,我国第一所航校在通化正式恢复。将原延安航校和新疆航校学员吸收校内为骨干。常乾坤任校长,王弼任政委。四平保卫战后,国民党军向北推进,通化吃紧,航校移到北满牡丹江畔,后又迁到东安,高岗亲自主持航校的选址和迁移。1946年夏他到东安视察时专门和吴亮平等座谈航校迁入东安的有关事宜。1948年春航校又迁回到牡丹江。1949年3月,东北军区决定航校迁到长春。5月,中央决定正式改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航空学校,仍归东北局、军区领导。
中国共产党有了第一所自己的航校,短短几年被迫连续搬迁几次,飞机破烂,机场设施残损,航空骨干不足,器材奇缺,艰苦困难可想而知。但在东北局、东北军区的领导下,在当地党委、政府和人民的积极支持下,航校全体人员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延安精神,历经千辛万苦,克服了重重困难,长起了飞翔的翅膀。到1949年10月,已经培训出飞行员、机械员、领航员等各种航空技术干部500多名。这是新中国的第一批航空人员,为后来组建人民空军奠定了基础,培养了骨干。
1949年夏,中央正准备召开全国政协筹备会时,国民党空军于5月初轰炸了北平南苑机场,引起了中央极大重视。周恩来、高岗专门找航校常乾坤、王弼研究了首都防空的任务。8月中旬,第一支作战小分队进驻南苑机场,担负起首都防空的任务。
开国大典在天安门上空出现的一支由17架各式飞机组成的空中机群就是东北航校培训出来的,接受了毛泽东主席等中央领导的检阅。
三大战役结束后,航校领导根据东北局、东北军区指示,组织力量到全国各地搜集器材、招揽人才,增强东北航校的教字设备和骨干力量。中央和东北局把过去在国民党搞过航空的人员调到东北航校工作,让他们学以致用,发挥专长,为新中国服务。东北局为航校制定了办校方针和有关具体政策。高岗对航校领导当面指出:对日本和国民党过来的一些专家、技术人员在政治上信任,工作上支持,业务上放手,生活上关心,使他们全心全意为航校建设尽心尽力,为组建人民空军做出贡献。他亲自到航校视察,解决航校的困难,并指示有关部门全力支持航校。
1949年3月8日,参加党的七届二中全会的中央领导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任弼时等,听取了高岗和东北航校负责同志的汇报。毛泽东站起来高兴地说:“了不起,了不起。过去在延安办不到的事情,今天在东北办到了。你们为今后正式建立空军做好了准备工作”。随后,中央电告东北军区并高岗,决定在沈阳成立航空局,人员由东北航校中抽调。3月底,在高岗亲自领导下航空局成立,常乾坤任局长,王弼任政委。沈阳的“飞机城”由此而得名。
7月,刘少奇、高岗访问苏联期间,毛泽东电示他们向斯大林提出协助中国建造空军的问题。代表团向斯大林转达了党中央和毛泽东的意见,并提出购买200架飞机和代培飞行员的要求。斯大林一向认为毛泽东从未到苏联学习过马列,是“农民领袖”,听说要建空军大吃一惊,他痛快地答应了。他说中国现在提出组建空军已经晚了,早一年搞,空军可以参加中国南方战役。高岗介绍了航校已建立几年的情况后,他更为中共领导吃惊,更高兴了,认为中共是成熟的,干部是有水平的。他说对中国空军支持要尽最大努力。
斯大林支持组建空军的情况反馈国内后,毛泽东即给周恩来等写信要组建空军。并建议购买飞机和派人到苏联学习空军业务,连同现有空军组建一个攻击队掩护渡海作战,准备1950年夏季夺取台湾。根据高岗推荐,毛泽东的决定,周恩来立即召见刘亚楼并责成由他提出组建空军的有关建议以便研究。刘亚楼曾在苏联军校学习过并参加过苏联卫国战争,1945年随苏军进入东北,后任四野参谋长,对东北航校熟悉,他是负责组建空军最合适的人选。
随着解放战争的胜利前进,缴获了一批飞机、器材,接收一些机场、航空工厂和大批人员。1949年11月11日,空军司令部正式成立,任命刘亚楼为司令员,肖华为政治委员。
中国人民海军、空军主要领导都从“四野”里选拔的。
这都与林彪、高岗提议有关系。在苏联的大力帮助下,哈尔滨、锦州、沈阳、济南、北京等地方创办了六所航校,在牡丹江还专门建一所培养运输机空地勤人员航校。苏联卖给中国434架飞机,及时派出800多名专家来华培训飞行员,成为新中国空军的“助产婆”和启蒙师。
东北局全力以赴,支援空军建设的经费成了压倒一切的重点。
1950年2月,毛泽东访问苏联回到沈阳接见东北党政军领导时,他听了高岗汇报后,特意询问了航校的情况,并说:“希望再接再励,早点把翅膀练硬,飞出新中国空军的军威。”
航空工业局在沈阳期间,航空事业发展计划等大事都由高岗亲自敲定并要求各部门积极支持。高岗任国家计委领导后,在他提议下,航空局并入国家二机部归计委直管,1953年9月27日,高岗召集二机部部长赵尔陆带航空局主要领导和苏联顾问到东郊民巷8号高岗住地汇报了1951年提出的三至五年计划实施的阶段情况、原料不足问题和将航空工业计划列入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意见等。朱德、李富春、王秉章、安志文和一机部、冶金部、化工部负责人参加听取了汇报。高岗听汇报后表示同意修订后的航空工业五年发展计划,并说:“第一,大力支持;第二,有力就要用尽;第三,汁委将召开会议解决此次会议上提出的问题。”朱德高兴地说:“我这年纪还能不能看到我们自己制造的战斗机?”苏联专家说:“能看到,不久就能看到。”
国家计委在高岗主持专门会议上研究航空工业问题,并将修订后的计划列入第一个五年国家计划。到1954年,我空军共组建起29个航空兵师,20个团,飞机达3000多架,我军拥有强大的空中力量。高岗对海军建设非常重视,53年11月下旬,听了肖劲光汇报并确定了三至十年的建设规划。
先辈老将在长期革命战争中,东打西战,枕戈待旦,出尽精力,元气大伤。徐向前总参谋长经常有病疗养,聂荣臻代理总参谋长,抗美援朝中总参任务太重,也劳累病休。1952年朝鲜战线稳定在三八线一带,彭德怀从前线回到北京治病做手术,病愈后留京工作,毛泽东让他主持中央军委工作并兼任总参谋长。彭知道军委特别总参工作最繁重,自己年事已高,应该选调一个年轻力壮的人担任。他向毛泽东推荐由高岗兼任总参谋长主持军委常务工作合适。并讲了高岗在军队工作方面许多优点和经验。毛泽东说,你净说他的优点,就没有缺点嘛?现在要进行大规模经济建设,任务很繁重,我就让高岗抓经济工作,搞经济要比搞军队更能发挥他的作用。从林彪推荐高岗出兵朝鲜挂帅,彭德怀推荐兼总参谋长,可见高岗在军事上还有两下子的。
1953年秋,彭德怀请高岗向在京军事系统干部作形势和五年计划情况报告,受到军队干部赞许。
随着大规模经济建设启动和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执行,军队正规化、现代化建设也紧跟实行。
