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阅读有话要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主题”可以切换皮肤和字体大小!

附录 人间佛国

柏拉图如果有可能会晤梁武帝的话,不知道会不会认为后者就是他心目中的“哲学皇帝”?至少看上去像是这样。梁武帝睿智、博学、很有些文学才能并且喜欢思考。他在经学方面曾撰有《周易讲疏》《春秋答问》《孔子正言》这样的重头作品,还亲自主编过一部巨大的《通史》,当然更少不了佛学著作。除此之外,史书记载他对阴阳占卜之学都钻研极深,并且一直到老都保持着良好的读书习惯。

梁武帝萧衍还在年轻的时候便表现出了出类拔萃的才俊风貌。当时的江南还是齐国的政权,萧衍出身名门望族,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晋身之阶对这些大族子弟来说是非常容易获得的,更何况萧衍才干非凡,见识高远,被提拔得也就更快。而在文人圈子里,他还和沈约、谢脁等人并称为“西邸八友”,而沈约和谢脁都是在整个中国文学史上出类拔萃的人物,萧衍能和他们齐名,可见文学造诣之高了。

不仅如此,才俊如沈约还极其推崇萧衍,认为萧衍将来必成大器,成就非凡事业。沈约相信自己的眼光,便全心全意为萧衍出谋划策,萧衍后来终结齐国政权、开创梁朝基业,沈约是出了不少力的——尤其是坑人、害人的主意,沈约真没少出,文人无行,可见一斑。

文化方面的特长远非萧衍的全部,他是个难得的文武双全的人才,在多次战争当中表现了非凡的军事才能,连江北英豪北魏孝文帝都对萧衍的战斗能力大为赞叹,告诫自己的部下说:“萧衍善用兵,勿与争锋。”

即便在晚年台城失陷、侯景大军杀入的时候,萧衍的表现依然令人惊叹:

侯景率五百甲士来见这位年老而失败的帝王。梁武帝面对强敌,神色不变,问道:“卿久在军中,很辛苦吧?”

侯景虽然是胜利者的身份,虽然身后扈拥着五百甲士,但在梁武帝的面前却汗流满面,不敢仰视。梁武帝又问了几句家常,侯景依然惶恐万分,张口结舌答不出话来。直到梁武帝问到近来的战争局势的时候,侯景才算找回了一些自信。

侯景回去之后,在亲信面前埋怨自己的不争气,大意是说:“我这个出了名的杀人王身经百战,什么样的场面没见过,今天却在萧衍面前畏首畏尾,连话都说不利索,真是帝王风范压得我喘不过气来啊!我以后再也不去见他了!”

梁朝萧家是中国历史上屈指可数的诗书帝王家,若论文化修养,除梁武帝萧衍之外,太子萧纲(就是后来的傀儡皇帝简文帝)也丝毫不亚于乃父。萧纲在被侯景囚禁之时,用荆棘在墙壁上题写文章数百篇之多,且有自序:“有梁正士兰陵萧世赞,立身行道,终始若一。风雨如晦,鸡鸣不已。弗欺暗室,岂况三光?数至于此,命也如何!”王伟在谋杀萧纲之后,见到墙壁之上文辞凄怆,深为厌恶,命人刮去,萧纲这些血泪文章后人便无从见之了。

而在萧纲之前,萧家还出过另一位卓越的文学人物,就是编纂《文选》的昭明太子萧统,后世有俗语说“《文选》烂,秀才半”,可见一部《文选》对后世的影响何其深远。萧统死得早,所以才由萧纲接下了太子之位。

而梁朝的下一位、也是最后一位帝王——平定侯景之乱的梁元帝萧绎(原来的湘东王),虽然性情狡诈刻薄,却也是位著名的嗜书之人。萧绎读书无数,藏书无数,连著书都堪称无数,诸如《丹阳尹传》《周易讲疏》《连山易讲疏》《筮经》等,著作等身,而且看来还是位易学占卜专家。在西魏大将于谨兵临城下的时候,萧绎自知不敌,却没有忙着逃跑,而是下令烧书,结果一把大火,把宫内珍藏的古今图书十四万卷毁于一旦。萧绎做了西魏的俘虏之后,西魏将士好奇地问他为什么要烧书,萧绎痛愤地说:“读书万卷,犹有今日,故焚之!”——看来真是爱之深而恨之切啊!

《南史》谓萧绎“聪悟俊朗,天才英发,出言为论,音响若钟”。萧绎从小便受到萧衍的喜爱,及年稍长,又“常自比诸葛亮、桓温”。至于读书,更是大大出名,《南史》谓他“性爱书籍,既患目,多不自执卷。置读书左右,番次上直,昼夜为常,略无休已,虽睡,卷犹不释。五人各伺一更,恒致达晓。常眠熟大鼾,左右有睡,读失次第,或偷卷度纸,帝必惊觉,更令追读,加以槚楚。虽戎略殷凑,机务繁多,军书羽檄,文章诏诰,点毫便就,殆不游手。常曰:‘我韬于文士,愧于武夫。’论者以为得言”。——看这架势,比什么囊萤映雪、悬梁刺股简直都不在以下。

读书本来绝对不是坏事,可从萧衍到萧统、萧纲、萧绎,读的书不是文章经典就是佛道经书,却唯独忽视了对帝王权谋之术的学习,学而不以致用,徒唤奈何!

萧衍开创的梁帝国在他自己的晚年里便已经走到了终点,而在萧绎一代彻底灭亡,其间并没有经过多长的岁月。灭亡梁朝的西魏军队并没有在南方占地扎根,而是大肆抢掠,把无数珍宝和数万男女百姓一路押回北方。这些俘虏之中有不少大家门阀子弟,却分别被配给西魏将士为奴为婢,不但一路之上受尽凌辱,并且还要准备迎接到达北方目的地之后的更为惨痛的人生。

孟子趣说1·用历史擦亮思想》_附录_人间佛国_九_转载于网络 - 文学作品阅读

首页

孟子趣说1·用历史擦亮思想附录_人间佛国_九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