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记
——《千古传奇》创作谈
一、写作动机
我写《中华五千年文化经典》丛书,写到佛学卷及人物卷时,深深被玄奘的意志和毅力所震撼,从而萌发了写这位历史人物的想法。玄奘是一位伟大的人,说实在话,一个中国人能够在国内外受到如此高的崇敬,在古今来说都是空前的,即使是皇帝也未能与之相比。尤其他的铮铮铁骨、嫉恶如仇及爱国精神实在是中华民族旷古珍贵的品质。
《西游记》中的唐僧原型是玄奘,这是公允的。然而,在这部神话小说中,主人公是孙悟空,玄奘不过是孙悟空的一个对照而已。那个唐僧是一个胆小怕事、善恶不辨的人,与真实的玄奘有天壤之别。
所以可以说,《西游记》中的玄奘是被丑化和被歪曲了的唐僧。因此,还玄奘的本来面目,真实地、艺术地再现这位伟大的历史人物是我写这部书的历史使命。
我写佛学卷时,曾经对佛学理论及佛学经典、佛学人物部做了深入的研究,自然为本书的撰写奠定了基础。
本书唐僧玄奘取经已经超越了玄奘本人,超越了佛界,超越了国界,已经成为了坚忍不拔的象征,成为了中华民族的精神、人类的榜样。通过杰出的人物向世界展示中华民族的精神,就是我写这部书的宗旨。
二、关于人物形象塑造
本书的主人公是玄奘,这一人物塑造的成功与否关系着全书的成败,所以对玄奘的刻画我是下了大功夫的。
首先,玄奘是一位佛学家,但同时他又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人,所以我既要表现他的超俗,又要体现他的血肉之情。比如他对父母兄弟的思念,对恩师的感戴,对弟子们的关爱等,都是人之常情,即使是僧人也不例外。
玄奘虽然出世,却并非四大皆空,而是一个有作有为的人。比如他不顾千难万险到西域取经,在西域十几年的刻苦学习,回国后不分昼夜地艰苦译经,都表明了他是一个实干家,以至于唐太宗几次劝他还俗从政。
玄奘还是一个有情有义的人。比如他归国时本可走海路,但为了报答来时高昌国王对他的照顾,他决定仍走原路。
结果在归来的路上又让他吃够了苦头。
玄奘又是一个有勇有谋的人。在《西游记》中,唐僧取经是前有孙悟空,后有沙僧、猪八戒护卫着,而真实的玄奘取经则是他孤身一人,其艰难险阻可想而知,但他毫不艮惧。《西游记》中,危难之际唐僧吓得战战兢兢地躲在孙悟空的后面,真实的唐僧是挺身而出,大义凛然地与邪恶作斗争。如他不止一次地当强盗要杀那些无辜的商旅时,他勇敢地站了出来,并机智地救了大家。比如波斯女被人欺负时,他义正词严地斥退了歹人。比如他叹息唐太宗征高丽,表明了他的正义感。
尤其玄奘还是一个爱国爱民的人。比如,他在印度没有一天不在渴望早日回到祖国。他到西域除了取经,还特别关照西域的政治、历史、风情、民俗、物产、军事……回国后写出了《大唐西域记》,成为了唐朝向西亚、中亚借鉴的珍贵资料,并被誉为是保存印度、尼泊尔及中亚历史的第一手资料。
在印度及西域诸国他都受到了国家元首级的迎接,但他处处谦恭礼貌,在外国人面前树立了一个良好的中国人形象。
还有三件事是玄奘最闪光之处:一是高昌国王恳请他留下,结果他绝食七天抗议。一是印度戒日王挽留他,也被他婉言谢绝了。三是唐太宗劝他还俗从政伴驾亲征,也被他谢绝了。这三件事都足以使他飞黄腾达,受用终身。然而他都断然推辞了。这些都足以表明他不求名利、不图荣华富贵的高风亮节,充分表明了他的伟大。
玄奘相貌非凡又学识渊博,因而受到女人的钟情也是难免的。但玄奘从不伤害她们的白尊,而是有礼有节地谢绝了她们,既维护了佛门的尊严,同时也反映了他的高尚人格。
总之,本书唐僧玄奘取经的形象已经超越了他本人,超越了佛界,超越了国界,而成为了被中国、印度、全亚洲及世界人民公认的一种精神。玄奘取经就像古代“夸父追日”一样象征着中华民族的一种坚忍不拔的人气。
本书赋予了唐僧玄奘人情味,所以使玄奘的形象变得鲜活起来,从而让人们感受到这位佛学大师也和常人一样不是一尊泥塑,而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人。由于突出描写了玄奘的风骨,升华了他的气质,所以这一人物形象的塑造也就成功了。
三、关于历史情节的表现问题
情节是人物活动的轨迹,通过情节展示人物的个性是情节的主要作用。典型情节更是塑造典型人物的必要条件。本书开章即以九死一生的典型情节展示玄奘西行的艰险及超凡的意志,从而与书名紧扣。又由于开篇即设置悬念,使险象环生从而紧紧抓住了读者的心,这就是本书故事“扣人心弦”的缘故,也是本书的艺术手法之一。
惊险与化险为夷是本书的主要情节,也是玄奘西行的真实经历。本书的故事情节都是在真实基础上的艺术加工,并非作者的臆造,因为只有真实才能证实他的伟大,如果是虚构的那就没有什么价值了。
但是,因为本书是历史小说而非人物传记,所以就给了我一定的虚拟空间,也即赋予了我将其典型化和艺术化的使命。
于是为了增强可读性,我便以习史而不泥史的原则,在不违背历史规律,在不损害人物个性的前提下对小人物、小事作了适肖的虚拟,但大事、大情节、主要人物则绝对保持真实。这既是对历史人物的尊重,同时也是对读者的尊重。
