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干校风云
“外国铁梅”姓孙
演李奶奶的是老丁,她嗓子好又有舞台经验,1940年代就是三野文工团歌舞队员,山东人,平时喜欢哼哼沂蒙山小调什么的,退伍之后在我们学校当干部。老丁对军宣队领导是一百个看不起。据她讲她在部队时什么首长没见过?什么兵团司令军长师长都知道她小丁。现在的军宣队,哼,是否参加过“解放战争”都打问号!但军宣队领导对老丁却很尊重,一定要请老丁“出山”演“红灯记”,因为这次演出是代表学校到教卫系统去汇报的,意义非同小可,由老丁这样一位老革命来演李奶奶是最合适不过了。
小蒋演铁梅。她1965年毕业于同济,在同济大学时就享有盛名,是同济第2号女高音。第1号女高音便是大名鼎鼎的朱逢博,当时在样板戏“白毛女”芭蕾舞中担任独唱。军宣队看来经过调查研究,挑选的人十分合适。
问题在于:唱民歌的老丁和唱美声的小蒋嗓子虽好,都只会唱歌不会唱戏,而唱歌和唱戏是两码事。
这就忙坏了来辅导“说家史”的“外国铁梅”了:她一句一句地教、一个字一个字地纠正、一个身段一个表情地示范,累得满头大汗。大家都目不转睛瞧着美人的示范,有人嘀咕:“外国铁梅”比样板戏中的“铁梅”刘长瑜演得好。(其实是比刘长瑜漂亮)印象之中京剧院还有人来辅导李奶奶的,不过大家都不注意,只专注“外国铁梅”。
老丁和小蒋在排练中产生了矛盾:老丁毕竟在文工团演过“兄妹开荒”之类的小歌剧,对身段、舞台站位什么的一教就会;小蒋只会独唱领唱,“身上一点没有”(老丁语)。“外国铁梅”只得一遍又一遍教,显得小蒋很笨。小蒋为此当众哭了,还对陪在旁边的未婚夫阿宽大发脾气(阿宽也是同事、数学教师)。此时“外国铁梅”乖巧地一声不响,而老丁却要求“继续排练”。在上琴师伴唱时,小蒋要琴师拉最高的音调(低了小蒋不习惯),老丁也只得定那么高。后来老丁诉苦:“她要唱这样高的音,我老婆子只得拼老命奉陪啊,我这是拼老命呀。”(老丁那时40多岁,已经自认为“老婆子”了)
老丁和小蒋都是自视甚高的人,演出结束后她们非但没成为朋友,见了面甚至互不理睬。
打那以后,“外国铁梅”成了一个衡量美女的标准。比如说有人见到谁的女朋友,会形容“差不多有‘外国铁梅’介漂亮”;也有见到的人会有异议:“好看是蛮好看格,不过嘛,还呒没‘外国铁梅’好看。”多年之后,路上碰到小许,她问我:“人家讲侬新结婚的老婆蛮漂亮格,是伐?有得‘外国铁梅’介漂亮伐?”
谁都不知道“外国铁梅”叫什么名字。有回初人兄和我去京剧院干校办什么事,碰到一个魁梧的光头大汉,我认出他是京剧院著名的花脸演员,我问他:“您是汪志奎吧?”
“喝!好眼力!”他显得很高兴。我说我看过“四进士”他演的顾大人,就在我们聊了几句之后,初人兄不失时机地向汪志奎打听:那位来我们干校指导演铁梅的青年演员尊姓大名?汪志奎的眼里掠过一丝笑意,他只回答了一句:“她姓孙。”
所以直到今天,我也不知道“外国铁梅”叫什么名字,只知道她姓孙。
干校的岁月是灰色的,还带着苦涩。然而“外国铁梅”、河面上的月光、路边草丛里的野花、风中沙沙作响的防护林树叶、海滩边的芦苇……都是抹之不去和干校有关的美好记忆,永远留在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