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辑
杂忆台湾
到了台湾,亲戚要照顾我的“北京口味”,就领我到一家名叫“京兆尹”的小吃店去品尝台湾产的北京小吃。屋里的装修陈设,都模仿北京的传统风格。连桌椅也是仿硬木清代造型。看了一下菜单,有晶糕、芸豆卷、艾窝窝、奶酪和小豆粥。我各样都点了一份。心想能在台湾吃到地道北京小吃也是一喜。不料东西端上来一看,猴吃麻花满拧!晶糕是黑紫色的,芸豆卷成圆筒状,有一种东西下边垫着锡纸,中间一个白团,上边粘着个大红枣。我问侍应生:“这是什么”?她说:“这就叫艾窝窝!”我听了一笑,告诉他说我从小就吃艾窝窝,没见过这样的!夹起一块晶糕放进口中,味道比形状更不像晶糕,显然不是山楂做的。我说:“原来台湾的北京小吃是伪冒假劣。”亲戚就说:“这跟大陆的伪冒不同。这种伪冒在台湾倒是受欢迎的。您看,这不是满座吗!”我问为什么?亲戚就说:“台湾的北京人和在北京生活过的老人很多,走进这个环境,看到盘里东西的样子,就仿佛回到故土,对味道就不能那么较真了。不过做得地道的东西也有。比如苏州采芝斋的小食品,山东老兵卖的大锅饼,就比现在大陆原地出的还地道。”后来我就认真去品尝一次山东锅饼,证明此话不虚。深一步了解,才知道台湾是不产山楂,店家无奈才用草莓之类水果代替,原料缺乏,只能取个“形似”。做大锅饼的又都是山东老兵,干起这套活就有股又回到故乡和童年的快感,所以绝不偷工减料。来吃这个的,多是家乡人,要的就是这个家乡味。
我觉得台湾在有些方面(当然不是所有领域)保存的传统,比大陆还完整些。在那里,保持祖宗传下来的本色,是含有不忘根本,怀念故土的心理情结的。
很多台湾朋友,不论地位高低,操何行业,都爱说一句口头语:“我们中国人。”一位地位很高长者,谈起抗战时和我岳父并肩工作时的情况,叹口气说:“我们中国人真是苦难太多了,再不能那样,我们一起努力吧……”街头碰见个卖烤白薯的说山东话,我问他回过家乡没有。他说:“前几年回去过一回,把几年攒下的钱全花光,还没够打发人情的。三姑二婶,谁来看我也不能空着手走,临回来就剩下身上一套衣裳了。再回去还得攒几年。”我说:“回去也不一定非那么铺张嘛,这两年咱家乡也富起来了……”他说:“咱们中国人的脾气你不知道吗,回去一趟总得给自己家人争个脸面吧?我能说在台湾卖烤地瓜吗!”
这个口头语也用到谈论大事上。海基会的朋友热情招待我们,闲谈中大家对沮国的统一既有信心,又对进程迟缓表示忧虑。副秘书长李先生笑着说:“我很乐观。咀们中国人是聪明的,总能找到解决我们自己问题的办法!”
都是“咱们中国人”就省去少外交辞令和客套。大同之下,小异也有解决办法。即使是微妙的事情,互相一看眼神,就可心照不宣。访问一个主张统一的民间团体时,进得门去见会议桌上摆了件饰品不合时宜。我并不以为那是专为我们陈列的,但也不便迁就。主人让坐,我笑了笑站在原地没动,同去的一位同志说:“咱们是谈文学交流,还是远离政治好……”话没说完,主人马上会意,把那些饰物急忙撤了下去。
因为是第一次中国作家协会组团访台,许多在台的亲朋故友,都要趁机相聚,日程安排很满。白天参加集体活动,晚上再和亲友会面。这一来许多人就昼夜奔忙,不得休息。我也觉得不合情理,却又想不出好办法。主人尹雪曼先生却主动给我找台阶:“咱们不是要促进交流,增进理解吗?这亲朋之间的交流最亲切,理解得也最深刻,不能算私事,除去重要会议,一般活动还是准许请假的好。大家都能理解,不会有意见。”这两件事都不大,却看到了台湾朋友对促进交流,加深理解,互相体谅,携手共进的诚意。
“咱们中国人”在一起,心灵容易沟通。交谈起来热情诚挚,肝胆相照。台湾作家讲:“我们在发展经济过程中,一度忽视了文化、道德的建设,后患无穷,十年八年弥补不过来。你们现在搞经济建设,要记住这前车之鉴。别犯我们犯过的错误!”谈到文学现象时,他们又说:“台湾年轻一代,有人只强调文学的消遣作用,当作纯粹抒发个人情感的手段,这令人担忧。文以载道,寓教于乐,是我们中国的宝贵传统,丢不得。道的内容、标准,可以随时代发展而变化,而为文必须有益于世道人心这个原则不能变。娱乐的东西,也还要陶冶性情的。若把只要名利不讲良心的俗物当成青年模仿的偶像,中国人还有什么希望?也对不起祖宗!”这些话虽说的是台湾,但对大陆也有现实意义,作为提醒怕不算为时过早。
我确实看到他们在文化道德建设上的努力和成效,台湾当然也有追星族,但更惹人注目的是书店中读书购书的青年,在博物院热情服务的“义工”(他们业余来此服务,不取报酬),坐在故宫博物院地板上听讲解做笔记的小学生。
我在台南见到一对青年结婚,也穿礼服披婚纱,但是行礼后却赶到郑成功收复台湾的纪念碑前去拍纪念照。我故意问他们为什么要在这里照相,他们说郑成功是使台湾回归中国的功臣,当地人尊为“开台圣王”。在这里照相表示不忘根本。郑成功受降碑不远处就是清朝皇帝为他建的“明延平郡王庙”。尽管郑成功一生是坚决反清的,清朝皇帝还是为他建庙。可见“咱们中国人”向来讲究内外有别。不因内部纷争而影响一致对外,中国人是有原则讲分寸的。
台湾归来使我更坚信祖国会统一,中国会富强。因为两岸都为“咱们中国人”的大事操心,都为振兴中华而努力。10几亿人口,50几个民族的泱泱大国。还有什么困难是不能克服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