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阅读有话要说:点击屏幕中间,拉起控制栏,就会保存当前阅读位置。离开前记得先点下屏幕中间噢!

第十二章 攻陷中都

蒙古撤军,并未让宣宗感到真正的安宁。中都离蒙古毕竟太近了,即使中都坚固的城墙也无法阻挡来自北方的战马蹄音。恐惧变成了夜夜纠缠不休的噩梦,噩梦中只有一个念头从酝酿到成熟:迁都。

一日,宣宗以中都物质匮乏、国库空虚为由与群臣商议迁都汴京(今河南开封)事宜,他理所应当地认为,汴京据黄河之险,一定能够阻止蒙古大军的前进。不料,此议一出,群臣多数表示反对。

右丞相完颜承晖首先陈明了迁都的弊端:“前者,蒙古主动缔结和约,皆因中都城防坚固,难以攻取,才不得不罢兵回师。如今,遽议迁都,一者会为蒙古再次大举兴兵造成口实,二者还会大大削弱我军的防御力量。届时军民惊扰,中都势必危在旦夕。臣恳请万岁立废迁都之议。”

左丞相单徒镒近日常常吐血,卧病在床,闻听皇上有意迁都,急忙来到金殿,泣血陈词:“万岁,迁都无异于逃跑,将使朝廷威信丧尽。中都有万岁坐镇一天,军民心有所托,必会拼死保卫。老臣以为,自蒙古撤军,失陷城池多有收复,万岁正宜励精图治,重振国威。倘若迁都,岂不令朝臣百姓寒心!”

宣宗这个人挺有意思,平时耳软心活,毫无主见,偏这次横下一条心,百劝不理。“丞相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朕虽迁都,仍命太子守忠坐镇中都,与朕亲住何异?况且迁都汴京,暂避蒙古兵锋,又据黄河之险,实乃万无一失之举。汴京即为国都,国都不失,则我大金根基不倒。”

宣宗就差没说,中都我不要了。单徒镒还想进谏,宣宗却不容他开口:“朕意已决,卿毋多言!朕命完颜承晖为都元帅,穆延尽忠为副帅,共同辅佐太子守卫中都,其余随朕择日迁往汴京。”

说完,一甩龙袖,扬长而去。

单徒镒跪地疾呼:“万岁,容老臣再进一言。”

宣宗假装没听见,径直退返后宫。单徒镒急怒攻心,一口鲜血喷射而出,晕倒在丹墀之上。

大殿之上一阵忙乱。完颜承晖命人将单徒镒送回府中,当晚,这位忠心耿耿的老臣便含恨而去。

宣宗怕百官再行劝谏,索性每日停止临朝视事,躲在后宫闭门不出。

不出群臣所料,迁都计划果然在中都百姓中引起了极度恐慌和对朝廷的彻底失望,刚刚平稳的局势重又陷入动荡不安之中。时隔不久,金举众迁都的消息通过成吉思汗的快马传骑送到蒙古本营。

成吉思汗闻讯愤然作色:“金既与我议和,为何又要南迁?看来完颜珣当初的议和不过是缓兵之计,为的是拖延时间重整旗鼓,继续与我为敌。我倒要先发制人,看他阴谋如何得逞?”当即传令众将到金帐议事,准备出征。

成吉思汗不愧是一个善于选择时机、头脑清醒冷静的天才统帅。过去不攻中都,是因为中都城防坚固,军民同心,倘若倾入大量人力物力攻城,终究得不偿失。如今情况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宣宗迁都,势必造成中都城防空虚,人心紊乱,此时再攻中都,则会事半功倍。

众将一致赞同立即出兵,新的大战就在眼前。

诸事议毕,成吉思汗走出大帐,婉嫣拍马迎上了他:“祖汗。”

看见孙女,成吉思汗猛然想起:“婉嫣,你不是明天就走吗?”

“是。我在等祖汗说会儿话。”

祖孙二人并辔而行。

“祖汗,您千万多保重。”婉嫣不无忧虑。

“你都知道了?”

“我刚从奶奶那里来。”

成吉思汗略觉不安。每次出征,都难免要经过一段折磨人的时光。成吉思汗最怕的就是亲人们默默为他准备行装的日子,好似他就会一去不返。“知道也好。回去好好照顾你额吉,不用惦记祖汗。”

婉嫣没敢回答。她避开了祖汗慈爱的注视,泪水已然溢满眼眶。

“婉嫣,祖汗……”

“我懂,祖汗,没有人可以让您掉转马头。我不会劝您什么,我只想要您答应我一个请求。”

“你说吧。”

“如果没有您为我主婚,我永远不会出嫁。”

“祖汗答应你。嫣儿,你放心吧,祖汗很安全。”

“那您上回还受了伤呢。”

婉嫣指的是在怀来战斗中,成吉思汗被流矢击伤左臂的事。可能忽兰告诉孛儿帖时被婉嫣得知了。

“祖汗向你保证再不轻易涉险好不好?你也知道祖汗的脾气,祖汗说过的话从来都是会兑现的。”

婉嫣拭去眼泪,从马上默默伸过手掌。

祖孙二人击掌为誓。

长生天,求你保佑我的祖汗吧!婉嫣情愿减寿十年、二十年、三十年……只求你再不要让祖汗受到伤害……

蒙古帝国1·狼性征服》_第十二章_攻陷中都_贰_转载于网络 - 文学作品阅读

首页

蒙古帝国1·狼性征服第十二章_攻陷中都_贰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