党中央决定在年底前召开军委扩大会议,有关军事系统高级干部参加。会议任务:总结过去几年来军事工作经验,决定今后军队正规化、现代化建设的总任务、总方针和建设的道路;研究讨论军队实行“三大制度”(即兵役制、薪金制、军衔制)改革和军队编制、军事训练,加强党对军队的领导等重大问题。会议筹备工作由主持军委工作的彭德怀负责。毛泽东召集高岗等军委有关领导讨论彭德怀主持起草的大会报告初稿时,高岗认为报告稿“思想性、政治性不强”,使人听了有松散感觉……毛泽东表示也有同样感觉。
彭德怀很佩服高岗思想敏捷,政治性强,对毛泽东思想领会深,跟得紧。在延安时期,在东北局、军区和负责抗美援朝抓后勤以及调到中央工作期间,高岗多次主持起草重要文件、报告、讲话,受到毛泽东的欣赏和赞扬。他具有军事才干、知识和经验。这次军委扩大会议是建国以来参加人数最多,内容最广的第一次重要会议,高岗是军委副主席,由他主持修改报告稿更恰当。于是彭借机又次想把军委日常工作推给高岗,便建议让高主席主持修改报告稿。毛泽东看出彭的用意,在报告初稿上批示:“以彭为主,高岗参加修改”。毛泽东又次没完全同意彭的意见。
高岗在初稿的基础上亲自动笔加以修改,有些段落是重新写的,突出了新时期军队正规化、现代化、革命化和政治性、思想性、组织纪律性特点和新意。大会报告后使与会者受到很大鼓舞,报告作为国防建设、军队建设长期贯彻执行的文件。报告里明确规定把军队建设成世界上优良的正规化、现代化革命军队,并指出现代化军队建设中,长期、经常的中心工作是政治教育,训练部队,特别是干部的教育、训练。这就把军事教育、训练提高到了军事中心工作地位。随后又决定成立军事训练部。部队按照会议确定的总方针、总任务,在军队建设尤其是在政治建设、军事训练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使部队面貌发生了根本变化。
以劳养武,劳武结合。东北的国防军,发扬了延安精神,既是一支保卫边防的武装部队,又是一支发展经济的生产队,普遍实行劳武结合,采取“边训练、边抗美、边生产”,既增加部队收入,又减轻了人民的负担,军民关系鱼水一般。
1950年春,东北军区召开第一次部队生产会议,布置了部队生产建设任务。高岗司令员提出“自给三个月粮食的任务”。各个军区和边防部队,根据高岗的号召和军区会议精神,紧急动员春耕准备,修盖草房500多间,组织牲畜5000多头和1200多辆大车、汽车,装运肥料、种子和农具等3700余万斤,购买肥田粉240万斤,豆饼40余万斤。军区和部队领导深入生产第一线,具体领导生产,及时研究解决技术问题。党团员带头劳动,到5月已适时播种水稻等早秋作物40多万亩。部队除开展粮食生产外,还大办工商企业,组织工程队发展工副业生产。各部队根据本地区的优势,建立供销社,办砖瓦厂、加工水产品,开粉坊、豆腐坊,办养猪场,从多方面增加副业收入。一大批建筑工程队,开挖、修理水渠和筑防洪堤坝,搬动近亿土方,保护了大量农田。工程队还承包国家基建工程。驻沈阳部队承包浑河灌溉工程,奋斗20天,完成近10万土方,保证6万亩水稻用水,获得东北币38亿元。驻本溪、抚顺等地部队包修铁路、公路、水渠等,既增加了部队收人,又解决交通建设,保证农田用水。驻长春部队包修了一条公路,获得200亿元工资,解决了部队的生活福利费用,大大减轻人民政府的负担。部队通过生产劳动,虚心向群众学习,向群众请教,拜老农为师,既帮助生产,也学习了农作技术,使军民关系更为密切,出现军学民,民学军,军教民,民教军,互教互学,亲密无间,取长补短,共同前进的局面。部队把学习文化,学习政治,学习军事和劳动生产紧密结合起来,取得又劳又武又文三丰收。东北群众看到部队搞生产,惊奇地说:“自古来,当兵,从来没见过当兵的也种粮,真是人民的子弟兵。”
新中国的第一个生日,沈阳市近百万人参加盛大庆祝活动。会场威武雄壮,主席台挂着毛泽东主席像,两侧大幅标语: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中央人民政府万岁!高岗全副武装,骑马检阅了陆军、海军、炮兵和摩托部队,各兵种以高举毛泽东主席像为先导,以崭新的军容军貌接受了检阅,显示了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显示了东北强大的武装力量。在美帝发动侵朝战争并将战火烧到东北边界之际,阅兵式起到了积极作用,对东北军民鼓舞极大,对美帝及其走狗是一次示威。
接受检阅的还有一支耀武扬威的坦克部队。我军坦克部队是东北首先创建的一支现代化部队。高岗为我军创建炮兵、坦克部队注入大量心血。早在延安时期就建立了炮校。抗战胜利后炮校搬到东北。高岗到东北后,始终重视炮兵部队的建设,多次指示部队和地方政府收集破旧坦克和炮及零部件,并规定收集任务。1946年在战场上首次缴获的几辆坦克,经炮校师生员工精心修整拆配,在炮校的基础上成立了炮兵部队,后建立了炮兵纵队。坦克部队在我军历史上首次参加了锦州战役,发挥了重大作用,随后又参加了天津战役。
高岗素有“枪迷”之说,他向来对解放军、公安武装以及地方武装建设高度重视。高岗经常深入调查研究,总结军队、民兵的训练、教育的经验,不断解决实际困难问题,不断提高军事素质和政治觉悟。1950年后半年开始,东北各部队响应高司令的号召,掀起了大规模的学习英雄模范热潮,开展革命的爱国主义、英雄主义竞赛运动,大家纷纷树壮志,表决心,要在捍卫祖国、保卫世界和平的伟大事业中,贡献出一切力量,准备迎击美帝国主义侵略者。战斗英雄和模范单位针对美帝侵略野心,提出:“准备随时接受毛主席、高司令的命令,迎击美帝国主义的侵略。”通过学习英雄模范的竞赛活动,大大提高了广大指战员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进一步增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坚强意志。出兵朝鲜的命令一下达,志愿军迅速组织起来,如期入朝参战,连战皆捷,把美帝打得焦头烂额,在短期内把美国佬赶出三八线外,爬下求和。
注重地方武装建设和拥政爱民。东北军区在抓正规军建设的同时,十分重视地方武装力量的建设。到1950年冬,自卫队(即民兵)发展到几百万人,其中模范自卫队员达56万之众。这批地方武装力量都经历了解放战争的锻炼,曾出色完成过担架、运输、侦察、警戒和袭扰敌人的任务。东北解放后,这批地方武装继续执行维持社会治安,保护人民生产建设的任务。各地都建立起联防组织,坚持站岗放哨,配合解放军、公安武装清除残余土匪、特务,保卫了城乡秩序。东北大批主力部队出国后,地方武装协助解放军保卫边防,继续担任护路、护桥和护送从朝鲜下来的伤病员的任务,保障抗美援朝军用物资源源不断运往前线。
这批地方武装的日益扩大,不仅承担保卫边防,保卫地方安全和支援前线的任务,并踊跃参加解放军,向抗美援朝战争输送了大量兵员。他们又是生产建设的一支生力军,带头组织互助组、合作社,动员和带动广大群众走“组织起来”的道路,使东北地区互助合作运动发展很快,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
