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阅读有话要说:点击屏幕中间,拉起控制栏,就会保存当前阅读位置。离开前记得先点下屏幕中间噢!

第十章 受命查处老熟人

第五十八节 日本人的阴谋

同治九年(公元1870年)十一月四日,天津机器制造局正式成立,李鸿章暂委沈保靖为总办。

天津机器制造局成立的同时,李鸿章又在大清河、北运河之间,择地兴造弹药库一座,用来储存弹药、成品机器。

机器局一应员弁,仍大多雇用洋技师,中国技师则全部从江南机器制造总局与金陵机器局奏调。该局规模虽不及江南局宏大,但也比崇厚原设之局大出几倍。

在这之前,李鸿章见直隶兵力空虚,京师只有神机营六千人十营,口外也只有黑龙江将军管辖的马队。直隶其他要地,只有几座兵站和粮草转运局,几乎无兵。

李鸿章至此才恍然大悟,当年张宗禹为何能在几个日夜的光景,长驱直入,直逼畿辅,致使朝野震动,两宫变色,归根结底,在于直隶防守太单薄了。

李鸿章经奏请,把裁撤后已转成经制之师的两万淮勇,分三批调驻进直隶各口驻防,又在口外添募一马队,聘洋人教练。同时设总粮台一处,分粮台十处。

为使粮道水陆畅通,他又将淮军万人调到大运河沿岸,挖濠筑堤,疏理河道,直到大小船只畅行无阻。他兼署北洋通商大臣后,为使通商、行政两便,又奏请添设津海关道,在天津专设衙门,希望办事迅速,不受地方约束。又仿照上海,在天津添设了税务司衙门。

李鸿章保举记名道、刑部郎中陈钦暂行署理津海关道,天津机器制造局总办沈保靖署天津税务司。朝廷一一照准。不久,总税务司赫德加委德国人德璀琳接署天津税务司。

李鸿章到直隶不过四个月,便拳打脚踢,施展平生所学,把死水一潭的直隶,治理得轰轰烈烈,大为风光,人气眼看着一天旺似一天。

到了年底,日本国特派使臣柳原前光抵京,向总理衙门提出通商请求。总理衙门依例禀奏两宫皇太后。慈禧太后着军机处拟旨,遍询各地督抚。安徽巡抚英翰力持不可,言称“恐贻后患”。

慈禧太后拿不定主意,让军机处把英翰的折子誊抄二十几份,分送各地督抚讨论。其实,说是让各地督抚参与进来,实际上主要还是看南北二洋的态度。

南洋通商大臣是两江总督曾国藩,北洋通商大臣是直隶总督李鸿章。对外洋请求通商事宜,南曾北李最有发言权,其他督抚态度怎样却无关紧要。

曾国藩正在假中,主意自然要李鸿章一个人拿。李鸿章没有忙着上折,他让随员把一应介绍日本国的书籍俱翻捡出来,一一阅看,又请教了一名英国人、一名美国人,二人把知道的都毫无隐瞒地告诉了他。

随着对日本的了解增多,李鸿章的想法渐渐成熟,他在上《筹议天津设备事宜折》的同时,又附加《遵议日本通商事宜片》,主张与日本通商。

李鸿章认为,日本与中国一衣带水,相距不过数日程,从元代开始,两国人民就有往来。李鸿章又说,国门洞开后,欧洲各国争相来中国取利,而日本并没有凑热闹,可见是真心想与中国交好。现在中国与欧洲各国都有往来,日本要求订约通商亦在情理之中,不该拒之门外,说不定两国关系好了之后,还能为我所用。

李鸿章甚至想利用日本通商这件事,向外国派驻公使,侦探别国实在情形,达到永远相安的目的。他认识到无驻外使节的不便,明确提出,驻外使节不仅能“以侦探彼族动静,而设法联络牵制之”,更“可冀消弭后患,永远相安”。

当李鸿章提出这一设想的时候,大清国满朝文武,甚至包括恭亲王在内,还远没有认识到这点。奏议递进宫去,自然遭到王公大臣的一片唾骂。但慈禧太后经与恭亲王反复论证后,最终还是同意了李鸿章的观点,认为与日本通商终究是利大于弊,答应与日本通商。

军机处按照慈禧太后的吩咐,专给李鸿章、曾国藩二人下了一道圣旨,特别指出:“因该国意向甚坚,业已令其特派大员,到时再与妥议。着曾国藩、李鸿章预行之妥筹,庶临时较有把握。”

李鸿章接旨后,考虑日使来华必先到上海,当天晚上就给江苏巡抚丁日昌递急函一件,让丁日昌委派署江苏藩司实授江苏臬司的应宝时,速到海关道衙门,借调日本与西洋各国所订之条约,并一一抄录;日使到沪后,着应宝时与海关道先行接待,会同办理,不准有丝毫差池。