当然,虽然历史小说给予了一定的虚拟空间,但一定要把握好虚拟实写的度。虚拟的宗旨是为了增强作品的艺术性及感染力,实写是为了再现历史人物的真实风采,把握好这二者的度,就是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的完美统一,才会被读者所接受。当然这比凭空杜撰要增加了许多难度,但这个原则是必须坚持的,这就是历史小说的创作规律,也即历史小说的文学性。
四、关于场景与情节的统一问题
场景是小说人物活动的舞台。典型的环境对人物的典型化有重要的衬托作用。我写《千古传奇》这部书时,对场景十分重视,因为玄奘西行途中的九死一生几乎都和险恶的环境有关,所以把典型环境典型化自然也就成为了能否写好这部书的一个节骨眼。
尤其环境对人物个性的展示有很大的作用,所以书中对一望无际的沙漠、剑峰千仞的冰山、暗河密布的沼泽、峭壁悬崖的铁门及遮天蔽日的密林,我都着重进行了渲染,当然这些都必须是真实的。一方面《大慈恩师三藏法师传》是文言文写就,所以场景描绘有限,这就需要我添加描绘的必要。
场景描绘的目的在于渲染气氛,如曲女城是再现玄奘的渊博学识及机敏睿智的场合。所似我着重展示了会场的气氛,包括场面的壮观、出席辩论会人员的阵容,及辩论会持续的时间等,来充分体现这位佛学家十八天辩论无一人敢反驳的智慧。再如,辩论会后玄奘坐在大象上的大巡礼以及印度戒日王等十八国王送别玄奘,玄奘回到长安引起全城轰动的场面以及大雁塔的修成典礼,百万民众为玄奘送葬……都是轰动当时的盛况,对这些大场面我都作了在真实前提下的艺术渲染,从而再现了这位千载一一人的高山景行。
我在北大图书馆及北京图书馆整整写了二十年历史文化丛书,为我写历史小说奠定了基础,所以为写这十部历史小说,我实际上已经作了整整二十年的准备。尤其在写《中华五千年文学经典》的时候,花了许多时间对古今中外各种小说的写作艺术都做了认真的研究,为我的小说创作风格创造了条件。
我的最终目的是写好小说,我要证实一个真理,就是当文史哲医融会贯通后,就会达到一个更高的境界,写出的小说必然非同一般。
最后我要说的是我写这部小说,不是要人们信佛,我自己也不信佛,无非是要学习他的精神而已。
另外,介绍一下与玄奘相关的印度历史:
印度古代历史文化大约分为六个时期。即十六国时期、孔雀王朝时期、笈多王朝时期、戒日王时期、戒日王朝后时期及莫卧儿王朝时期:
第一,公元前七世纪~前二世纪。这个时期即十六国时期,是印度佛教文化的发祥时期,此时出现了一个伟大的人物——释迦牟尼(距今2500年)。他在菩提树下修持七天七夜,终于悟出了四谛,从而创立了佛教。释迦牟尼的佛教是与婆罗门教相对立的,它以缘起反对婆罗门的梵天创世说,以众生平等对抗婆罗门的种姓迷信,又以无我反婆罗门的“梵我如一”。从而奠定了佛教在印度的地位,也使佛教成为了古代历史文化的核心。此时相当于我国的春秋时期。印度著名诗集——《吠陀》即渊源于这个时期。
第二,阿育王时期,公元前320~前1 85年。这个时期印度史称孔雀王朝时期。
天竺出了一个雄主——阿育王。他统一了十六国,使印度北邦实现了第一次统一,并一度出现了强盛。由于阿育王对佛学的推崇,佛教在印度北部更加兴盛起来。之后印度又陷于分裂。
第三,笈多王朝时期,公元前185~320年,这个时期经历了孔雀王朝的覆灭、印度再次陷入分裂,以及摩揭陀地区的笈多王朝统一了印度,从而进入了印度第一个封建王朝时期。法显和尚就是在这个时代来访天竺的。
第四,戒日王时期,公元320~700年,此时印度又出现了第二次统一,文化空前发达,印度的两大史诗——《摩呵婆罗多》及《罗摩衍那》就足成书于这个时期。但佛教及婆罗门教斗争较激烈。之后,印度又陷于分裂,到六世纪出了一位杰出的国王叫戒日王,他第三次统一了印度,使印度的文化再次繁荣起来。戒日王极为推崇大乘佛教,那时大小乘佛教斗争激烈,玄奘就是在这个时期求法于印度。玄奘的到来,及戒日王的大力支持,使印度的佛学达到了空前的昌盛。
第五,戒日王朝后时期,公元700~1500年,戒日王死后,大臣篡位,印度大乱,小国纷立,印度长期陷入分裂;北方邻国乘虚入侵,印度文化、包括佛寺建筑惨遭破坏。
第六,莫卧儿王朝时期,公元1500~1800年,蒙古突厥族后裔巴布尔入侵印度,建立了莫卧儿王朝后,印度才重新获得统一。至十八世纪欧洲人入侵,印度遂沦为英国殖民地。十九世纪五十年代印度始宣告独立。
玄奘对印度佛学的发展及文化的繁荣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另外,要说明的是,为了小说结构的需要,对玄奘巡礼印度朝圣佛迹的先后作了一些改动,并且作了一些删减,特此说明。
最后,请让我衷心感谢中国文联出版社各部门全体职工、领导及社长奚耀华总编对出版我的历史小说“千古系列”的大力支持,我还尤其感谢我的两位责任编辑张雅南主任及周完 淳先生,感谢他们的大力支持及所付出的辛勤劳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