东北地区解放战争参军人数较多,全国解放后复员人数相对也比其他地区多。高岗对解放战争中作出贡献的荣誉复员军人照顾、关心备至。早在东北解放战争期间,就特别重视荣复军人安置、照顾,在书店里给荣复军人以九折优待售书,优先分好地、好房和牲畜,办学校和办企业优先安排他们学习和工作。各地普遍成立了抚恤委员会,办理荣军日常事务。
在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个春节,高岗、李富春等党政军领导,亲自给荣军和复员军人发慰问信,高度评价他们的功绩。慰问信说:“你们在伟大的胜利的中国人民战争中,创造了卓越的功绩,这种崇高自我牺牲精神和英雄气慨,是值得人民敬佩的,值得每个同志学习的。你们的荣誉,也是人民的荣誉,国家的荣誉。在这胜利的新中国第一个新春佳节之际,特向你们表示敬意,并致亲切的慰问。”他们在慰问信中向荣复军人提出新的要求:“新的伟大而光荣的经济任务,是战后压倒一切首要的任务。我们必须完成也一定可以完成。我们用自己的力量打垮美蒋反动派,就一定可以用自己的力量建设一个新中国。”他殷切希望荣誉军人和革命军人保持自己的荣誉和优良传统,不骄不躁,更加奋勉,努力前进,为人民祖国的建设继续努力。
为鼓励和表彰荣誉军人积极参加保卫边防和经济建设,支援抗美援朝战争,1950年冬东北地区首次召开荣军劳模代表大会,出席会议的荣誉军人劳模、英雄代表以优异的成绩向东北局、政府、军区汇报。
高岗在大会上作了热情洋溢的重要讲话。指出荣誉军人们在解放战争中,曾经以奋不顾身,自我牺牲精神战胜了敌人,为国家和人民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转业复员后,又在农村、工厂、农场、学校等各个工作岗位上成为劳动英雄和模范工作者,是人们忠实战士,是值得大家尊敬的。他在讲话中提出今后任务和希望。他还题词勉励荣誉军人:“积极工作,努力生产,热爱祖国,做人民的模范,永远保持与发扬你们的荣誉。”朱德总司令和总政治部、内务部等发来祝贺词。
《东北日报》在报道中称:高岗主席的讲话,给全体荣军代表带来了无限的安慰和鼓励,全体代表一致感到增加了无限勇气和力量,纷纷表示下定决心继续努力,创造更大的成绩,保持与发扬荣誉,以不辜负党和人民的爱戴与期望。
在陕甘宁边区毛泽东倡导和高岗领导发扬的拥军优属和拥政爱民的传统作风,在东北地区更加发扬光大。早在1947年,高岗主持东北军区行政工作时就强调发扬延安精神,开展大规模的拥军优属和拥政爱民活动,民主联军总政治部和东北行政机关发出指示,规定每年农历正月为军爱民、民拥军的运动月。几年来,通过这一活动创造了一种军民军政团结奋进、亲如鱼水的良好关系。仅在1948年底至1950年1月15日,东北各地慰问前方将士物品200多种,发出慰问信33万封,慰问袋20.5万多个,现金54.7亿元(东北币),送去猪7万头,粉条10万多斤,干菜122万斤、香烟645万盒,对前方将士鼓励很大。时至九十年代,中央举行“拥军优属和拥政爱民”50周年纪念大会,江泽民主席发表重要讲话,号召继续发扬延安拥政爱民,拥军优属优良传统,加强军民鱼水情关系。
同时注意褒扬革命先烈的工作,东北地区在解放战争期间发生过大的战役、战斗的地方都及时修建了烈士纪念塔和纪念馆、陵园,高岗、林彪等为纪念塔题词,缅怀烈士。高岗为哈尔滨、锦州、四平等烈士纪念塔、馆题词。如为四平纪念塔题写:“日月同光山河并寿人民战士永垂不朽”。他还为战斗英雄杨子荣等纪念碑题字,对于教育人民,激励指战员,启迪后人完成先烈未竞事业起了极大作用。
三、教育文化卫生斐然
为了相应发展文化教育卫生事业,巩固新生的政权,东北局和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方针、政策、措施和提出了具体任务。随着东北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的改善,文化教育卫生事业也取得高速度发展。
文化教育事业蓬勃发展。高岗深谙自古以来“武足以定国,文足以安邦”的治国之道。早在解放战争时期,高岗十分重视教育工作,使东北解放区的“教育工作日趋发展”,从学校到学生不仅数量增加,而且在质量上也起了重大变化,翻身的农民子弟纷纷入学。为适应工作急需,高岗指示在中学坚持学用一致的原则,设立基层干部培训班,训练一批农村建设的骨干队伍。中等以上的专业学校、学院根据经济建设的需要,设立农业、林业、牧业、采矿冶金业、机器制造业、电业、纺织、服装皮革业、食品业、化学等工业课程和班级,依据学员文化程度学制长短不等,结业后分配到适合学以致用的单位,使学有专长的人都有机会在新民主主义社会里发挥其“天才创造”作用。
东北党和政府把文化教育和经济建设放在同等地位。在发展教育中,同时抓了工人学习文化、技术和政治,成立工人政治大学和业余、夜校等。1949年3月,高岗在工人政治大学成立开学典礼大会上致祝贺词中,强调办工人大学的意义和任务。他说,过去的大学学生多是豪门子弟,工人是没有权利学习的。今天我们工人有了这个权利,是由于工人阶级多年来流血斗争所得来的。我们既有了自己的学校就应该努力学习,充实我们的政治、经济、文化与管理国家的知识,相信工人同志一定会努力完成学习任务。他指出创办工人大学“是要培养工人阶级自己的干部,来管理大城市,领导新民主主义政权。”这是政治学校,同时也是技术学校,组织工人学技术。今后,“一切城市里的学校都要注意吸收工人参加学习。”在工作中要注意培养工农干部,提拔他们,给他们以锻炼能力的机会,这样才能发挥自己的智慧。
1950年3月,高岗署名发出《关于目前高等教育工作的决定》,并在《东北日报》全文发表。决定对高等教育方针,提高高等教育的质量,工农知识分子的培养,俄文人才的培养以及招生计划、领导问题作了具体规定。决定指出,要贯彻中央人民政府和东北人民政府关于高等教育工作方针,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培养的干部应该具有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与高级文化科学技术知识,并掌握马列主义和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内容,使理论与实际相统一,使实际经验与科学结合。高等教育质量中心是制定教学计划与教学大纲,克服不结合实际的形式主义,有计划地解决教材,提高教师质量,改进教学方法,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与加强教育工作领导的中枢机构。
8月初,东北局发出《关于整顿高等教育的决定》,指出东北今后的中心任务转为经济建设与文化建设,培养大批建设人才,决定实行“精干与正规”的方针,建立统一的、正规的教育制度。
东北人民政府的施政方针对东北新民主主义时期“文化教育”的基本方针、任务作了明确规定。高岗指出目前文化教育工作的基本任务是:“普及新民主主义文化、宣传马列主义及毛泽东思想,培养革命知识分子及工农干部,为发展生产与国防建设服务。”“要为建设社会主义培养人才,靠大老粗建不成社会主义。”
