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阅读有话要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可以直接切换白天和夜间模式!

尾声 千古不朽

孔子死了,但至圣先师,业垂千古,孔子开创的人品情操、治国思想将与日月同辉,与天地共存……

弟子们在守墓期间,白天扫墓种树、哀悼,晚上就聚集在一起回忆、整理孔子的语录……茅屋里,油灯下,仲弓、闵损、子夏、有若、曾皙、子贡等五人盘腿对坐,曾子说:“大家把编辑先师语录的重任交给了我们,我们可不能有负重望啊。”

子夏说:“曾子说得是,我们应该趁现在大家都聚集在一起的机会,白天收集大家的回忆,晚上就在一起编辑。”

有若赞同地说:“就这样办。”

冉雍也表示同意:“现在守墓期间,大家都在一起,确实是回忆整理老师语录的好时机,我们就分工合作吧。”

闵子骞也说:“师兄弟们说得很对,难得聚集在一起,守墓这三年我门是得把先师的思想好好总结一下。”

曾皙又说:“我们要在语录中强调先师仁礼治国的思想及仁礼忠的品德。”

子贡慷慨地说:“大家努力写吧,需要的费用就由我支付。”

四人都抬起头感激地对子贡说:

“安葬先师,你已出了不少钱了,现在又要你出钱,真是太谢谢你了。”

子贡说:“这是我应该做的。”

孔子的弟子们守墓期间,整理编辑的孔子及其与弟子的语录,后来成为了影响中国伦理品德及治国安邦几千年的巨著——《论语》的蓝本,孔子的思想也跟《论语》一起永垂千古。

寒冬过去,春天来临了,大地新绿,桃杏绽开,孔子的杏坛内硕壮的杏树下依旧坐着学生一排排,传来读书声阵阵。篱笆墙内朵朵硕杏出墙,生机向院外延伸……

孔子仙逝,弟子们守墓三年后,便奔赴各地,办学堂、培养弟子,著书立说,宣传治国主张,有的则出仕做官为国效劳,立誓要把孔子思想持续下去。

在曲阜的杏坛学校里,学生挤得满满的,曾参在主讲。年近四旬的曾参,方面剑眉,黑须飘拂,一双大眼目光深邃……

孔子的孙子孔伋(子思)是他的主要弟子,正坐在前排正中认真地听着……

曾参说:“先师夫子在世时,曾谆谆教导我们‘有教无类’,所以我们今后的办学方针依然是遵循先师的教诲:全民教育,即教学不分贫富,不论贵贱,受教育者一律平等,实在太穷,可以免交学费……”

学生们激动得鼓起了掌。

曾参拿起竹简书:“先师在世时,曾教导我们:‘孝悌也者,其为仁与本与!’就是告诫我们,孝是人性之本,诸德之根……”

弟子们都在认真地听讲。

曾参又说:“吾日三省吾身,单独时,要注意慎独,不可忘记我们学习的目的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晚上,曾参和子思盘腿对几而坐,在烛灯下一起研究孔子学问……曾参在著述《孝经》、撰写《大学》,子思在写《中庸》……

子思已近三十岁,长得像孔子一样身材魁梧,浓眉大眼,目光四射,此时,他正握笔写下了“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的名言。

之后,子思又传给孟子,成为了孔子学术思想的嫡传——著名的孟思学派。

这天,须发黑长,年近五旬的子贡守墓满六年后,来和曾子告别,他要到卫国去任职。城门外,曾参、子思、冉求、宰予等都来为他送行。

“你们都回去吧,子贡就此告辞了,子贡无论走到哪儿,都不会忘记宣传、弘扬先师的思想。”

子贡挥泪走了。

曾参含泪目送。

子贡是先师最忠诚,最杰出的弟子。子贡无论到那个国家供职都以孔子的仁礼为宗旨,他对宣传孔子的思想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

在魏国西河一个篱笆院墙内,庭院内像孔子的杏坛一样,一棵硕大的杏树下盘腿坐着学生一排排,杏坛上坐着主讲老师子夏。

年近四十,风华正茂的子夏正在对自己收的弟子讲《诗经》。

“先师孔夫子教导我们说《诗经》诗、乐不分,诗皆可以唱咏,但由于年代久远、改《雅》、《颂》不符,声律有误,诗、乐配应相错,所以,夫子率领我们一起正乐,一起正诗,现在错误已经得到纠正……”