第二天,李鸿章又把津海关道陈钦从天津传到保定,吩咐道:“两国订约非同儿戏,钤印签字之后的东西,是不能胡乱更改的,务须提前考虑周详,预为筹划妥当,方不致出现疏漏。本部堂已函嘱江苏应臬台办理接待之事。你回津后,要派员去与应臬台会合,相商办理此事。你还要进京去同文馆一趟,挑一名倭语明白的生员带在身边,以备急用。你从京师可以直接回天津,就不用来督署了。本部堂这几日要去大沽口走一走,查验一下炮台修复的事情。”

陈钦领命后,就进京去同文馆办理挑选生员的事。李鸿章紧锣密鼓地筹备着日使来华前的一切准备工作,但让他做梦都没有想到的是,日本国此次执意要与大清国签订条约,竟然是为了一场蓄谋已久的阴谋所作的铺垫!也就是说,大清国的朝廷完全领会错了日本国的意图。

日本是岛国,西隔东海、黄海、朝鲜海峡、日本海同中国、朝鲜、俄国相望,东临太平洋。国土由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四个大岛和三千余个小岛组成,面积约三十七万平方公里。绝大部分国民属大和民族,少数民族有阿伊努人等。

与大清国相比,日本岛是真正的弹丸之地。就是这个弹丸之国,从立国之初,便极具侵略和对外扩张的野心。明治维新以后,日本国面貌一新,日渐强盛,稍有国力便到西洋各国订造战船,大兴军备,随后便想将邻近的朝鲜半岛、琉球群岛及台湾岛掠为己有。但当时的朝鲜、琉球均是大清国的属国、属地,而台湾又属大清国领土。这三个地方,日本无论想攻其中的哪个,都不能不把大清国牵扯进去。日本国决定仿照西方各国的办法,打着订约的幌子,实是派人来大清国侦察国力、窥视动静,希望对症下药作出相应的策略。

同治十年(公元1871年)三月,日本国钦差全权大臣大藏卿伊达宗城,外务大丞兼文书柳原前光以及随行二十人乘船抵达上海。

应宝时按着李鸿章预先的指派,会同上海海关道带随员到码头恭迎伊达宗城一行,并安排进一家官驿住下。应宝时连夜向李鸿章及总理衙门通禀日本使团抵沪事宜。

第二天,伊达宗城郑重向应宝时提出,想带随员在上海各处参观。伊达宗城特别言明,要到军营和江南制造总局参观,以备回国后效仿云云。应宝时按照李鸿章事先的吩咐,婉言回绝了日本使团进军营的要求,只带他们到江南制造总局走了一趟。

在制造局的校炮场,柳原前光问东问西,还亲自验看开花炮的射程及效果等,显得极其虚心和兴奋。应宝时有问必答,毫无保留。

应宝时答话的时候,日本使团的部分人员,便拿出事先准备好的本子,将应宝时介绍的情况一一记录下来。应宝时不以为意,还在心里感叹:“这些倭贼,什么都不知道,真是可怜!”

十几天后,应宝时接到总理衙门的谕示,命其带上日本使团,登舟赶往天津去见李鸿章。伊达宗城、柳原前光等人站在甲板上,不时询问沿途炮台的位置及驻防情况。应宝时不明就里,均一一指明;有不知道的,他便开动脑子,含糊其辞,直说得伊达宗城频频点头为止。

应宝时自以为应变得体,其实正中了日本人的奸计,也为以后埋下了诸多祸根。

李鸿章率陈钦等人到码头迎接。他先让陈钦、应宝时二人,把伊达宗城一行送到驿馆歇息,并拨派了几名差官伺候。

伊达宗城却打开随带的护书,从里面拿出一份拟好的条约,递给李鸿章道:“本大臣前来,是奉天皇旨意,来同贵国签这份条约的。条约已经拟好,请贵大臣预为浏览一下,并呈请贵国皇帝陛下御准。”

李鸿章没想到日本人个子矮,性子却这般急,不由笑道:“贵国皇帝陛下着伊大臣前来订约,倒是选对了人。不过,修约之事关乎两国的命脉、前程,断非一见面便可办理,总须贵我双方坐在一起,反复计议,确无疏漏后,才可画押钤印。贵大臣递上来的这个条约,本部堂可以先拿回去看一看。至于何时商谈订约之事,本部堂请旨后才能知会贵大臣。贵大臣只管在驿馆好好歇息便是。”

伊达宗城等人只好进到驿馆里头,到指定的房间去歇息。

临行,陈钦特意把守在驿馆门外的两名侍卫叫到一旁吩咐道:“倭寇生性野蛮,最好打劫财物,你们两个可要看住他们,不要让他们到外面去。虽然皇上有旨,同意与他们订约,但我们却不能不预为防备。若他们走到街面上,忽然萌发恶念,潜到人家的屋子里去,杀人越货,本官不好向上头交代,你们两个也难脱干系。听本官的吩咐,把眼睛瞪大些,万莫生出意外。”他把日本使臣当成了倭寇。

两名侍卫被他一席话说得脸色顿变,顿时紧张起来。

李鸿章发迹史》_第十章_受命查处老熟人_第五十八节_日本人的阴谋_转载于网络 - 文学作品阅读

首页

李鸿章发迹史第十章_受命查处老熟人_第五十八节_日本人的阴谋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