为了实现上述任务,高岗强调要有计划有步骤地发展高等教育,培养各种建设人才,特别是工业人才,同时注意改进中学教育;普及国民教育;开展工厂及农村中的文化卫生运动,逐渐扫除文盲。
高岗说,高等教育应根据精干与正规化的方针,统一专科以上学校的教育任务和招生计划,中等学校应根据今后经济建设和高等教育及小学师资的需要改善师资,提高教学质量。小学应予考虑劳动人民子弟入学方便,在自愿的原则下奖励人民自力兴办,由政府统一规定课程和学科,并加以领导。他还要求培养与提高各级教师水平,团结改造旧有教师,责成教育部门到关内聘请大批有知识有经验的教师到东北。他强调要尽可能改善“教师的生活待遇。”
他对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提出加强学习的任务,要求机关建立学习制度,以达到改造思想和改进工作之目的,“开展对工人、农民的社会教育,培养劳动观念,遵守纪律,爱护国家财产,勇敢保卫祖国,警惕中外反动派破坏阴谋,注重卫生健康等新国民教育。”他强调学习宣传苏联建设经验和成就,中学以上学校设俄文课。当时,在苏联技术经验的影响下,东北出现学俄文热。
在繁荣文化艺术方面,高岗强调坚持贯彻“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方针”,加强文艺为经济建设服务的作用,开展工农群众的文艺活动。他多次强调要加强东北地区文艺组织领导,组织文艺工作者及团体深入实际,创作富有思想性与艺术性的作品,奖励优秀作品,加强文艺工作者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开展文艺工作的批评与自我批评。
东北地区在以上文件、讲话精神的指导下,随着经济建设的高潮的到来出现了文化教育高潮,人民对文化的要求日益增长,学校、学生大幅度增加。到1950年,高等学校达到41所,学生达到3.5万人;中学比1949年增加106%,学生发展到16.7万多人,比上年增加38%,教师增加43%,工农班的学生达5千多名,这是过去从来没有的;小学达到36807所,学生457.6万人。1951年和52年,学校学生大幅度增加,小学生达到553万余人,中学生44万余人,高等学校学生为1949年的4倍半,质量不断提高。
为了适应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需要,东北从1950年开始开展大规模的业余文化教育运动,普遍举办了工农速成中学和冬学、识字班、工人夜校,掀起了工农学习文化高潮,提高了投身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本领。参加长年业余文化学习的农民2百多万人,上冬学的每年保持5百多万人,农民自己兴办的民校上学学生3万多人,职工业余夜校4千多处,学员达40万多人。还有2.3万多学员参加军事学习和国防建设。
到1952年,全区76%的学龄儿童人学,参加学校学习和业余学习的、上冬学的人数总共近1200万人,占东北总人数的22%,这在东北地区是史无前例的。
为发展教育、文化,东北人民政府根据高岗主席的指示,在极度困难的1949年就拿出22.5万吨高梁作为教育经费,照顾大量公费生,优待烈军属和照顾工农子弟。此后逐年增加教育经费。同时,还派出大批人员到苏联等外国求学、深造,为国家培养了一批栋梁之才。李鹏、邹家华、谢绍明等就是由东北派往苏联学习的。
为了掀起文化建设的高潮,1949年12月东北地区召开文化代表会议,高岗很重视文化艺术的潜移默化的作用。会议期间,高岗到会作报告。他首先肯定了东北地区几年来无论文学、新闻、出版、戏剧、音乐、美术、电影、摄影、舞蹈及文艺工作者都是有成绩的。接着指出东北已经进入了新的经济建设的阶段。号召全体文艺工作者挺身向前,发挥自己的天才与智慧,迎接文化建设高潮。他在说明东北工作的重点后,号召六百多位代表及全东北的文化艺术工作者,“积极参加新东北的建设”。他说经济发展了,群众的物质生活提高了,“文化与文艺工作才有可依靠的物质基础”。为此,高岗向文化工作者提出五点要求,要为工农兵服务,培养新意识形态,加强文艺战斗性,要参加实际运动,互相团结和学习。
会议根据高岗讲话,认真讨论了迎接文化建设的高潮问题,各省代表发言,介绍了各省开展文化运动经验和贯彻高岗指示的打算。会后全区出现文化艺术建设高潮。东北广播事业是全国发展最早最快的地区,1952年在吉林省九台等县建立了有线广播站,属全国第一批县广播站。高岗指示东北新华书店为陕甘宁贫困地区赠送了大批书籍。
卫生事业取得辉煌成就。东北人民政府认真贯彻“卫生工作为经济建设服务”的方针,大力开展卫生医药和防疫保健事业,提倡保护母亲、婴儿与儿童的健康,团结与改造旧有各种中西医医务人员,使“东北地区的卫生事业已有辉煌成就”,人民健康水平日益提高。从1952年春起,全区普遍开展了群众性的爱国卫生运动,起到了移风易俗和改造社会的作用。
伪满时期,东北地区的卫生事业很落后,国民党占领东北后只管压迫剥削人民,不管人民健康,卫生事业更加糟糕,疫病猖獗。解放后,东北人民政府大力发展人民的卫生事业,1952年医院比1950年增加45%多,卫生所增加了23%,卫生人员达8.3万多人。全区县、旗都建立了医院和卫生院。大部分地区设立了卫生所,卫生教育也有很大发展。几年来,高等医学院培养出3439名医师,大大超过军阀、日伪和国民党34年(即1915年至1949年)统治时期所培养医师总数(326名)十倍多。中级卫生技术学校也比敌伪统治时期增加三倍以上。培养了数以万计的中级医务技术人员。这些高级和中级的医务人员,深入工厂、农村,发展人民卫生事业。东北地区的国营制药工业,生产了大量现代化的药品,供人民治病保健需要。医学图书出版社出版近百万册医学书刊和宣传卫生知识的通俗读物。
厂矿的劳动保护和劳动卫生条件得到改善。在工矿企业中,普遍建立了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迅速发展了防疫医疗机构,医务人员配备齐全。安全设备和保健福利大大改善,广大职工享受着免费治疗和各种福利,职业病和灾害损伤大大减少。
妇幼保健组织的普遍建立,保证了母亲、婴儿和儿童的健康。几年来,在农村发展了1.5万多个接生站,改造了4万多名旧接生婆,推行了无痛分娩法。解放前,农村婴儿死亡率高达50%——60%,1952年降低到13%左右,普遍建立托儿所,并建立了儿童卡介苗和各种疫苗的预防接种。
解放后短短几年,东北人民政府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各级政府设置各种传染病防治机构,采取有效措施,基本防治或制止了传染病。为扑灭地方病,建立了地方病防治研究机构,系统地进行防治工作,地方病大大减少。“这是卫生事业的一大胜利。”