听讲的弟子有田子方、段木干、吴起、禽滑里等,他们都成为了孔子思想的传播者。

……

这天,十几辆马车向楚国驰去,上面分乘着三百弟子,他们是澹台灭明(子羽)的弟子,他们要跟着他去楚国,准备把孔子的思想南下传播。后来澹台灭明在江南成为了几乎能与北方子夏的影响相比肩的人物。

……

少年才子子张,已长大成人,风流倜傥,正在陈国升帷讲学,他培养了许多弟子,后来成为了孔子弟子的八大学派的代表之一。

……

鲁国的又一学堂里,须发全白的漆雕开在讲课。

他说:“我们在奉行先师育人先育德的主张,人性生来有善亦有恶,养善就能成为善人,养恶就会成为恶人,所以从小就应该注意人性的长养……”

漆雕开成为了发扬孔子育德树人的儒家八派代表之一。

孔子辞世一百年后,出了个把他的学术思想推到顶点的孟轲(孟子),被历代称为亚圣的孟子。孔孟的仁、义、忠、孝伦理,在中国长达几千年的历史中,曾经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

孔子辞世二百多年后,秦始皇把孔子整理的诗书全部烧毁,幸亏他的第九世孙孔鲋把《尚书》、《礼记》、《论语》、《孝经》等藏在夹墙内,才得以部分保存,民间有贤者,冒死把《诗经》等藏了起来,才使孔子及弟子整理的“六经”得以流传下来。

……

孔子辞世四百年后,汉代出了个汉武帝,他采纳了董仲舒提出的独尊儒术,把孔孟开创的儒学,以仁、礼、中庸为核心的思想成为了官方儒学,并成为了中国传统思想的主干,影响中国封建社会二千多年。

……

孔子辞世后一千多年,又出了个亚圣朱熹,把孔孟开创的儒学推到了历史上的又一顶点,更把孔子整理的六艺提高到了“六经”的地位。尤其把孔子的《论语》和《中庸》、《大学》、《孟子》定为四书,与“五经”一起成为了中国经学的主体,财弘扬孔子思想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

孔子在中国历史上二千五百多年来,都备受推崇,到了无以复力Ⅱ的程度,连至高无上的康熙皇帝也亲临孔府对他行了三跪九叩之礼后,亲自题写了“万世师表”于金匾上,并高悬于孔府杏坛上。

……

孔子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他的影响早已超越了国界,在东南亚及世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从而被列为世界十大思想家之首。

……

孔子整理的《易》、《诗》、《书》、《礼》、《乐》、《春秋》六经,为中国文化的延续和发展作出了不朽的贡献,他提出的仁礼伦理,铸就了中华民族精神文明的基础,他开创的经学、儒学、易学三大学,不但奠定了中国文化的核心,而且成为了东方文化的基础,他提出“有教无类”开创了全民教育的伟大创举,对中华民族文化素质的提高产生了不朽的影响。

孔子死后第二年,鲁哀公就把孔子的故居改建为孔庙,并把孔子身前所用的琴、书、车、衣冠等陈放于内,并每年祭祀。

之后,经过历代君王的扩建,孔庙现在已成为一座巍巍峨峨、金碧辉煌,堪与北京故宫、承德避暑山庄相媲美的中国三大古建筑群之一。

杏坛亭上悬挂着清康熙皇帝亲自题写的“万世师表”金匾。孔林也成为了一座占地三千余亩,林带长达十五里的巨大墓群。煌煌圣府每年都有成千上万的入来瞻仰。

总之,因为有了孔子的盛名,使中国无愧为有五千多年历史的大国。孔子无愧于中国文化之父的盛名。

孔子的业绩已名垂千古……

正是:

华夏情操之母,中国文化之父;

泰山北斗不灭,千古孔子不朽。

千古孔子》_尾声_千古不朽_转载于网络 - 文学作品阅读

首页

千古孔子尾声_千古不朽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