针对美帝使用的灭绝人性的细菌战,从1952年起,全东北地区普遍开展了爱国卫生运动,这又是一次有重大意义的移风易俗的卫生教育活动。它改变了旧社会几千年来遗留下来的不重视卫生的坏习惯,大大改善了环境卫生和提高人民的健康水平。在运动中,根据高岗提出的“人人动手,户户动员”的号召,大张旗鼓开展了灭鼠、灭蝇和打扫垃圾运动,出现了很多的无鼠区、无蝇街、卫生模范组织和卫生模范村,城乡的面貌焕然一新。据1952年《东北日报》报道称:东北人民政府在辽阳地区的刘二堡进行检查52户人家,从室内到室外,从厨房到厕所,从猪圈到粪堆,一共找到60只蝇子。四平市郊区立业村下了近千个夹子,结果只打到1只老鼠。长春市小南岭过去被称为“大粪屯”,现在成了卫生模范村。沈阳市清除了积累20多年的垃圾堆。机关和厂矿执行了“人民卫生日”的制度,经常保持环境的清洁。爱国卫生运动提高了人民的防疫卫生知识,城乡患病的比例较过去大大减少。美帝侵略者所进行的细菌战,在东北人民广泛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的情况下,遭到彻底失败。
四、增强党的执政能力
高岗在东北党的建设上主要抓了以下几项工作。
加强党的领导。解放后,加强党对新东北的领导,根本问题是加强党的自我建设,巩固执政地位,增强执政能力。高岗在主持东北局工作期间,十分重视这个“根本问题”,经受了严峻的考验。他有权力,也有胆识,头脑清醒,办事果断,被称为“在大是大非问题上是说一不二的铁腕人物。”有人说他大是大非“抓得很紧,小事不多过问”,“发动群众拼命干”。在人事上坚持任人唯“贤”、唯“能”是用的原则。1949在重新划分省市和成立新省市委时他首先选调一批得力党员干部充实加强了各级党的领导班子,重视了发展党员工作,加强和巩固东北党的领导力量。
随着形势发生了巨大变化,东北党所处的环境和地位也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党从领导战争夺取政权时期而进入了“集中全力进行经济建设的新时期”。特别是新中国成立后,一个由被压迫、被取消、被围剿、被屠杀的“不合法”在野党,变为一个执政党,这是中国共产党和全国人民长期流血牺牲奋斗的结果,党的执政地位确立之后,共产党能够更直接、更广泛地联系群众,宣传教育群众,直接通过和依靠政权贯彻执行自己的纲领、路线、方针和政策。
但是,环境和地位的变化,也为共产党执政带来了新的考验。东北党建立得比较迟。早在三、四十年代建立的东北地下党组织遭受伪满的破坏,日本军队的反复扫荡,有的被杀、被关,有的叛变投敌,有的逃亡苏联,幸存下来的不多了。“8.15”前东北就没有党的组织了。
东北中共党的统一领导机关从1945年9月才建立,党的组织是在东北解放战争时期发展起来的,到1950年底,党员达到60多万,党支部3.6多个。1949年以前,东北党的中心任务是领导全区人民,打败国民党的军队,消灭土匪,用武装夺取政权。东北党在完成这个任务时,无疑付出了巨大代价。高岗从陕甘宁边区创造和建设到东北解放战争的长期革命斗争中,担任党的领导职务,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他在毛泽东身边担任领导工作近十年,倍受毛泽东的赏识、器重以及培养教育。他在东北长期主持东北局和政府军区工作,取得新的更丰富的经验,掌握了更多和更高的领导艺术。在东北局领导下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在解放战争、经济建设、抗美援朝中,发挥了核心领导和先锋模范作用。
但是由于党的任务发生根本性变化,党的工作重点由武装斗争转移到经济建设,党的地位由自卫转变为领导地位,要团结一班人,带领人民建设经济,巩固国防,解放生产力,无疑比解放战争时期更艰巨,更复杂,需要长期的艰苦的努力。何况,东北地区又是长期以来封建军阀统治的地区,日伪统治14年,是典型的殖民性质的经济,如何进行改造、恢复和建设,如何率先变为全国的工业化基地,对党政军大权集于一身的高岗来说,是一个十分困难、十分艰巨的历史任务。
他是全国6个大区唯一的集党政军权于一身的一个,要完成这样艰巨而光荣的任务,把东北作为“试验区”,“建成像陕甘宁一样模范的区”,为全国经济建设做出榜样,“把东北建设成为工业化的出发点和重要基地,”又是缺乏经验的。他虽然在陕甘宁边区根据地领导过经济建设,但那是在敌人封锁的局部的环境下进行的,规模很小,程度很低,内容也非常简单,地域也不大,不足200万人,其复杂程度和东北几千万人、几个省的经济建设,特别是与工业化建设任务是不能相比的,已有的经验远远不足。在新的形势和任务面前,对高岗和东北党政压力很大,也是严峻的考验。正如毛泽东同志说:“严重的经济建设任务摆在我们的面前。我们熟悉的东西有些快要闲起来了,我们不熟悉的东西正在强迫我们去做。”这就需要东北共产党人从头学习,进行一场新的试验和探索,共产党的领导和全体党员必须比过去具有更高的水平,才能担负起这个历史任务。高岗曾说过:“在东北经济建设面前,是存在着严重困难的,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原有的经济基础的殖民地性质,原有的工业设备又遭受了敌伪的严重破坏和战争的创伤,在恢复和改造的过程中,必须不断克服缺乏资金、缺乏装备、缺乏技术、缺乏干部,特别是缺乏经验的困难。”
为了适应新的经济建设形势,克服经验不足的困难,加强干部作风转变和建设力度,警惕干部蜕化变质、居功自傲、争荣誉地位,从1949年以来,他主持制定《关于在职干部学习的决定》,亲自领导高级干部学习毛主席的《实践论》和《矛盾论》等哲学著作,作出加强企业党委干部、工会干部的决定。
由于革命胜利,大批干部进城,有些人脱离实际,脱离群众,做官当老爷,腐化、堕落,闹名誉、闹地位、闹待遇,要官要权,违法犯纪蔓延。新中国成立的前夕,针对不良现象,1949年9月8日高岗在东北干部会上发表了《荣誉是属于谁的》讲演。他针对东北干部在新形势、新任务的面前“使不上劲”,“缺乏象在土改与战争时期那样高涨的热情与劲头”,甚至有个别人因和平环境和城市生活的影响,“走向堕落和腐化”等情况,全面阐述了经济建设工作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和提高全党干部革命事业心的必要性。他指出“没有全党与全体人民的非凡努力,没有一种新的气象、新的劲头与新的事业精神,要搞好这一工作是不可能的。”要求党员:干部“树立对于当前具体的革命进取心与钻研精神,拿出自己的全部精力与智慧,发扬高度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兢兢业业,克服困难,完成国家与人民的重托。”他说,我们共产党人是具有翻天覆地伟大理想的,是自觉的献身于革命事业,党的事业“高于一切,统治一切”。
接着,高岗对东北党内干部情况分为积极努力的,按步就班的、不求进步的三种类型进行分析,特别对第三类型“不求进步、不研究改进自己的工作,好讲求名誉、地位,计较物质享受”的干部进行严厉的批判。他明确地指出,共产党员应该认识荣誉、地位“首先应归之于工人阶级,归之于人民大众。”“人民大众是历史的动力。我们革命与建设的荣誉,首先是人民大众的。地位与物质待遇的提高,也首先是人民大众的。只有人民大众有了地位,提高了地位,我们共产党员也才有地位可说。我们的革命与建设,是要使人民大众获得更好又更高的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如果不去努力发展建设事业,从发展建设事业去一步一步地使群众的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向上改善,使群众首先受到革命与建设的果实,如果不首先关心人民大众的物质生活,而只关心我们个人物质生活,如果不首先关心人民大众的衣食住,而只关心自己的衣食住,那么,对于我们共产党人来说,就完全是可耻的,是可鄙的堕落。”“只有人民大众获得荣誉、地位和物质待遇之后,我们方可说到共产党干部与非党干部个人之间的荣誉、地位和物质待遇的问题。”
高岗说,共产党人追求的目标,是在任何岗位上把工作搞好,把全部智慧、能力贡献给人民事业,而不计较个人得失。要懂得大多数人民的最高利益就是党的最高利益。至于“荣誉”,那是人民根据你对于整个事业的贡献而给予你的鼓励,“地位”是人民给你的责任,“物质待遇”是人民根据你贡献给的酬劳。
高岗的这个讲演在东北地区引起很大反响,长期作为党内外干部和整党整风的必读文件,对于加强党的建设,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培养、教育、提高干部素质,树立正确的荣誉、地位、待遇观,增强党的战斗力和克服一些干部享乐、腐化作风起了极大作用。
党的作风建设。党夺取政权后,东北党组织有很大发展,但几乎全部党员是1945年冬以后特别是东北全境解放以来发展的,有相当一批党员进了城并担任了东北一级和省市的领导,作了“大官”,环境、地位和生活都发生了很大变化。高岗针对进城后确有些干部“纷纷然”“昏昏然”的情况,把《甲申三百年祭》列为高干学习文件,要高干按照毛主席“小胜即骄傲,大胜更骄傲,一次又一次吃亏,如何避免此毛病,实在值得注意”的教导,要求各级组织联系本部门工作,联系个人思想实际,进行对照检查,克服“骄傲腐化”现象。东北军区等文工团还编演《李闯王》剧,到各大城市和部队演出数百场,对于防止“骄傲腐化”,提高干部素质反响很大。
为了巩固革命胜利,进一步改善党员干部的工作作风,加强党与人民群众的联系,担负起国家经济建设和争取财政状况的好转的重任,党中央在1950年5月决定在全党全军范围内进行一次大规模的整党整风运动,严格整顿全党作风,首先是整顿干部作风,并向各中央局、分局、省市区委发出指示。
东北局根据中央的指示,于6月发出整党工作指示。要求在中央总的领导下,进行一次大规模的整风运动,严格整顿全党作风。首先整顿县以上包括主要财经、企业单位,然后整顿一般党员干部作风,经过一年来的学习整风和各级人代会、党代会,在思想作风上有显著进步。
但是,新的经济建设任务,要求党的执政水平更高、更密切联系群众,更全面地贯彻执行政策,领导更加深入具体,党的组织性纪律性更加严密起来。指示还指出,在胜利与和平环境中,有部分老干部滋长骄傲自满的情绪,大批新党员、新干部存在许多不纯的思想与作风,主要是各级领导干部存在的若干错误思想作风,严重地影响了党与群众的联系与障碍着党的政策之贯彻。主要表现在:脱离群众的命令主义和形式主义作风;缺乏政策观点;缺乏整体观念的本位主义;批评与自我批评没有开展,原则空气淡薄,有些干部利用职权压制党内外民主,少数党员干部追求享受,贪污腐化。
7月1日,在建党29周年那天,东北局召开党员干部大会,高岗在会上作了整风动员报告,题目是《密切与人民群众的联系》。参加这次整党动员会的有东北局、东北人民政府、东北军区和各省及直属市党的主要干部千余人。
他在报告中指出,我们的党已经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者和领导者了。为了完成党所面临的建设任务,按照中央决定,东北局已发出整党的指示,在全党全军内开展一次大规模的整风运动,来检查我们的工作。根据同各部委和省市负责同志座谈和东北局已派出干部调查的情况,具体指出各主要工作部门目前存在的严重毛病。他说,主要是在实际工作中缺乏“政策观点,群众观点和民主作风”,一些同志以功臣自居的骄傲自满,随之而来命令主义、形式主义以及拒绝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恶劣倾向,这些问题的产生又很久得不到纠正,是同高级机关中某种程度不同的官僚主义分不开的。
他指出:“现在我们的党是领导国家政权的党,我们党在人民中威信很高,我们的一言一行,都在人民群众中发生很大的影响,”如果不去掉这些恶劣作风,对于人民和国家的建设事业危害程度是可想而知的。
他明确指出,我们这次整风就是为“搞好经济建设”。要为经济工作来整顿作风,不是脱离当前实际或从书本出发抽象地去整顿党的作风。我们认真来一次全党检查工作的运动,主动地揭发工作中特别是经济建设工作中的各种毛病和缺点、错误,检讨阻碍我们工作前进与影响党和群众联系的根源。他号召各级党的领导机关和全体同志,不要满足于已有的成绩,要认真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来检查各部门工作,解决问题,以整顿党的作风,切实改进工作中思想作风上的缺点错误,进一步发挥全党同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把全党首先是主要负责同志的政策水平提高一步,把党的工作作风加以整顿,更加发挥全党的积极性与提高党的纯洁性,使全党的同志明确而负责地站稳自己的工作岗位与东北全体人民紧密联系,搞好东北经济建设及其它建设事业。这就是我们这次整风的基本目的。”
他说,我们的目的是要大家警惕,不要因胜利冲昏了头脑,要继续兢兢业业,检查工作,承担错误,加以改正。他指出当前带普遍性的有:一是党内政策贯彻与政策教育不够,二是钻研业务与精密计算不够,三是满足于现有成绩,四是官僚主义态度。这是整风重点要解决的问题。
他强调指出,这些问题的发生是与“旧社会的影响分不开的。”他说,我们的事业发展很快很大,“新党员新干部大量增加,党还没来得及对他们进行系统的教青,而老干部对于今天这样新的巨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工作又缺乏经验”,一些人习惯过去的一套。我们党的领导机关未能有系统地给以政策作风的教育,及时检查与总结工作,致使这些问题未得及时解决。他要求每个部门,每个同志,对自己的工作进行严肃的检查,反对一般化的检查,要一个一个发现与研究政策、党务的具体问题,并一个一个解决,不是清谈一番了事。在方法步骤上,采取由上而下,抓首脑,抓领导,先把领导机关与领导干部整好,再整中级机关和中级干部。对下层干部,他说主要是帮助他们总结工作,从而锻炼与提高他们,不懂的东西,帮助他们学会;群众不喜欢的东西,帮助他们去掉,“培养他们联系人民群众的工作作风”。方法上广泛发扬民主,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
东北地区整党工作,在东北局指示的指引和高岗的动员下,各地从1950年7月份陆续展开。结合贯彻中央第一次组织工作会议决议,先行在工厂、农村、机关、学校、企业抓了46个试点,取得经验,培养一批干部,然后全面展开。
东北整党运动一直贯穿在三反、五反运动之中,联系三反实际整顿党风。高岗抓住执政党在建国初期自身建设这个根本问题,采取多种办法,加强了党的作风建设,提高了战斗力,经受住了严峻考验。
党的理论建设。在党的理论建设上,高岗主要抓了两论(《矛盾论》和《实践论》)的学习教育,提高了党员和干部的马列主义和毛泽东思想理论水平。
曾有人说,东北经济蒸蒸日上,是靠“两论”起家的,不无道理。东北地区在1950年就在工业系统开始《实践论》和《矛盾论》的学习。当时针对建设工业化缺乏经验的实际,根据高岗的指示,东北地区带着建设工业的问题学习《实践论》、《矛盾论》,武装了干部的头脑,提高了实践的勇气,树立了实践第一的观点和抓主要矛盾的思想,解决了许多的实际问题,促进了工业的发展。
1952年11月《人民日报》发表了《高岗领导东北学习矛盾论》的报道,说高岗亲自组织和领导东北局的高干学习毛主席的《矛盾论》等哲学著作,他多次参加学习和讨论会,其他领导在他的带领下,林枫、张秀山、张明远、李卓然、凯丰、王鹤寿、顾卓新、张维桢、马洪、刘芝明等同志,并有各部局委的处长等30多人,都积极参加学习。
干部学习《矛盾论》是在学习《实践论》的基础上进行的,是紧接着伟大的“三反”运动之后,各级负责干部普遍要求加强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同志著作的情况下进行的。在高岗的领导下,这次学习有效地推动了东北一级机关和各省、市机关干部的理论学习,提高了干部的执政水平、政治水平和思想水平。高岗在领导学习矛盾论的过程中,具体地运用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在学习开始时,高岗要求每个参加学习的同志首先反复学习原著,求得领会原著的精神实质;然后结合当前实际工作情况,联系干部的思想认识,提出问题,按照矛盾论的观点展开讨论。对每个问题既要反对不着边际、庸俗的乱联系“实际”,又要反对只是死抠概念,硬钻名词,在文字上打圈子。他说这两种学习方法都是错误的,都不应当采用。
东北局负责干部对矛盾论学习,正是按照高岗指出的学习方法进行的。在学习讨论会上,根据各部门学习小组结合其他业务所提出的问题,着重讨论了当前东北农村中的矛盾问题,当前工业建设中主要矛盾问题,“三反”、“五反”运动所表现的矛盾形势和斗争方法问题,国营工矿企业中“工会和行政的立场一致”的问题,以及我国当前国内阶级关系上和与帝国主义的关系上的基本矛盾问题,中国革命成功的内因和外因等问题。
高岗在领导学习中,是一步一步地引导大家对各个问题作深入学习、研究。首先让大家把各种矛盾摆出来,进行分析研究,使大家了解各个矛盾的各个方面,然后联系起来加以对比、考察,找出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再进一步讨论解决矛盾的方法。这样就使每个参加学习的同志能较为深刻地去体会毛泽东同志的革命辩证法,同时对当前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的办法有更为明确的认识。
高岗在组织学习时,是采用领导与群众相结合的方法,将东北局负责干部的学习与各部委的学习紧密结合起来。东北局委员除参加局小组学习外,还亲自领导本部的处、局长一级干部的学习。东北局的学习小组实际上就成了各部委学习小组的核心,推动和领导了各部门的学习。在每一次学习讨论之前,高岗要求东北局机关党委在本单位组织负责干部进行酝酿漫谈,提出问题,开展争论;然后把讨论的主要问题或者经争论而没有解决的问题提到东北局的学习组讨论会上,经过充分讨论并求得一致的认识后再拿到各部门的干部学习讨论会上去研究。这样,各部门的学习小组为局核心小组的学习讨论作了必要的酝酿和准备,而局核心小组所讨论和解决的也正是各部门学习小组的同志所要求解决的或认识不清的问题。这样就使上下结合起来,使东北局的学习核心小组对各部门的学习上有了具体指导。高岗指出:不仅在工作中要随时集中和分析群众的意见和经验,求得思想上的一致,然后贯彻下去;在学习中,也要按照这一方法进行领导,这样才有可能弄清问题的实质,使干部认识达到提高。
由于高岗的领导,东北局负责干部认真进行了矛盾论的学习,就推动了东北局、东北人民政府各部委的理论学习。各部门在其负责同志亲自领导下都成立了学习小组,而且比较认真地和有领导地进行了理论学习,特别是东北局办公厅、宣传部和东北人民政府工业部、公安部等单位学习效果较大。同时,各省、市委在东北局的指导和影响下,也采用了这一方法,由省、市委书记亲自组织学习小组,进行了《实践论》、《矛盾论》和毛主席其他著作的学习。
高岗认真学习和认真领导学习的态度也引起了各级干部对政治理论学习的重视。他名符其实地担任东北局的学习小组长,经常仔细地阅读毛主席的著作和参考有关资料,为了准备讨论,他有时亲自找几个同志漫谈。高岗模范地遵守着学习制度,每次讨论会他都准时出席,仔细倾听同志们的发言,并对每个讨论的问题作具体的明确的总结。
东北地区的理论学习在高岗的亲自领导和东北局学习小组的带动下,取得很大成效,大大加强东北党的理论建设工作和干部队伍的建设。通过理论学习特别是“两论”学习,干部们提高了理论水平和思想水平,强化了“实践第一”、抓“主要矛盾”和“矛盾主要方面”的观点,以及巧妙运用内外因关系改进了工作方法,干部的政治积极性也因之大大增强了,领导上的方针、政策更容易贯彻了,上下的步调一致了,为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工作大造了舆论,解放了思想,武装了头脑,真正达到“党风正,纪律严,政令统一”,极大地推动了东北经济建设日新月异地向前发展,带动和支援了全国的经济建设。特别是工业建设,支援了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
党中央总结和推广了东北高干学习理论的经验。《人民日报》根据东北的经验发表了《必须重视高级干部的理论学习》的社论,论述了高干学习理论的重要性、必要性,指出:“中央局一级的机关中已经出现了不少善于学习和善于领导学习的范例。我们应当要求所有高级干部都能向这些范例看齐,使我们的学习真正达到提高思想水平,改进工作的目的。”社论说毛泽东同志在1938年就说:“在担负主要领导责任的观点上说,如果我们党有一百个至二百个系统地而不是零碎地、实际地而不是空洞地学会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同志,就会大大地提高我们党的战斗力量。并加速我们战胜日本帝国主义的工作。”社论还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为完成经济建设的巨大任务,就必须努力学习理论,提高自己的思想水平,掌握事物运动的法则,从而获得预见的能力,否则我们就会眼光短浅,或者盲目冒进,或者固步自封,使工作受到损失,就有完不成任务的危险。东北人民政府工业部高干学习理论就是一个良好的例子。本报今天介绍了他们的经验。“东北人民政府工业部领导同志依靠抓紧理论学习来提高工作和干部水平的做法,是完全正确的,是应该推广的。”
《人民日报》社论认为东北学习理论的经验在于:“高级干部学习理论能否坚持的关键,在于主要负责干部的认识和决心。”领导“把它当作自己的领导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并以身作则地带头学习,坚持学习制度,学习就能坚持下去。”高岗从西北到东北坚决贯彻执行毛泽东的建党建政思想。他认为毛泽东是中国人民的大救星,把中国的解放、独立、文明、富强的希望寄托在毛泽东的身上,也许是所谓“山沟里的马列主义”把他们联系在一起了,都具有农民的儿子的特征,从过去公开发表高岗的大量文章、讲话中,每篇无不言及毛泽东的语录和观点,从他所引用的语录之恰当、得体,说明学得深,领会得透。高岗对毛泽东著作出版发行也是极为重视的,在建国前中央未建立统一的毛泽东著作出版机构的时候,在延安和东北经济极其困难的条件下,他就大量出版发行毛泽东著作《选集》和选读、单行本子。高岗担任东北局副书记兼秘书长后极为重视《毛选》出版工作,宣传毛泽东思想,他主动将这一问题提到东北局会上作出决定。到1948年底,东北书店出版发行毛泽东著作《毛选》共六卷,是全国出版《毛泽东选集》最早最多的地区。东北全境解放后他用毛泽东思想统一东北人民的思想和行动,真正做到学习毛泽东思想,宣传毛泽东思想,贯彻毛泽东思想,将其作为东北一切工作的指导方针,发挥了巨大的精神作用,收到不可估量的重大效果。在学习毛泽东著作的同时,注重学习苏联工业化、农业集体化经验和列宁合作社及斯大林集体农庄的论述和联共(布)党史等。
干部队伍建设。为了适应经济建设新时期,东北局和人民政府特别注意抓了培养大批干部工作,创办了工人政治大学、行政学院和各种中专、学习班等专门培养工农干部,同时在实践中发现、培养、选拔使用干部,重用人才。高岗经常指示各级党委、政府和工会都要重视这个问题,“用各种办法来培养、教育大批工人干部。”截至1952年,东北各级党组织根据高岗的指示,仅在工人中培养选拔了近10万干部,招聘专业技术人员9万多,加强了经济建设第一线的力量。在国营企业中选拔的干部,分别担任了厂长、矿长、科长、车间主任和技术员。这些干部思想进步,工作积极,又是生产能手,熟练技术操作,并且是历次运动中涌现出来的积极分子他们参加生产,领导生产,钻研业务,埋头苦干,密切联系群众,成为企业部门的骨干,创造了许多卓越成绩。还从旧政权,旧企业留用了一大批干部和技术人员,有的提拔为领导参与政权、教育和经济建设工作。
抓干部队伍建设是东北各级党委和政府的一项重要任务,1950年夏开始的整党和三反运动中暴露出来的问题,东北局决定培养40万干部。按照高岗克服“现用现找”的要求,各省、地、县有计划、有组织地根据生产需要进行培养、选拔干部,普遍建立积极分子和选拔干部后备名单,有目的地在实践中培养锻炼、考察,成熟一个提拔一个,改变了“现用现找”,盲目提拔,“滥竽充数”以及提拔起来不胜任的现象。公营企业按行业、文化程度分别办业余技术、政治学校、学习班、夜校等进行培养、训练。在培养干部中注意培养技术工人、生产能手。工业系统根据高岗的“提拔干部和提拔工人升级相结合”的指示,使提拔工人当干部后参加生产,为不断培养工人干部开辟了广阔道路。作为一个高级领导,对培养、教育和恰当使用干部的重视,是应具备的条件。
张秀山等老同志说高岗在选拔使用干部中,明确指出“德、才、勤、绩”选拔标准和坚持“任人唯贤”的政策,要“尊重知识,注重培训,尊重人才”,“用人不疑”,大胆启用能人,受到广大干部、群众的好评。这是东北工作进步快的一个重要原因。对所提拔的干部,先由领导提出初选名单,召开群众座谈会审查或个别征求意见,人事部门再作观察、修正名单,最后任命宣布。从1949年起至52年,东北给中央机关、华北地区、新解放区输送干部4万多人。
高岗在纪念新中国成立三周年的文章《迎接经济建设的新时期》中说:“有了建设的计划,还需要执行计划的人才。”他说,精确的资源勘察,正确的设计,施工、安装设备,需要大批具有“一定的科学水准的人才”。要管好现有厂矿和新建厂矿,还要有大批的“工业管理人才”。“因之,培养勘测人才、设计人才、施工和安装的人才,训练掌握复杂技术的各种技工,以及不断地提高企业管理干部的经营管理能力,是当前刻不容缓的事情。”高岗还指出:“技术干部和熟练工人,是决定工业建设成败的关键。”
高岗任东北一把手后,毛泽东主席对一些干部说,高岗是个“成熟的马列主义者”,要求听从他的领导。毛泽东亲自大量批转了东北恢复经济、工业建设、发展农业、三反五反等方面文件、讲话、文章,一直受到毛主席和党中央的重用和信任和支持。
总而言之,高岗主政东北一显身手,善抓大事,不拘小节,大刀阔斧,令行禁止,奖惩分明,充分展现他的建党建政建军建经济英才大略。在短短几年,他带领一班人把战乱频繁,土匪如麻,民生凋弊,工商倒塌的东北黑土地治理得样样在全国领先。农村土地改革,城市工商调整,工农商学纳入新民主主义轨道,工业连年翻番,商业繁荣昌盛,农林牧副丰收,文卫事业辉煌,国防力量加强,社会秩序安定,全区呈现一派“欣欣向荣,蒸蒸日上”景象。
东北地区过去饱尝封建军阀统治,日伪蹂躏。在解放战争时期从水深火热之中拯救出来,沐浴阳光,进入和平民主、安居乐业,经济腾飞的岁月。东北的粮食、军火、物资和人力源源不断支援入关作战的百万雄兵,给华北、南方大量调粮食、调钢材、木材、工业品,打破私商囤积居奇,稳定城市秩序;东北解放区首府——哈尔滨召集民主党派和人士协商建国国是,为新中国成立奠定基础;抗美援朝,保家卫国战争中,组织人力、物力运往朝鲜,全力支援志愿军又做出了重大贡献。经济建设中东北是全国建设的“试验区”和典范。
高岗对东北人民造福谋利,举世瞩目,业绩辉煌,载入史册。东北人民崇敬他,他的名字、荣誉和西北一样,家喻户晓。他的画像在机关、学校悬挂(建国初中央政府正副主席都挂大像),群众都可以在报纸、画报上随处看见,在新闻影片和广播中看见听见他那魁梧体格、着中山装,大背头,国字脸和嘹亮有力的陕北口音,东北人民心目中对他的印象、感情至深。东北人民得解放、富裕、安居乐业,发自内心感激他,敬重他,把幸福生活的账记在他身上,有的人知道高岗、盖苏文,不太知道毛泽东、李世民,有翻身农民竟然喊他“万岁”。高岗知道后,即令办公厅、宣传部坚决“制止”。他苦笑着说,陕北推翻明王朝的农民领袖李自成都不是万岁,我怎能是万岁呢。“中国只有毛主席一个才能呼万岁。”宣传部部长李卓然说,延安时期不是呼朱老总万岁,还有标语吗?听说南方呼周公(周恩来)万岁吗?这是个别翻身群众喊的。高岗生气地说:“群众喊也不行,坚决制止,这是政治问题,绝不能含糊!”拂袖而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